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郭艾军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从我院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后踝骨折患者中抽取74例作为研究样本,经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7例.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参照组患者采用前内侧入路手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手术期间出血量)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伤口感染、内固定失效、骨折再移位).结果 参照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长于实验组,数据差异有意义(P<0.05);参照组患者的手术期间出血量多于实验组,数据差异有意义(P<0.05);参照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实验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后踝骨折患者实施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更高,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治疗效果

    微创穿刺抽吸术与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的有效性研究

    郭金彦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针对脑出血的患者使用微创穿刺抽吸术与开颅手术不同手术治疗方式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列入2018年11月-2020年11月我院手术的脑出血患者126例,根据住院顺序先后区分法将其分为开颅组(n=63)及微创组(n=63).开颅组患者采用开颅手术治疗办法;微创组采用微创穿刺抽吸术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数据参数及并发症率.结果 微创组患者与开颅组患者的血肿消除率及并发症率(4.76%vs15.87%)数据不具备统计差异P>0.05;微创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开颅组,数据具备统计差异P<0.05.结论 微创穿刺抽吸术治疗办法较开颅手术治疗方案,可以有效缩患者的手术时间,从而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的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加速患者的术后恢复,缩短整体住院时间,对患者治疗效果的达成及生活质量的提升均有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具备临床推广意义.

    微创穿刺抽吸术开颅手术脑出血手术相关数据参数并发症率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与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疗效比较

    姜磊
    3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运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与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摘选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接收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0例,将接受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治疗的20例设为A组,将接受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治疗的20例设为B组,总结分析2组的临床结果.结果 B组手术时间高于A组,但失血量以及住院时间与A组相比均明显更低,P<0.05;B组3、6个月的融合节段角度、全颈椎增加角度以及JOA脊髓功能评分与A组相比明显更优,P<0.05.结论 相较于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用于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治疗疗效更为理想,值得推广.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

    观察腕关节镜下修复治疗PalmerⅠB型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的近期疗效

    李靖余安
    3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腕关节镜下修复治疗PalmerⅠB型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的近期疗效.方法 所选研究对象是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58例PalmerⅠB型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患者,给予患者两种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其中观察组主要接受腕关节镜下修复,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评分、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的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为93.1%,高于对照组的68.87%,P<0.05.观察组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等不同时间的疼痛评分均要低于对照组,术后对比P<0.05.观察组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等不同时间的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均要优于对照组,术后P<0.05.结论 腕关节镜下修复治疗PalmerⅠB型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的近期疗效显著.

    腕关节镜PalmerⅠB型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近期疗效

    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采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的观察

    李军许刚孙凯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综合康复疗法对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7年05月~2020年04月收治的58例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数字奇偶法分组;综合康复组(29例):采用电针+综合康复疗法完成疾病治疗;常规治疗组(29例):采用电针方法完成疾病治疗;就组间功能障碍治疗总有效率、不同时间段VAS评分、SF-36评分、ADL评分以及ROM展开对比.结果 综合康复组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10%)高于常规治疗组(62.07%)明显(P<0.05);综合康复组VAS评分低于常规治疗组明显,SF-36评分、ADL评分高于常规治疗组明显,ROM大于常规治疗组明显(P<0.05).结论 综合康复疗法有效运用,可使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效果获得明显提升,并且对于患者关节疼痛、生活质量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确保显著缓解以及提升,将患者关节活动度显著改善,最终实现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有效预后.

    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电针综合康复疗法疗效VAS评分SF-36评分ADL评分ROM

    肝门淋巴结清扫术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的临床研究

    林元富
    3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肝门淋巴清扫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管治的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5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为实施肝部分切除术,观察组为在此基础上实施肝门淋巴结清扫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生存率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术后1、3、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肝部分切除的基础上进行肝门淋巴结清扫治疗后,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率,而术后的生活质量影响不大,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肝门淋巴结清扫术原发性肝癌生存率

    DAA入路全髋关节置换临床研究

    蒙天斌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经直接前(Direct Amterior Approach,DAA)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68例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入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DAA组(34例)和后外侧入路(PA)组(34例).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及手术前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变化.结果 DA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数据均优于PA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DAA组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PA组(P<0.05).结论 应用DAA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有利于改善髋关节功能,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DAA入路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

    比较分析腹腔镜、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

    孟凡龙
    3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了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68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患者34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手术)和对照组患者34例(开腹阑尾切除术手术).分析2中手术方式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的时间以及住院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实验组患者出现了1例伤口感染,发生率为2.94%;而对照组患者出现了7例伤口感染的情况,发生率为20.58%,X2=5.100,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实验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具有伤口小、术后恢复快,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应用.

    腹腔镜开腹阑尾切除术急性阑尾炎

    放疗联合双侧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分析

    苏占华赵瑞琴贾建伟管静...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为局部性晚期宫颈癌患者实施放射线治疗联合双侧子宫动脉灌注化学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7年8月-2019年8月,将118例局部性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两组,各59例,参照组全身静脉化疗联合放疗,研究组双子宫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放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显效率衡定项目测算值、不良反应发生率衡定项目测算值,以及接受治疗前后的自我焦虑衡定项目测算值、生活质量衡定项目测算值、CEA衡定项目测算值、CA125衡定项目测算值和SCC-Ag衡定项目测算值.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显效率衡定项目测算值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衡定项目测算值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的自我焦虑衡定项目测算值,以及生活质量衡定项目测算值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自我焦虑衡定项目测算值低于参照组,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衡定项目测算值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的CEA衡定项目测算值、CA125衡定项目测算值,以及SCC-Ag衡定项目测算值均与参照大致相当(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CEA衡定项目测算值、CA125衡定项目测算值,以及SCC-Ag衡定项目测算值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为局部性晚期宫颈癌患者实施放射线治疗联合双侧子宫动脉灌注化学药物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局部性晚期宫颈癌放疗双侧子宫动脉灌注化疗临床效果探讨分析

    急危重症患者中流程化营养治疗策略的应用价值及对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的作用

    孙凌江
    4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为急危重症患者运用流程化营养治疗策略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7年11月-2020年10月,将50例急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两组,各25例,参照组常规营养治疗,研究组流程化营养治疗干预,对比两组的有效率衡定项目测算值、ICU住院持续时间衡定项目测算值、机械通气持续时间衡定项目测算值、肠内营养达标实现时间衡定项目测算值,以及生活质量衡定项目测算值.结果 研究组的有效率衡定项目测算值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ICU住院持续时间衡定项目测算值、机械通气持续时间衡定项目测算值,以及肠内营养达标实现时间衡定项目测算值均短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一般健康衡定项目测算值、生理功能衡定项目测算值、生理职能衡定项目测算值、躯体疼痛衡定项目测算值、活力衡定项目测算值、社会功能衡定项目测算值、情感职能衡定项目测算值,以及精神健康衡定项目测算值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为急危重症患者实施流程化营养治疗干预,能获取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急危重症患者常规性营养治疗干预流程化营养治疗干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