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窝沟封闭术与预防性树脂充填术对乳牙龋病预防的临床研究

    赵玉雪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窝沟封闭术与预防性树脂充填术对乳牙龋病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06月-2018年12月行口腔保健的90名儿童,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1(预防性树脂填充术,n=30)和对照2(窝沟封闭术,n=30)及观察组(窝沟封闭+树脂充填,n=30)比较封闭剂保留率及治疗效果.结果 三组儿童患龋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2优于对照组1,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封闭剂保留率优于对照组2,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于乳牙龋病的预防,联合治疗效果优势明显.

    窝沟封闭术预防性树脂充填术乳牙龋病预防

    大脑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手术治疗效果研究

    杜俊峰范宏燕陈波云亚滨...
    18-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在大脑中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经我院确诊的大脑中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中随机抽取58例作为观察对象,经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29例)和常规组(29例).观察组应用显微手术夹闭进行治疗,常规组应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周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术后3月的Barthel指数.结果 术后不同时期中,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Barthel指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用显微手术夹闭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和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其术后并发症、预后情况、对他人的依赖程度以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也非常不错,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脑动脉瘤治疗破裂出血治疗神经外科治疗方法临床效果

    益气健脾口服液配合乳糖酶治疗乳糖不耐受的临床观察

    周云平
    20,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益气健脾口服液配合乳糖酶治疗乳糖不耐受的临床效果.方法 确定本次实验对象为乳糖不耐受的患儿,选择病例数为60例,患儿入院的时间为2018.12-2020.1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完成分组,将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患儿采用益气健脾口服液配合乳糖酶治疗,对照组患儿仅采用乳糖酶治疗,对比二组患者的不同治疗结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儿的疗效更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在统计学软件中完成对二组患儿的血清钙离子计算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糖不耐受的患儿应采用联合用药治疗,益气健脾口服液配合乳糖酶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益气健脾口服液乳糖酶乳糖不耐受观察

    介入技术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孙荣学许晗
    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中应用介入技术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110例患者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将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n=55)以及实验组(n=55).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保守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介入技术进行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关节活动评分、功能评分以及疼痛评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Harris评分在关节活动、功能以及疼痛三个方面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介入技术对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临床可推广应用.

    介入技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效果

    手法推拿联合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的临床观察

    翟小军
    2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手法推拿联合电针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11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成两组,在生活干预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手法推拿治疗,观察组加用电针治疗,观察血流动力学和生理指标.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TMFV和PSV水平高于对照组,PI和RI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生理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VAS和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半年内复发率和心血管不良事件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手法推拿联合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促进疾病康复,改善疾病预后.

    椎动脉型颈椎病手法推拿电针康复

    胸腺五肽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刘娴
    2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对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实施胸腺五肽与抗结核药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2019.8~2020.8接收的100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按随机抽签法分作传统抗结核治疗组《传统组》,传统抗结核药物联合胸腺五肽组《联合组》,各50例,传统组采用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联合组采用联合药物治疗方式,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传统组总有效率为78.00%,低于联合组98.00%,P<0.05;传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00%,高于联合组10.00%,P<0.05.结论 对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实施联合药物治疗具有确切疗效,且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具有深入研究及应用价值.

    胸腺五肽抗结核药物复治涂阳肺结核

    不同放化疗模式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熊慧如尤传文郭全全
    25,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放化疗模式于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比对.方法纳入对象均为我院肿瘤科收治行放化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例筛查时间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计72例,研究开展征求伦理委员会统一授权批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划分2组,试验A组36例,予以序贯放化疗;试验B组36例,予以同步放化疗.结果 试验A组PR+CR缓解患者22例,客观缓解率61.11%,试验B组PR+CR缓解患者30例,客观缓解率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B组食管炎、肺炎、骨髓抑制发生率略高于试验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序贯放化疗与同步放化疗于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均具有一定疗效,同步放化疗客观缓解率优于序贯放化疗,毒副反应相对增多,需加强用药管理.

    放化疗模式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

    滑膜炎汤配合骨炎膏外敷治疗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的临床研究

    荆安龙郭梅李渝华陈滔...
    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患者通过滑膜炎汤和骨炎膏外敷联合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以我院于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期间的收治的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n=30)通过通过常规制动、牵引治疗,观察组患者(n=30)通过滑膜炎汤和骨炎膏外敷进行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VA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29/30)高于对照组患者73.3%(22/3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为(1.03±0.42)分,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为(3.59±1.15)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滑膜炎汤和骨炎膏外敷对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患者进行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疼痛,值得推广.

    滑膜炎汤骨炎膏外敷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临床疗效

    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对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及性功能的影响分析

    谢英汪利亚
    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通过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进行治疗,研究其对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以及性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 以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的收治的子宫粘膜下肌瘤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进行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指标(FSH(卵泡刺激素)、LH(黄体生成素)、E2(雌二醇))以及性功能指标(性欲望、阴道润滑、性高潮)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FSH、LH、E2分别为:(7.06±1.20)U/L,(7.36±1.21)U/L,(43.98±9.64)pg/L,和治疗前相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患者的性欲望、阴道润滑、性高潮评分为:(5.76±1.03)分,(14.87±3.79)分,(11.79±2.11)分,和治疗前相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对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进行治疗,不会明显影响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和性功能,影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子宫粘膜下肌瘤卵巢储备功能性功能影响效果

    浅谈在眼科临床治疗中如何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郑静姜世菊
    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眼科患者用药的影响因素,进而研究眼科患者的合理性应用抗菌药物.方法 以我院于2020年0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的收治的眼科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n=50)通过常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n=50)通过和患者的病情相结合,进而制定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的合理用药用量、合理用药方式、联合用药以及总合理用药概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合理用药用量、合理用药方式、联合用药以及总合理用药概率分别为:90.0%(45/50),94.0%(47/50),92.0%(46/50),98.0%(49/50),对照组患者的合理用药用量、合理用药方式、联合用药以及总合理用药概率分别为:68.0%(34/50),48.0%(24/50),36.0%(18/50),40.0%(20/5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眼科患者于临床中展开治疗时,需要和患者的疾病情况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药物的合理利用率,进而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眼科患者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率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