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雷达科学与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雷达科学与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8研究所 中国电子学会无线电定位技术分会
雷达科学与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8研究所 中国电子学会无线电定位技术分会

朱庆明

双月刊

1672-2337

radarst@163.com

0551-65391270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9023信箱60分箱

雷达科学与技术/Journal Rad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8研究所和中国电子学会无线电定位技术分会合办的学术性刊物。该刊为双月刊,主要供从事雷达、电子战、C3I、通信、导航、控制等电子系统工程及其基础技术的研究、设计、应用的广大科技人员参阅使用,也供高等院校相应专业的师生和电子信息行业高层管理人员阅读参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多维矩特征联合的K分布杂波参数估计

    施赛楠高季娟李东宸
    77-86页
    查看更多>>摘要:K分布杂波参数估计在海洋雷达自适应目标检测中起着关键作用.传统的矩估计器通过联立两个矩求解参数,其估计性能受限于有限矩的信息.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维矩特征联合的参数估计方法,旨在拓展矩信息的维度.首先,从观测数据中,提取多个精心设计的线性矩和对数矩,构建一个特征向量.其次,将传统基于统计分布的参数估计问题转换为非线性优化问题.然后,通过引入梯度提升决策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算法,建立特征向量和形状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实现形状参数的估计.此外,推导证明特征向量与尺度参数的独立性以及二阶矩只依赖于尺度参数,从而解决两个参数估计的相关性问题.最后,仿真和实测数据结果表明,所提估计器能利用多个矩的丰富信息,进一步提高参数估计性能.特别是在小形状参数时,其估计性能显著优于现有矩估计法和zrlog(z)期望法.

    海杂波K分布参数估计多维矩特征

    被动雷达海上目标探测实验研究

    谭文清宋杰庄敬敏王中训...
    87-92,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海上目标的无源探测问题,利用无源双基地雷达(Passive Bistatic Radar,PBR)系统开展了海上无源目标探测的研究,进行了一系列实时海上目标探测的外场实验,实验成功采集了一些I/Q数据并画出系统显示图.文中首先介绍了PBR系统的工作原理,然后对信号处理流程进行详细说明,包括参考信号重构、脉冲压缩、直达波抑制、非相参积累和MTI、MTD动目标处理,最后介绍了外场实验结果并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实验证明,该系统可以实现海上目标的无源相干检测.

    无源雷达脉冲压缩信号重构直达波抑制

    一种适用于低频InSAR的改进空变维纳预滤波算法

    夏路福冯东李建鹏安道祥...
    93-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低频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干涉相位图质量,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空变维纳预滤波算法.该算法首先改进了空变维纳预滤波算法的滤波器结构,通过改变了参数估计方法,减少了计算量,提高了计算效率;其次,引入了迭代处理,从而有效提升了预滤波处理效果;最后,联合公共带预滤波处理方法,去除多余噪声,进一步提升干涉相位图质量.仿真数据和实测数据处理结果表明:经过本文所提算法处理后,在未缩减频谱范围的前提下,可使相干系数和干涉相位图质量得到提升,从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低频干涉合成孔径雷达预滤波相干系数干涉相位图

    基于数据增强的小样本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

    王艺卉闫文君段可欣于楷泽...
    104-110,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样本数据难获取、捕捉样本类别不全面等样本不足的小样本学习识别准确率不高的困境,提出基于数据增强的小样本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首先,通过时域翻转、振幅反转、振幅缩放和噪声处理等方法对小样本数据集进行数据集扩充;其次,将噪声序列和类别标签输入生成器进一步生成"以假乱真"的生成样本,提高生成样本的多样性并通过辅助分类器同步完成真假样本判别和类别预测;最后,根据判别器动态反馈渐进式调整损失函数权值,重点关注高质量样本进一步优化网络,提高识别准确性.

    辐射源个体识别小样本数据增强辅助分类生成对抗网络

    高功率密度高动态性能毫米波固态发射组件研究

    夏熙徐小帆张海兵陈文俊...
    11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雷达发射技术的发展,发射组件小型化、高功率密度化、高动态性能化成为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为提升发射组件的功率密度,基于氮化镓(GaN)器件与波导空间合成技术提出一种堆叠式发射组件设计方案,实现波导功分合成网络与组件盒体的一体化集成,同时将多路功放模块堆叠至功分合成网络之上实现组件的高功率密度小型化设计;为提升发射组件的效率,优化其脉冲负载条件下的动态性能,供电单元采用分布式结构,以"半桥LLC+双同步Buck"为主功率拓扑,半桥LLC与同步整流技术的应用实现组件成本的降低与效率的提升,创新性引入状态轨迹控制策略(OTC),在负载突变时,通过采集半桥LLC谐振槽电感电流、谐振电容电压与输出电压实现主拓扑的变频控制,从而优化发射组件的动态性能.以Ka波段200 W固态发射组件为例开展设计,实测结果表明,组件峰值功率达到213 W,平坦度达到±0.2 dB,输出杂散≤-59 dBc,在某频段组件综合效率最大为19.9%,提升了约2.1%,功率密度相比于同波段组件提升了17.98%,达到1 458 W/in3,组件脉冲负载切换动态调整时间提升了19.2%左右,具有明显的优势.

    高功率密度组件动态性能优化固态发射技术同步整流技术状态轨迹控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