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临床护理路径对提高初治肺结核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何永英吴云
    108-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提高初治肺结核病患者服药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纳入2017年5月-2019年5月我科60例初治肺结核病患者,将其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组,观察组(n=30)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照组(n=30)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坚持按时服药、坚持按量服药、坚持正确饮食、坚持合理运动的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评分、WHOQOL-100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初治肺结核病患者临床护理路径服务,能够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和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改善生活质量,强化患者治疗的遵医行为,为病情控制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临床护理路径初治肺结核病服药依从性

    心理护理结合健康教育用于特重度烧伤患者护理中的作用评价

    徐婷婷曹玲
    110-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心理护理结合健康教育用于特重度烧伤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时间确定在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抽取该阶段于特重度烧伤患者40例,使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均数为20例的两个护理小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结合健康教育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心理干预后观察组HAMA评分、HAMD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心理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心理干预后观察组SF-36评分、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特重度烧伤患者的护理中加入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可以对不良情绪指标进行疏导,对生活质量进行提升,护理效果突出.

    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特重度烧伤

    全程护理服务模式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的应用效果评价

    祝晨雯
    112-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在鼻咽癌患者放疗治疗中应用全程护理服务模式对其病情恢复的影响.方法 从本院2019-6至2020-6间收治的鼻咽癌放疗患者中选取86例,按照随机数字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平均各43例.在护理过程中,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基于此为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口腔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利用SF-36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观察组各项评分均由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意义;观察组口腔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意义.结论 将全程护理服务应用于鼻咽癌放疗治疗中,可有效促进口腔功能恢复,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全程护理服务鼻咽癌生活质量护理效果

    整体护理在慢性盆腔炎患者护理中的满意度分析

    罗玉芬
    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整体护理在慢性盆腔炎患者护理中的满意度分析.方法 选取68例因慢性盆腔炎就诊于本院的病人进行调查与分析,本次调查时间在2019.05-2020.06.将病人分为2组,每组均分得34例.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则采用整体护理.分析两组最终护理结果.结果 对比组护理满意评分结果较低、研究组护理满意评分结果较高,两组差异明显,P值<0.05.结论 在慢性盆腔炎护理中,整体护理应作为首选方式,此方案值得临床应用与普及.

    整体护理慢性盆腔炎满意度

    对烧伤患者实施早期针对性性护理的意义探析

    尤蓓蓓曹玲
    115-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对烧伤患者实施早期针对性性护理的意义.方法 2020年1月-2020年12月,选择我院收治的烧伤患者96例,随机分组,48例早期针对性性护理的为研究组,48例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康复效果、并发症、SDS、SAS评分、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组康复效果显著(P<0.05),SDS、SAS评分降低(P<0.05),并发症降低(P<0.05),依从性高(P<0.05),护理满意度高(P<0.05).结论 对烧伤患者实施早期针对性性护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降低并发症,患者康复效果显著,并且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因此具有积极的意义.

    烧伤早期针对性性护康复效果并发症护理满意度

    神经内科护理中导管滑脱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措施分析

    滕婷
    117-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神经内科护理中导管滑脱危险因素,制定相应预防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58例导管滑脱患者为滑脱组,并选取同期收治的58例未发生导管滑脱患者为无滑脱组.分析全部患者临床资料,对导管滑脱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神经内科护理中导管滑脱单因素包括高龄、健康教育缺乏、患者或家属不配合、评估不到位、患者活动时意外滑脱、患者夜间意识障碍、夜班值班、为重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健康教育缺乏、患者或家属不配合、评估不到位、患者活动时意外滑脱、患者夜间意识不清是导致导管滑脱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影响神经内科护理中导管滑脱的危险因素众多,包括健康教育缺乏、患者或家属自身原因、评估不到位等,临床应高度重视对该类患者危险因素分析,精准把握相关因素后制定针对性预防对策,以提高患者置管安全性与治疗效果.

    导管滑脱神经内科危险因素预防措施护理对策

    延续护理服务在糖尿病足高危患者护理工作中的效果及价值研究

    王保梅
    119-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主要是了解高危糖尿病足患者在护理工作中应用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8年7月-2020年6月常州第七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室收治的高危糖尿病足中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患者中,将延续护理应用于观察组患者中.护理后测量血糖,并评估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对比分析两组的应用价值.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测量水平比较,P>0.05;出院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测量水平均有所下降,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危糖尿病足患者应用延续护理对于改善血糖水平和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有很好的推进作用,在护理工作中可以应用与推广.

    血糖水平糖尿病足足部护理应用效果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的影响

    李娜
    12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讨论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应用,总结其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接诊收治的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统计推断法划分为2组,组别名称为常规组与康复组,每组各39例,常规组患者应用的护理方式为传统的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康复组患者采用的护理方式则为早期康复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康复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护理效果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进行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对患者疾病的治疗有着积极的作用,护理效果明显,临床应用价值极大,值得大力推广.

    早期康复护理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护理效果

    无缝隙护理干预实施于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丁华素
    123,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无缝隙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9年7月-2020年7月老年冠心病者共104例纳入研究,纳入者在行无缝隙护理和常规护理,无缝隙护理者52例属干预组,常规冠心病护理者52例属对照组,观察两组结果.结果 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前,干预组、对照组6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无差异,P>0.05.两种护理方法后,6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在干预组较对照组高,P<0.05.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干预组(5.77%)比对照组(21.15%)低,P<0.05.结论 行无缝隙护理,可保持护理连续性,提高治疗护理效果,使老年冠心病者心脏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升,且可减少心绞痛、心衰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应用效果无缝隙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护理不良事件

    间隙维持器联合护理干预对于乳磨牙早失患儿治疗的临床效果

    王香玲
    124,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乳磨牙早失患儿采用间隙维持器联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68例我院在2018年7月-2020年5月期间收治乳磨牙早失患儿进行分组,采用随机数字表形式将68例乳磨牙早失患儿分成2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4例乳磨牙早失患儿,对照组34例乳磨牙早失患儿采用间隙维持器治疗,研究组34例乳磨牙早失患者采用间隙维持器联合护理干预,将研究组患儿间隙保持成功率、舒适度与对照组患儿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儿1个月间隙保持器成功率与3个月间隙保持器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儿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乳磨牙早失患儿采用间隙维持器联合护理干预效果较显著,可以提高患儿间隙保持器成功率,提高患儿舒适度.

    乳磨牙早失患儿间隙维持器护理干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