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在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

    刘淑艳
    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脑梗死患者经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在改善患者肢体功能中作用。方法 10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时间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随机分组,阿托伐他汀单药治疗为对照组,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为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神经功能(NIHSS)评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疗效84。00%对比,观察组98。00%更优,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选取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方案联合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修复受损神经功能,进而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安全可行。

    氯吡格雷脑梗死阿托伐他汀肢体功能

    系统化盆底肌肉训练在宫颈癌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乔晓曼王静陈瑛张梦娟...
    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系统化盆底肌肉训练在宫颈癌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01。01—2019。12。31,在我院接受宫颈癌手术治疗的98例患者,按照手术护理方式的不同平均划分两组,即接受普通护理的普通干预组(n=49)与接受系统化盆底肌肉训练护理的联合干预组(n=49),对比手术护理效果与有效性。结果 联合干预组患者膀胱残余尿量是(13。54±12。90)mL、膀胱颈移动度是(19。85±6。59)mm,两项数值优于普通干预组患者,普通干预组患者膀胱残余尿量是(27。88±21。76)mL、膀胱颈移动度是(26。41±6。70)mm,P<0。05;普通干预组0级患者5例、Ⅰ级患者7例、Ⅱ级患者18例、Ⅲ级患者8例、Ⅳ级患者5例、Ⅴ级患者1例。联合干预组0级患者4例、Ⅰ级患者11例、Ⅱ级患者15例、Ⅲ级患者10例、Ⅳ级患者9例、Ⅴ级患者7例联合干预组患者盆底肌力功能正常率是53。1%,大于普通干预组患者28。6%,P<0。05;手术之后经过护理,联合干预组患者平均性功能分数(80。32±17。13),较普通干预组分数(56。20±20。66)高,P<0。05。结论 宫颈癌手术护理中应积极应用系统化盆底肌肉训练,帮助患者更好的提高盆底肌力功能,增强患者性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盆底肌肉训练宫颈癌手术护理应用效果

    手足部深度烧伤患者早期整形修复的效果分析

    张治家刘洁李德保
    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手足部深度烧伤患者早期整形修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手足部深度烧伤的患者120例,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3年8月-2018年8月,随后分为早期修复组(60例)与择期修复组(60例)。其中我院医师对早期修复组患者采取早期(24 h之内)整形修复治疗,而医师对择期修复组患者采取7 d后进行整形修复。结果 早期修复组与择期修复组患者的创面愈合平均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等数据均较佳,但是早期修复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更佳,同时早期修复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更短(P<0。05);早期修复组患者远期康复效果更优于择期修复组(P<0。05)。结论 手足部深度烧伤患者早期整形修复的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手足部深度烧伤早期整形修复

    多层螺旋CT检查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王卫忠
    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在早期肺癌的诊断中运用多层螺旋CT检查方法的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于以2017年6月—2019年6月间在本院就诊的疑似早期肺癌患者共3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研究,将这些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分别为A、B两组,A组25例患者运用胸片X线诊断,B组25例患者运用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观察其有效性。结果 从确诊率方面,将A、B两组进行对比,分别为52。94%、97。6%,B组明显高于A组,但是从时间与花费方面来看,A组要明显高于B组,两组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结论 在早期肺癌的诊断中运用多层螺旋CT检测,可提高诊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能够减少漏诊情况的发生,可以使肺癌患者早日诊断,尽早治疗,避免耽误病情。

    多层螺旋CT早期肺癌诊断应用效果

    PDCA循环法在阑尾炎切除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探究

    刘丽
    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PDCA循环法在阑尾炎切除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8。1-2020。6月在我院行阑尾炎切除手术的60例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PDCA循环法进行护理,经过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将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行阑尾炎切除术患者来说,采取PDCA循环法效果理想,有助于改善护理质量。

    PDCA循环法阑尾炎切除术护理效果护理质量

    精神发育迟滞(MR)患者阶段性护理管理的效果评价

    李净
    10-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实施阶段性护理,分析效果。方法 2017年12月-2018年12月,从我院住院的精神发育迟滞患者中,抽取68例入组研究,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分别给予常规和阶段性护理。对比两组康复效果、护理依从性和家属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SDSS评分、BP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两项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家属满意度、护理依从性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阶段性护理模式的干预,可提高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能力,护理依从性较高,患者家属较满意。

    精神发育迟滞阶段性护理依从性满意度社会功能

    血清心肌酶谱和BNP与MYO以及cTnⅠ联合检测对急性心梗的诊断价值

    关建华
    12-1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急性心梗(AMI)进行诊断时,应用血清心肌酶谱和BNP与MYO以及cTnⅠ联合检测方式干预,分析诊断价值。方法 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接收的急性胸痛患者中,抽取82例患者入组研究,将82例急性胸痛患者分为非AMI组和AMI组,对两组患者cTnⅠ、MYO、BNP以及心肌酶谱水平进行检测。统计各个指标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的价值,对检测结果的特异性和敏感度进行计算。结果 与非AMI组相比,AMI组cTnⅠ、BNP、心肌酶谱、MYO等水平均较高(P<0。05)。心肌酶谱、MYO、BNP、cTnⅠ诊断急性心梗的敏感度分别为72。50%、70。00%、80。00%、77。50%。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7。50%,联合检测的特异度为92。86%。四种方式联合应用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比单独使用都高(P<0。05)。结论 对急性心梗(AMI)进行诊断时,应用血清心肌酶谱和BNP与MYO以及cTnⅠ联合检测方式干预,可提高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为疾病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依据,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血清心肌酶谱急性心梗cTnⅠMYOBNP特异性灵敏度

    阿立哌唑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徐璐刘季李铭
    1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阿立哌唑联合认知行为治疗的疗效分析。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抽取80例入组研究,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常规组单纯应用阿立哌唑治疗,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和家属满意度。结果 治疗前,两组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生活质量、认知功能评分均提高,且试验组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阿立哌唑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阿立哌唑认知行为慢性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认知功能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临床效果

    路锋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单纯减压与减压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2018年间,收治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患者,行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80例患者。根据术前X线片脊柱的稳定程度,及术中观察到脊柱稳定程度决定手术方式。术前术后临床疗效采用JOA评分、VAS评分进行评估。结果 所有80例患者平均随访36个月。术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缓解,行走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结论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主要应用手术治疗,手术前及过程中根据脊柱的稳定程度决定是否行固定融合治疗,术后恢复效果好。

    腰椎管狭窄减压融合固定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丁勇
    1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采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治疗完成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并对数据作以分析。结果 总有效率对比研究组较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采用MECT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可促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无抽搐电休克常规治疗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