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宫腔镜手术前软化宫颈两种方法效果分析

    贺芳刘倩
    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宫腔镜术前采用不同方法软化宫颈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开展时间跨度范围选定为2019年1月-2020年7月,纳入样本为此时间范围内就诊行宫腔镜手术患者7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模式将其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宫腔镜手术前软化宫颈方案为静脉滴注间苯三酚,研究组患者宫腔镜手术前软化宫颈方案为口服米非司酮及阴道置入米索前列醇,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 对比两组宫颈软化度、扩宫时间、术中宫颈管内膜损伤出血发生率、术后宫颈粘连发生率,研究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 宫腔镜手术前联合应用口服米非司酮及阴道置入米索前列醇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宫颈软化度,缩短扩宫时间,降低术中宫颈管内膜损伤出血发生率、术后宫颈粘连发生率,值得全面推广。

    宫腔镜手术软化宫颈效果

    血清趋化因子检测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马兰玉阚海峰
    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探究血清趋化因子检测应用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90例肺癌患者与9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纳入肺癌组与对照组,两组都统一进行血清趋化因子检测,统计MIP-3α、IL-8与Fractalkine水平。结果 经检测统计,肺癌组各项血清因子水平都比对照组高,且外周白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清趋化因子检测应用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十分显著,可有助于早期肺癌诊断,以提高患者预后。

    血清趋化因子临床检测肺癌早期诊断

    基于ERAS理念的有氧体位康复操锻炼对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

    邱园玉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有氧体位康复操锻炼对妇科行腹腔镜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05月~2020年11月我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并于围术期接受快速康复护理干预的患者68例,依据术后康复干预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将其中34例接受ERAS模式下腹腔镜围术期干预措施患者设为对照组,另外在对照组围术期ERAS模式下干预基础上增加有氧体位康复操锻炼的3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40)评定对比两组患者术后72h内胃肠道功能、疼痛情况及恢复质量,以及术后一周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总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术后72h内肠鸣音恢复、首次肛门排气及排便及食欲恢复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h、48h及72h三个时间点膈下肩背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4h、48h及72h三个时间点的QoR-40评分也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周内腹胀、恶心呕吐、便秘、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的术后有氧体位康复操锻炼,可明显缓解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胃肠不适,减轻疼痛症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术后全面恢复质量。

    ERAS妇科腹腔镜有氧运动胃肠道疼痛恢复质量并发症

    "互联网+压力管理"术前访视模式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的影响

    王健苏静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评价"互联网+压力管理"术前访视模式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手术安全和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01月~2020年10月间于我院手术室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64例患者,选取其中32例接受常规术前床边访视、口头宣教者作为对照组,另外接受基于护理心理学原则的"互联网+压力管理"术前访视模式的3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术前焦虑评分(焦虑自评SAS),术前心率(HR)及血压波动(MAP)水平,平均手术时间术后麻醉苏醒时躁动发生率及程度,包括拔管时(T0)和拔管后5min(T1)及10min(T2)各时段的HR、MAP、血氧饱和度(SpO2)、躁动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结果 两组术前BMI比较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术前SAS评分、HR、MA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及拔管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T0、T1、T2各时间段的HR、MAP、SpO2波动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苏醒时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接受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访视中应用"互联网+压力管理"模式,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前心理压力和精神紧张,促进了患者术前及术后麻醉苏醒期神经、内分泌功能维持相对稳定,有效的保障了患者手术安全和质量。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前访视互联网+压力管理麻醉苏醒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及对改善患者的牙齿咀嚼功能分析

    卢建东
    10-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使用口腔正畸治疗对改善其牙齿咀嚼功能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3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60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用随机分配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后,每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单纯牙周基础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口腔正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牙周袋深度、牙周出血指数、前牙槽高度、前牙覆盖情况及咀嚼效率。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牙周袋深度、牙周出血指数、前牙槽高度、前牙覆盖情况及咀嚼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牙齿咀嚼功能。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临床效果咀嚼功能

    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人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王昭军
    12-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人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择30例老年人粗隆间骨折患者为试验对象,选择随机抽签方法分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5例,此次试验均在2016年0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完成。对照组选择动力髋螺钉治疗,实验组选择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负重活动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人粗隆间骨折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能改善手术相关指标,缩短相关指标时间,疗效及安全性均高。

    老年人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髓内钉临床疗效安全性

    单孔与传统多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评价

    成刚丁学兵
    1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单孔与传统多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2020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3例肺癌患者,随机抽取27例设为研究组,采用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剩余26例设为对照组,给予传统多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手术相关指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30%比对照组76。92%高(P<0。05);研究组手术相关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疗效显著,能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减手术用时及术中出血量等,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适用于临床使用。

    单孔与传统多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肺癌疗效并发症发生率

    冠脉介入治疗对高龄冠心病患者的近远期治疗效果及可行性分析

    刘俊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冠脉介入治疗对高龄冠心病患者近远期的治疗效果,分析其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高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在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近期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1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低,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年内心力衰竭和心绞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心律失常、造影剂肾病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在高龄冠心病患者中应用冠脉介入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以提高患者生存率,值得推广。

    冠心病冠脉介入治疗治疗效果

    磁共振MRI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孟凡强
    1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磁共振MRI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2018年9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选择52例,行磁共振MRI检查的作为实验组,行CT检查的作为对照组,最终对比诊断效果。结果 实验组检查准确率98。07%,对照组检查准确率为84。61%,两组对比P<0。0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临床诊断的时候,采用磁共振MRI检查技术,可以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有助于医生对患者进行后续的治疗。

    磁共振MRI技术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检查应用效果

    观察改良后外侧入路、内侧入路联用对三踝骨折的治疗价值分析

    赵大中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三踝骨折患者行后外侧入路与内侧入路联合治疗价值。方法 2013年9月-2019年9月间,选取三踝骨折患者138例,均行改良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治疗,分析组间疗效及屈伸、内外翻转、足部对线、疼痛等指标评分差异。结果 术后随访1月、3月、6月踝关节评分(Baurd-Jackson)与后足评分(AOFAS)显著改善,P<0。05;术后三踝骨折患者屈伸、内外翻转、足部对线及疼痛等评分对比术前数据,P<0。05。结论 三踝骨折患者选取改良后外侧入路与内侧入路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Baurd-Jackson评分与AOFAS评分,缓解疼痛,改善肢体运动功能。

    三踝骨折改良后外侧入路内侧入路治疗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