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医针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研究

    蒋培君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予以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时段为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抽取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参与研究,根据入院时间分组,各50例.参照组采取中医推拿治疗,实验组采取中医针灸治疗.检验患者的疼痛评分、腰椎功能评分、临床效果.结果 与实验组数据比较,治疗前参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腰椎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参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较高、腰椎功能评分较低,但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与实验组临床效果作比较,参照组临床效果为76.00%(38/50)较低,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予以中医针灸治疗,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疼痛得以缓解,有利于腰椎功能恢复.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针灸临床效果

    T形与蝶型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累及关节面骨折的预后比较

    赵建国
    7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T形和蝶型两种不同锁定钢板作为内固定材料,治疗桡骨远端累及关节面骨折的疗效,为内固定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12月-2020年3月本院手术治疗的桡骨远端B型和C型骨折病例,随机抽取其中30个以T型锁定钢板作为内固定材料的病例作为A组,25个以蝶形钢板作为内固定材料的病例作为B组.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疼痛感、骨折愈合时间、影像学表现、腕关节功能与不良预后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术后1周、6周及3个月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周两组患者骨折均未完全愈合,术后3个月均完全愈合;骨折愈合后,两组患者的X线检查结果(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无明显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腕关节功能评分无明显差(P>0.05),优良率分别为90.00%、92%;两组病例中均未发现明显关节面塌陷、桡骨短缩及神经损伤等不良预后.结论 对于桡骨远端累及关节面骨折,T型及蝶型锁定钢板均能实现可靠固定,便于患者早期活动,从而减少并发症,是较为理想的内固定材料.

    桡骨远端骨折T型钢板蝶型钢板腕关节功能预后

    舒适干预护理在股骨干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冯新
    7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股骨干骨折患者中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影响.方法 将我院实施股骨干骨折手术的患者80例纳入课题研究,患者在院期间为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根据患者入院后收治病床尾号的奇偶性进行分组,平均分配为舒适组(40例)与常规组(40例),分别运用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干预后,评估对患者产生的护理效果.结果 舒适组患者护理效果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系统化舒适护理有助于股骨干骨折患者的病情恢复,促进快速康复,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积极推广.

    骨折舒适护理效果分析

    程序化护理在脑出血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原军莲
    79,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探究程序化护理应用在脑出血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40例脑出血患者分成常规组与研究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程序化护理,统计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经统计,干预后患者FMA评分与Barthel评分均高于常规组,且护理满意度比常规组高,均P<0.05.结论 程序化护理在脑出血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十分显著,有助于患者身体功能恢复.

    程序化护理脑出血临床护理应用价值

    细化护理干预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查玭玭刘爱红王保霞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SOM)患者采取细化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CSOM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细化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1例,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S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细化护理干预可减轻CSOM者不良情绪,提升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负性情绪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生活质量细化护理干预并发症

    持续质量改进在门诊静脉采血护理中的应用

    蒋其华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门诊静脉采血护理当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CQI)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88月-2019年8月期间本院门诊就诊的120例采血患者,采用随机数据表达分为两组,每组分别60例.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对实验组采取CQI,对两组抽血穿刺、健康宣教、等待时间以及送检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CQI后,实验组抽血穿刺、健康宣教、等待时间以及送检这四项的满意度都要比对照组要高,抽血护理不良事件的出现率明显减少,并且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门诊静脉抽血护理中采用CQI,能够显著提高门诊静脉抽血护理质量与满意度,改进健康宣教效果,避免出现采血护理不良事件.

    持续质量改进模式门诊静脉采血护理

    冠心病心绞痛护理工作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

    杨静
    8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2例,按照1:1比例分为试验组61例与对照组61例,对照组以常规护理为主,试验组在上述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在干预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均降低,试验组较低更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4%、13.11%,试验组较对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临床护理护理干预可调节患者负面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应用效果较好.

    临床护理路径心绞痛冠心病抑郁焦虑

    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ICU晨间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

    李剑妹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ICU晨间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科于2017年07月—2017年12月采用传统交班模式将其设为对照组,于2018年01月-2019年06月实施SBAR交接班表模式并将其设为实验组.实验组在ICU晨间医护交班中采用自制SBAR交接班表格进行交班.结果 应用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交接班后,缩短了交接班的时间,提高了交接班的效率和效力;同时减少了护理人员的交接班过程中的漏项,提高了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的掌握情况;医护人员对交接班的满意度也明显提高.结论 应用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进行晨间交接班缩短了交接班的时间,提高了交接班的效率(P<0.05);且有助于提高ICU交接班质量,保证患者安全;提高了满意度,值得探讨与推广.

    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交接班时间管理ICU护理质量安全

    脊柱骨折并发截瘫22例围术期护理探究实践

    刘春柳
    8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脊柱骨折并发截瘫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总结护理体会.方法 纳入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4例脊柱骨折并发截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2例及对照组2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焦虑(SAS)、抑郁(SDS)评分.结果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做好积极、精心的围术期护理,可让患者以良好的状态面对手术,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术后恢复.将综合护理应用于脊柱骨折并发截瘫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中,可以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脊柱骨折截瘫围术期护理

    静疗小组在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许晓娟
    8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肿瘤患者接受化疗PICC置管后行静疗小组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9月-2020年9月于我院接受化疗治疗的肿瘤病患100例观察分析,以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辅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辅以静疗小组护理干预,观察统计各组患者化疗后出现并发症概率,评估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情况.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对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肿瘤患者化疗PICC置管后通过静疗小组开展护理效果更佳,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出现,提高满意度,宜广泛采用.

    静疗小组肿瘤PICC置管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