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硫酸钙载体抗生素在开放骨折中的应用

    崔毅
    5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硫酸钙载体抗生素在开放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30例开放骨折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单盲法均分,各1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硫酸钙载体抗生素治疗.对于无明显骨缺损患者,抗生素选择庆大霉素,有明显骨缺损患者,抗生素选择万古霉素.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I期愈合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Ⅱ期愈合和ⅡI期愈合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组间感染情况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ESR和CRP指标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比对照组早(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6.7%)低于对照组(40.0%)(P<0.05).结论 将硫酸钙载体应用在开放骨折治疗中,可有效预防感染,促进伤口及早愈合.

    开放骨折抗生素治疗硫酸钙载体感染伤口愈合骨折愈合

    营养支持疗法在ICU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卫黎君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营养支持疗法在ICU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病例样本为2018年4月-2020年4月时间段我院ICU收治的26例重症患者,全部患者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配合采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研究比较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评估治疗前后淋巴细胞数、体重、血清白蛋白等营养指标,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  ICU重症患者采用营养支持疗法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营养支持疗法ICU重症临床效果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态度改善情况及影响因素探讨

    任玉静
    59-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态度改善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1月-8月收治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患者的入院资料、临床治疗与护理等方面资料,总结影响患者服药态度的因素,根据结果提出针对性护理措施在2018年9月-2019年3月实施,并纳入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DAI和SQLS评分、服药态度差发生率,了解服药态度差患者的性别和工作、入院时的生活质量等.结果 观察组的DAI评分高于对照组,SQLS评分和服药态度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态度差患者中男性、工作不稳定和入院时不良反应症状发生率高于服药态度良好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态度变差的因素较多,主要是工作不稳定、入院时不良反应症状,且好发于男性患者,针对性护理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对临床治疗的信任度提高,提高并长期维持患者服药态度的良好.

    精神分裂症住院治疗服药态度影响因素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朱发军柯明池胡东张屹...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病例样本为2019年1月-2020年4月时间段我院收治的50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依据治疗药物及具体方案差异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组间样本量保持一致,n=25,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为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治疗方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具体疗效.结果 统计并评估组间治疗后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研究组患者具有优势(P<0.05).结论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中西医结合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临床效果

    探讨分析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疗效对比

    江天张晓岐严旭
    6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9年11月期间我院86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进行常规西医治疗的44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资料归为对照组,将进行常规西医+针灸治疗的42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资料归为观察组,均治疗14 d.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H-B面神经功能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B面神经功能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针灸神经功能

    基于步态分析的肌内效贴扎技术对脑卒中后步态异常患者步行功能及平衡能力的影响

    张敏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步态分析的肌内效贴扎技术对脑卒中后步态异常患者步行功能及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36例脑卒中后步态异常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将其中18例采用常规康复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另外18例联合基于步态分析的肌内效贴扎技术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步行功能及平衡能力.结果 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步速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左右步幅差低于对照组,两组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升高,且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步态分析的肌内效贴扎技术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步态异常患者步行功能及平衡能力,值得推广.

    脑卒中肌内效贴扎步行功能平衡能力

    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循环重建技术治疗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王军张永红李宽张晋华...
    6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患者采用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循环重建技术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2018年1月-2020年4月就诊的40例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患者.均采用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循环重建技术,对患者手术前后临床指标进行比较,观察下肢动脉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CTA),比较术前术后周围血管神经恢复情况.结果 患者术后足背温度、第1趾部皮温均高于术前,白细胞计数、血沉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肢CTA显示:治疗后搬运窗周围侧支动脉增多,有明显足背动脉增粗;动脉静期显示,血流加快循环改善.患者术后密歇根神经体征评分(MNSI)低于术前,踝肱指数(ABI)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采用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循环重建技术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降低患者的炎症水平,改善患肢的血运,提高患肢皮温,促进周围神经恢复.

    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循环重建技术疼痛程度

    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干扰素的应用与疗效研究

    张慧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对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应用干扰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入院接受诊治的148例小儿手足口病的患者,干扰素治疗(实验组,n=74),常规治疗(对照组,n=74),采用评估患者口部疼痛、食欲下降、体温等症状,手部及口腔内小溃疡面积等体征,不良胃肠道反应、反复性的腹部疼痛和腹泻症状、皮肤异常等不良分析对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临床治疗无效患者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患有手足口病的患儿应用干扰素治疗,存在优化临床疗效效果.

    干扰素小儿手足口病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实施微创手术的脊柱骨折患者的影响观察

    刘慧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实施微创手术脊柱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接诊的脊柱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目标,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则使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脊柱骨折患者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以提升临床疗效并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微创手术脊柱骨折

    不同护理方式应用在脑梗死病人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马晓暾崔璀
    6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不同护理方式应用在脑梗死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在脑梗死患者中择取62例,时间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随机分租,31例观察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3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结果 应用不同护理方式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相比,护理效果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脑梗死护理方式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