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与职业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与职业医学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华预防医学会
环境与职业医学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华预防医学会

吴凡

月刊

1006-3617

zazhi2@scdc.sh.cn

021-61957508,512,515,518

200052

上海市延安西路1326号

环境与职业医学/Jour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 Occupational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数据库源期刊。《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创刊于1984年,是由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上海市预防医学研究院、华东区域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中心协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学术类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3617,中国标准刊号:CN31-1879/R。《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编委会由13名国际编委与69名中国编委及12名顾问组成。前者主要是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瑞典、德国等国的国际学术专家,后者主要来自中国22所大学、16所预防医学和环境科学类研究院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等机构的著名学者。其中院士1名,教授65名;61.2%为博士及硕士导师。15名常务编委担任每期稿件的第五审定稿工作。每期还另设执行编委1-2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类脑器官在环境毒理学中的应用

    陈书进颜崇淮
    342-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19世纪以来,模式生物的出现帮助研究人员进一步了解细胞信号通路,确定药物靶点以及进行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外源性化学物质,如污染物、药物和工业化学品,可能会影响大脑的生物过程或其功能,并最终导致神经疾病。然而人脑是一个复杂的、组织严密的器官,在很多方面与模式生物有着根本的区别。由于物种的差异,动物模型可能不能完全的模拟人脑以测试环境污染物的神经毒性。由人多能干细胞诱导而来的人类脑器官在基因组、转录组以及代谢组水平更贴合人体的真实情况,提供了测试以及预测环境污染物神经毒性的有效平台,成为研究神经毒理学的新模型。本文综述了类脑器官技术的新进展及其在评估环境毒物方面的应用,以期为类脑器官在环境神经毒理学应用提供新见解。

    人类脑器官环境毒理学神经毒理学

    门诊护理人员工作环境及身心健康的分析

    温冬梅王新刚许春梅
    后插1页

    能源企业职业病教育改革和防治中现存问题与对策

    陈金玲
    后插2页

    消防人员大面积烧伤的早期康复治疗与护理

    韩峰
    后插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