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与职业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与职业医学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华预防医学会
环境与职业医学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华预防医学会

吴凡

月刊

1006-3617

zazhi2@scdc.sh.cn

021-61957508,512,515,518

200052

上海市延安西路1326号

环境与职业医学/Jour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 Occupational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数据库源期刊。《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创刊于1984年,是由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上海市预防医学研究院、华东区域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中心协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学术类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3617,中国标准刊号:CN31-1879/R。《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编委会由13名国际编委与69名中国编委及12名顾问组成。前者主要是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瑞典、德国等国的国际学术专家,后者主要来自中国22所大学、16所预防医学和环境科学类研究院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等机构的著名学者。其中院士1名,教授65名;61.2%为博士及硕士导师。15名常务编委担任每期稿件的第五审定稿工作。每期还另设执行编委1-2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石家庄市空气质量改善前后PM2.5污染导致的疾病负担评估

    曲玥曾芳婷陈凤格关茗洋...
    294-302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空气污染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环境和公共卫生问题。雾霾天气不仅对人群健康产生影响,也对社会公共安全构成威胁。我国陆续颁布"大气十条"、《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旨在改善环境空气质量。通过 2017年环境监测数据可知,京津冀地区完成既定目标,空气质量得到改善。[目的]为评估空气质量改善效果,以石家庄市为例,评估石家庄市 2014-2021年间空气质量改善前后细颗粒物(PM2。5)污染导致的疾病负担情况,包括归因于PM2。5 污染导致的死亡人数和健康经济损失评估。[方法]收集 2014-2021年石家庄市死因数据、市区PM2。5 浓度资料、市区年末常住人口数、市区国内生产总值(GDP)、市区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数据。基于全球暴露死亡模型(GEMM)评估归因于PM2。5 污染导致的总死亡、非意外死亡、循环系统疾病以及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人数,采用统计生命价值法(VOSL)评估其造成的不同类型疾病的健康经济损失。[结果]研究期间,石家庄市PM2。5 年均浓度在 2014年时最高,于 2017年开始呈逐年下降趋势,空气质量开始有所改善,但均超过我国现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浓度限值(35 μg·m-3)。2014-2021年,归因于PM2。5 污染导致的总死亡、非意外死亡、循环系统疾病以及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分别共计 41326、40246、21792、5022人;PM2。5 污染导致的总死亡、非意外死亡、循环系统疾病以及呼吸系统疾病相应的健康经济损失分别共计 373。62、363。69、196。95、45。35亿元;从空气质量改善的角度来看,归因死亡人数与健康经济损失均自 2017年开始呈波动式降低,2019年有明显降低。若PM2。5 年均浓度达到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浓度限值(35 μg·m-3),PM2。5 污染导致的总死亡、非意外死亡、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以及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相较未达标时分别减少约 1。7、1。6、0。9、0。2万人,相应的健康经济损失将分别减少 152。01、147。61、79。59、18。59亿元;若PM2。5 年均浓度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提出的PM2。5 空气质量指导值(5 μg·m-3),PM2。5 污染导致的总死亡、非意外死亡、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以及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相较未达标时分别减少约 3。6、3。5、1。9、0。4万人,相应的健康经济损失将分别减少326。73、317。96、172。11、39。69亿元。[结论]PM2。5 污染可导致严重的死亡负担和经济损失,在国务院"大气十条"及《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下,石家庄市PM2。5 浓度显著降低,相应减少了健康损失和经济损失,且进一步控制PM2。5 污染能取得更大的健康效益和经济收益,肯定了地方开展空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积极成效。

    石家庄市市区空气质量改善细颗粒物超额死亡健康经济损失

    尿中多环芳烃羟基代谢物浓度与睡眠质量的关联性研究

    任琴李新张志艳王馨...
    303-3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睡眠是人体必需的生理活动,研究发现睡眠质量受空气污染的影响。多环芳烃(PAHs)作为空气污染物中的神经毒性化合物,其与睡眠质量的关联尚不明确。[目的]探讨PAHs暴露与睡眠质量之间的关联性,为改善睡眠质量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以职业性接触PAHs的焦化厂工人(632名)为接触组,以该企业能源动力厂工人(477名)为对照组,所有工人均为三班倒轮班制。问卷调查收集其性别、工龄、年龄、教育程度、吸烟情况、饮酒情况、食用油炸食品情况、做饭次数、烹饪燃料等基本信息;采集夜班后晨起中段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检测尿中 8种PAHs代谢物(OH-PAHs)浓度;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工人的睡眠质量,PSQI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贝叶斯核机回归(BKMR)、分位数g分析工人尿中OH-PAHs水平与睡眠质量之间的关联性。[结果]接触组 OH-PAHs浓度的中位数及第 25、75百分位数[M(P25,P75)为 88。84(46。27,151。96)μg·L-1],高于对照组的浓度[54。33(24。86,97。97)μg·L-1];接触组PSQI总分((x)±s)(5。16±3。84)高于对照组(4。60±3。17)。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经自然对数转换后的 8种OH-PAHs浓度总和(lnΣ8OH-PAHs)每上升一个单位,PSQI总分升高 0。3646(95%CI:0。1337~0。5955);lnΣOH-PAHs低环每上升一个单位,PSQI总分升高 0。2954(95%CI:0。0941~0。4967)。BKMR分析表明:当lnΣ8OH-PAHs浓度增加时,PSQI总分逐渐上升;分位数g显示lnΣ8OH-PAHs浓度每上升一个四分位数,PSQI总分增加0。4062%(95%CI:0。1176%~0。6949%)。[结论]接触组工人尿OH-PAHs浓度较高,睡眠质量差,OH-PAHs浓度与工人睡眠质量呈负相关。

    多环芳烃羟基代谢物睡眠质量贝叶斯核机回归分位数g

    《环境与职业医学》2023年度优秀编委名单

    310页

    精神疲劳在监狱民警自然暴露和心理健康间的中介作用

    张清淇肖俊泽齐轲胡宏文...
    31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监狱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到整个监狱的工作效率和安全稳定,其影响因素值得重点关注。[目的]了解监狱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自然暴露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精神疲劳在二者间的中介作用。[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问卷调查,于 2022年 5月至 6月对某省 8所监狱,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 1392名监狱民警进行问卷测量,共回收有效问卷 1284份。采用《自然暴露量表》《精神疲劳量表》《抑郁-焦虑-压力自评量表》对监狱民警的自然暴露水平、精神疲劳程度以及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并探究自然暴露对心理健康问题的作用及精神疲劳的中介效应。[结果]监狱民警抑郁、焦虑、压力水平较高。其中抑郁症状检出率为 59。11%(759/1284),焦虑症状检出率为 60。67%(779/1284),压力症状检出率为 43。93%(564/1284)。相关分析显示,监狱民警的自然暴露与精神疲劳、心理健康指标(抑郁、焦虑、压力)均呈显著负相关(rs=-0。242、-0。308、-0。235、-0。254,P均<0。01),精神疲劳与心理健康指标(抑郁、焦虑、压力)呈显著正相关(rs=0。546、0。533、0。536,P均<0。01)。使用PROCESS宏程序检验中介效应,结果显示,监狱民警的自然暴露水平负向预测抑郁、焦虑、压力(β=-0。180、-0。104、-0。123),且均存在精神疲劳的中介作用,间接效应值分别为-0。200、-0。192、-0。199。[结论]与一般职业相比,监狱民警抑郁、焦虑、压力水平较高;自然暴露水平负向预测抑郁、焦虑和压力,即自然暴露可以直接缓解监狱民警心理健康问题;同时,自然暴露也可以通过改善精神疲劳,从而纾解其心理健康问题。

    监狱民警自然暴露心理健康精神疲劳中介效应

    上海市松江区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

    陈秀芹李志媛刘鹏浩高俊岭...
    318-32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认知障碍越来越得到公众关注。筛查并干预轻度认知障碍(MCI)人群,对预防减少认知障碍发生意义重大。[目的]了解上海市松江区老年人MCI患病现状,探讨老年人MCI患病的影响因素,为推动松江区老年人认知障碍早期筛查和开展老年人MCI精准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于 2022年 8-10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松江区6个街镇 6个居委/村委 1800位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开展认知障碍筛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健康状况与健康行为调查表、《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量表》《患者健康问卷(PHQ-9)》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分析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健康状况和行为的老年人MCI患病情况,使用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MCI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筛查出MCI老年人 209人,健康老年人 1591人,松江区 60岁及以上老年人MCI患病率为 11。6%。身体活动活跃(OR=0。556,95%CI:0。399~0。774)降低 MCI患病风险(P<0。05),文化程度为文盲(OR=1。810,95%CI:1。239~2。644)、文化程度为小学(OR=3。454,95%CI:2。342~5。092)、不参与社会活动(OR=1。945,95%CI:1。360~2。781)、IADL受损(OR=3。173,95%CI:2。137~4。712)、抑郁(OR=1。957,95%CI:1。112~3。443)增加MCI患病风险(P<0。05)。[结论]松江区老年人MCI患病情况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文化程度、身体活动、社会活动参与、IADL、抑郁可能是老年人MCI患病的影响因素。建议对老年人开展认知障碍早筛查、早发现、早干预;鼓励老年人加强运动锻炼,增加社会活动参与;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加强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筛查与干预工作;开展MCI社区干预活动时,应考虑低文化程度和失能老人等弱势群体的特殊需求。

    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影响因素早期筛查松江区

    人支气管上皮样细胞中苯并[a]芘代谢物-DNA加合物图谱:基于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测序技术

    冀婷玉曹彬吕懿佟晓敏...
    323-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苯并[a]芘(BaP)的活性代谢产物7,8-二羟-9,10-环氧苯并[a]芘(BPDE)可与DNA加合,但BPDE-DNA加合物图谱尚不明确。[目的]采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测序技术(ChIP-Seq),在全基因组水平上鉴定BPDE加合位点分布及加合基因,为深入研究BaP的毒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人支气管上皮样细胞 16HBE培养至第四代达对数生长期。收获细胞并加入染色质免疫共沉淀裂解缓冲液,将裂解产物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添加终浓度 20 μmol·L-1 的BPDE溶液,对照组添加相同体积的二甲基亚砜溶液,在 37℃环境下孵育 24 h。超声获得100~500 bp的染色质小片段。使用BPDE特异性抗体(anti-BPDE 8E11)富集与BPDE加合的DNA片段,高通量测序检测BPDE加合位点,使用MEME和DREME软件对前 1000个峰序列进行模体分析,注释BPDE在全基因组水平的加合靶基因,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对BPDE加合靶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结果]高通量测序共检测出 842个BPDE结合位点,在各染色体上均有分布。BPDE可以与基因编码区和非编码区共价结合,73。9%的结合位点分布在基因间区,19。6%分布在内含子区,上游 2千碱基区域、外显子区、下游 2千碱基区域及 5'非翻译区也有少量分布。对前 1000个峰序列进行分析,寻找到 4条可靠的模体,发现富含鸟嘌呤(G)和腺嘌呤(A)的位点易于结合。对结合位点进行富集,共鉴定出 199个BPDE加合靶基因,大多分布在 1号、5号、7号、12号、17号和X染色体上。GO分析显示,靶基因主要富集于核酸和蛋白质结合,参与调节催化活性、转运活性、翻译延伸因子活性,在细胞分裂、分化、运动、物质运输和信息传递方面发挥重要作用。KEGG分析显示靶基因主要富集于心血管疾病、癌症、免疫炎症反应等相关通路。[结论]利用ChIP-Seq在全基因组水平上共鉴定出 199个BPDE加合靶基因,主要影响细胞分裂、分化、运动、物质运输和信息传递等生物学功能,与心血管疾病、肿瘤及免疫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7,8-二羟-9,10-环氧苯并[a]芘人支气管上皮样细胞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测序DNA加合物生物信息学

    对GBZ2.1-2019不同工时制度职业接触评价引入"折减因子"的常见问题思考

    黄吉段平宁麦骊风傅松文...
    330-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GBZ 2。1-2019《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 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于 2020年4月 1日实施,新标准提出了不同工时制度职业接触的评价,并引入"折减因子"对长时间工作条件下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进行调整,从而使其达到合理的防护水平,为劳动者提供的防护水平与常规的职业接触限值等效。本文以不同工时制度职业接触的评价为引,探讨职业接触限值调整评估工作常见问题,如职业接触限值调整的应用条件不能涵盖所有类型的工时制度,与职业接触限值相关部分术语的对应数值调整等。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引入工作周期和工作周期周平均接触小时数解决劳动者实际工作时间问题;与职业接触限值相关的部分术语则根据定义及应用条件,明确其对应数值的调整问题。同时举例说明,以便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人员能够更科学、更合理地开展职业卫生实践工作。

    不同工时制度职业接触评价折减因子

    《环境与职业医学》2023年度优秀论文作者名单

    334页

    DNA羟甲基化在砷暴露所致健康效应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吴京京宋杨吴威李淑祺...
    335-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砷是一种天然类金属化学元素,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引起重大公共关注的 10种危害环境与健康的化学品之一,可以通过呼吸、食物、饮水、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长期接触砷会导致多器官癌症和多系统功能受损。表观遗传学机制在砷健康效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砷的致癌性可能是由表观遗传变化引起的。之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砷对DNA甲基化修饰的影响。近年来,研究表明DNA主动去甲基化的中间产物——5-羟甲基胞嘧啶(5-hmC),可作为一种敏感的表观遗传标记,在砷暴露与健康效应之间发挥至关重要的"桥梁"作用。本文基于DNA羟甲基化在砷暴露所致健康效应中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简述了砷暴露的健康效应与DNA羟甲基化的关系,总结了DNA羟甲基化在砷暴露所致健康效应中的可能作用机制,为防治砷暴露所致健康效应提供科学依据。

    5-羟甲基胞嘧啶表观遗传健康效应作用机制

    《环境与职业医学》2023年度优秀微信作者名单

    3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