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与职业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与职业医学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华预防医学会
环境与职业医学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华预防医学会

吴凡

月刊

1006-3617

zazhi2@scdc.sh.cn

021-61957508,512,515,518

200052

上海市延安西路1326号

环境与职业医学/Jour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 Occupational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数据库源期刊。《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创刊于1984年,是由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上海市预防医学研究院、华东区域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中心协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学术类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3617,中国标准刊号:CN31-1879/R。《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编委会由13名国际编委与69名中国编委及12名顾问组成。前者主要是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瑞典、德国等国的国际学术专家,后者主要来自中国22所大学、16所预防医学和环境科学类研究院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等机构的著名学者。其中院士1名,教授65名;61.2%为博士及硕士导师。15名常务编委担任每期稿件的第五审定稿工作。每期还另设执行编委1-2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良妊娠史和多环芳烃-DNA加合物对胎停育的交互作用

    张嘉宇籍静茹刘莎武嫣斐...
    659-6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胎停育发生率逐年上升,但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不良妊娠史及多环芳烃(PAHs)的暴露均有可能增加胎停育的发病风险.[目的]探讨不良妊娠史和PAHs暴露对孕早期胚胎停育的影响及交互作用,为胎停育病因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3—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产科诊断为胚胎停育的114名孕妇作为病例组,选择同医院同期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139名正常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及流产、死胎和宫内生长发育迟缓等不良妊娠史,采集流产绒毛组织检测组织中PAH-DNA加合物水平,按孕次及不良妊娠史分层并以四分位数法进行分组,依次为Q1(<404.61 ng·L–1)、Q2(404.61~453.75 ng·L–1)、Q3(453.76~506.72 ng·L–1)、Q4(≥506.73 ng·L–1).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采用相加和相乘模型探讨不良妊娠史和PAH-DNA加合物对胎停育影响的交互作用.将PAH-DNA加合物按三分位数法和四分位数法分组,分别以P33、P50、P67及P75作数据切点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怀孕次数≥2次的160名研究对象中,病例组孕妇不良妊娠史占比(57.81%)高于对照组(17.71%)(P<0.001).按孕次分层对两组间不同PAH-DNA加合物水平进行χ2检验,结果显示孕≥2次者PAH-DNA加合物水平与胎停育有关(χ2=10.14,P=0.017).在孕次≥2次的研究对象中进一步按有无不良妊娠史分层分析,无不良妊娠史者PAH-DNA加合物与胎停育有关(χ2=9.70,P=0.021).调整变量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良妊娠史(OR=5.88,95%CI:2.79~12.39)和PAH-DNA加合物(OR=3.01,95%CI:1.22~7.40)可能会增加胎停育发生的风险,但未发现两者的交互作用,交互作用超额相对危险度(RERI)、交互作用归因百分比(AP)、交互作用指数(SI)及其95%CI分别为0.60(–0.58~1.77)、0.74(–0.83~2.30)、0.20(0.01~5.43).[结论]不良妊娠史和PAH-DNA加合物可能会增加胎停育的风险,但尚未发现两者与胎停育的发生存在交互作用.

    不良妊娠史多环芳烃多环芳烃-DNA加合物胎停育交互作用

    母血和新生儿脐血锌水平与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病风险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刘倩毛宝宏代志蓉王文第...
    665-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锌是胎儿心脏正常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过量的锌会产生毒性.孕母和新生儿锌水平与新生儿发生先天性心脏病(CHD)的关系尚不明确.[目的]研究孕母和新生儿锌暴露水平对新生儿CHD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资料及生物样本均来源于2010—2012年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建立的兰州地区出生队列.该队列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在孕早期对研究对象进行基线调查并在孕中期、孕晚期及产后42 d分别进行随访.分别采集孕晚期孕母静脉血和分娩时新生儿脐静脉血,并从医疗记录中提取其出生结局信息.本研究选择出生后经超声心动检查诊断并在42 d后随访时仍明确诊断的97例CHD患儿作为病例组,从数据库中按照母亲年龄、地域进行1:2配对选择出生后健康的194例足月儿作为对照组.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别检测孕母全血样本和新生儿脐血样本锌质量浓度(后称浓度).根据对照组孕母全血和新生儿脐血锌浓度的第25、75百分位数(P25、P75)将锌暴露分为低、中、高三组,调整孕母孕早期阴道流血、孕前补充叶酸和维生素、新生儿出生体重和脐绕颈4项混杂因素后,应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孕母和新生儿锌暴露水平与新生儿发生CHD的关系,并进一步根据疾病分类进行亚组分析.[结果]CHD组和对照组孕母全血锌浓度的中位数M和(P25,P75)分别为5.034(3.456,6.644)mg·L?1和4.693(3.411,5.646)mg·L?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9).CHD组新生儿脐血锌浓度的M(P25,P75)为2.153(1.479,2.405)mg·L?1,对照组为1.636(1.304,1.979)mg·L?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纯型CHD组孕母全血和新生儿脐血锌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与孕母中等锌暴露水平组(3.41~5.65 mg·L?1)相比,高锌暴露水平组(>5.65 mg·L?1)子代CHD发病风险为2.225倍(OR=2.225,95%CI:1.017~4.868).与新生儿中等锌暴露组(1.30~1.98 mg·L?1)相比,高锌暴露组(>1.98 mg·L?1)的CHD发病风险也增高(OR=4.132,95%CI:1.801~9.480).亚组分析显示,与中等锌暴露水平组相比,高锌暴露水平孕母的子代单纯型CHD发病风险增高(OR=4.081,95%CI:1.427~11.669),高锌暴露水平的新生儿发生单纯型CHD(OR=7.122,95%CI:2.126~23.854)和复杂型CHD(OR=5.165,95%CI:1.859~14.346)的风险均增高.[结论]在本人群的暴露水平下,孕母和新生儿高锌暴露水平可能与CHD的发病有关.

    先天性心脏病孕母全血新生儿脐血

    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特征与超重肥胖的关联

    吴玉婉刘彦鹏向蔓戎芬...
    672-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儿童超重/肥胖是全球健康问题.学龄前期是儿童生长发育和饮食行为塑造的重要阶段,因此探究饮食行为特征与儿童超重/肥胖至关重要.[目的]探索上海市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特征与超重/肥胖的关联性,以及儿童饮食行为特征与其父母一致性.[方法]通过方便抽样,在2015年选取上海市5所幼儿园在园的3~6岁儿童作为调查对象,测量身高、体重,并通过问卷获取儿童和父母的饮食行为特征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身高标准体重法,依据公式:肥胖度=[(实测体重?实测身高对应的标准体重)/实测身高对应的标准体重]×100%计算肥胖度,肥胖度超过20%判定为肥胖,肥胖度在10%~20%为超重,肥胖度在?10%~<10%为正常.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比较超重/肥胖组和正常体重组儿童的一般情况和饮食行为特征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饮食行为特征与超重/肥胖的关联性.检验儿童饮食行为特征与父母饮食行为特征的一致性.[结果]897名学龄前儿童中,超重/肥胖217人(24.2%),正常体重680人(75.8%).超重/肥胖组儿童的出生体重[(3439±472)g vs.(3361±418)g]和家庭月收入不超过1万元的占比(17.1%vs.10.7%)高于正常体重组的儿童(P<0.05),两组在性别、年龄、胎龄、添加辅食时间、每天园外户外活动时间以及父母体重指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在校正性别、年龄、家庭收入、每天园外户外活动时间、父母超重/肥胖后,发现经常吃膨化食品(OR=2.46,95%CI:1.20~4.95)、西式快餐(OR=3.52,95%CI:1.41~8.79),经常喝碳酸饮料(OR=2.92,95%CI:1.37~6.13),经常每顿吃得很饱(OR=1.51,95%CI:1.09~2.08),食欲好(OR=2.60,95%CI:1.87~3.62),就餐时间规律(OR=1.48,95%CI:1.07~2.03),进餐速度快(OR=3.37,95%CI:2.10~5.42)与儿童超重/肥胖呈正相关关系(P<0.05).除了儿童偏食/挑食与父亲不一致外,在其他饮食习惯方面与父母均具有一致性(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的饮食行为特征与超重/肥胖具有关联性,儿童的饮食行为特征受到父母的影响.早期发现问题并改善饮食行为可能对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具有重要意义.

    学龄前儿童肥胖超重饮食行为

    宁波市日均气温与孕妇早产关系的时间序列研究

    舒铭铭周旭平谷少华张百蕾...
    679-683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有关环境气温与孕妇早产关联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既往文献结论尚不一致.[目的]探索宁波市环境气温暴露对孕妇早产的影响.[方法]通过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收集该院2016年1月—2020年9月的分娩信息、早产资料和孕妇年龄等信息;通过宁波市气象局获取同期的气象资料,包括日均气温、日均相对湿度、日均气压;通过宁波市环境保护局网站的"空气质量实时发布系统"收集SO2、NO2、PM10的每日质量浓度(简称浓度)资料.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按孕妇年龄、生产方式分层,分析环境气温对早产的影响.[结果]2016—2020年宁波市早产发生率为5.91%.环境温度与早产的暴露-反应曲线呈"U"型.以22.5℃为参考,31℃(第95百分位数)和32℃(第99百分位数)与早产的滞后21 d累积效应有统计学意义,其RR(95%CI)分别为1.67(1.05~2.65)和1.85(1.09~3.14).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在≥30岁的孕妇中,31℃和32℃与早产的滞后21 d累积效应有统计学意义,其RR(95%CI)分别为2.09(1.08~4.05)和2.36(1.11~5.03);在自然分娩的孕妇中,32℃与早产的滞后21 d累积效应有统计学意义,其RR(95%CI)为1.95(1.02~3.74).[结论]孕妇妊娠期间暴露于高温环境可能会增加早产发生的风险,存在滞后累积效应.

    环境温度早产滞后效应累积效应

    应用三种方法评价湖南省郴州市东河流域耕地土壤环境质量

    王小凤兰文波肖启蓬蒙艳斌...
    684-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影响地下水质量、生态安全以及人体健康.[目的]分析湖南省郴州市东河流域耕地土壤重金属元素铬(Cr)、铜(Cu)、锌(Zn)、砷(As)、镉(Cd)和铅(Pb)的污染状况,评价耕地土壤环境质量.[方法]采集郴州市东河流域耕地土壤16份,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测定各采样位点中Cr、Cu、Zn、As、Cd和Pb的含量.选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指标包括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和单项污染指数)、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方法评价土壤环境质量.[结果]研究区域耕地土壤样品中Cr、Cu、Zn、As、Cd和P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58.25、49.50、273.88、137.76、2.92和672.29 mg·kg?1,Cu、Zn、As、Cd和Pb平均值均超过了湖南省土壤元素背景值.土壤As、Cd、Pb和Zn的内梅罗单项污染指数分别为4.40、9.74、5.85、1.15,As和Pb的污染位点分别达到93.75%和81.25%;土壤As、Cd、Pb和Zn的地质积累指数分别为2.11、3.71、2.97、0.58,土壤处于Cd偏强污染,As和Pb中度污染,Zn轻度污染;土壤Cr、Cu、Zn、As、Pb和Cd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分别为1.63、9.07、2.90、87.75、113.18和695.76,Cd有81.25%位点呈现偏强污染及以上污染程度,62.50%的位点Pb污染等级在中度污染及以上等级.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7.72,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为910.29,整体表现为重度污染和强生态风险.[结论]不同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湖南省郴州市东河流域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高,Cd、As和Pb为主要污染元素.

    矿区重金属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我国职业病诊断机构现状与对策

    张岩松张小梅冯灵云张颖琳...
    690-694,700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当前我国职业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职业病呈高发势头.职业病诊断是职业病防治的重要环节,然而我国职业病诊断服务体系现状不容乐观.国家有关法规、政策和规划等要求完善职业病诊断防治技术支撑体系,并依托现有的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健全职业病诊断救治康复网络.[目的]分析我国职业病诊断机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措施与建议.[方法]采用全面普查的方法,对全国所有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卫生中心组织编制调查问卷,并组织所有相关机构参与调查.各类调查数据均为2020年度情况,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主要调查各类职业病诊断机构的整体情况、业务范围、职业病诊断资格医师配备、仪器设备配备的情况.[结果]截至2020年12月,全国共有587家职业病诊断机构,重庆市的企业机构数量比高达3.9万,从业人员机构数量比高达215.0万.全国共有5809名职业病诊断资格医师,各级职业病防治院配置情况为20.4人·家?1,各级综合医院为9.5人·家?1,各级疾控中心仅为8.3人·家?1.87.7%的机构配置了数字X射线摄影(DR),58.1%的机构配置了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CT),96.4%的机构配置了肺功能仪;各级疾控中心的计算机X射线摄影(CR)的配置率仅为6.5%,CT仅为14.6%;45家疾控中心未配置普通X光机、CR、DR、CT中的任何一种设备.[结论]本次调查发现,面对依然严峻的职业病防治形势,我国各地职业病诊断机构整体分布不平衡,部分地区机构数量相对不足,同时各级疾控中心的综合能力有待提升.应进一步加强机构综合能力建设和诊断医师业务培训,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国家层面应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和经费投入,帮助职业病诊断机构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

    职业病诊断机构发展现状问题对策

    湖南省三级综合医院护理人员颈肩痛现况及工作负荷相关因素

    李云霞虞仁和李琦范璐...
    695-700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颈肩痛是护理人员常有不适症状之一,多由于工作量繁重、工作空间限制、长时间姿势不良等引起.[目的]了解湖南省三级综合医院护理人员颈肩痛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工作负荷相关因素.[方法]2018年10—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湖南省5个地理分区的6所三级综合医院中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20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收集护理人员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和近1个月颈肩痛发生情况,采用中文版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评估颈痛对日常生活的影响,颈椎功能受损指数进行功能障碍分级;采用自行设计并经基于德尔菲法的专家函询构建的问卷收集工作负荷相关因素(工作时长、姿势负荷和用力负荷3个维度).回收有效问卷1161份,运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颈肩痛的影响因素.[结果]过去1个月颈肩痛发生率为87.5%(1016/1161),不同特征的护理人员颈肩痛发生率介于76.9%~91.2%.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10个条目的得分从0~5分均有,但大部分集中在0、1和2分,在颈痛对日常生活影响的10个方面中,颈痛对睡眠影响最大[(1.30±1.21)分],对个人护理影响最小[(0.35±0.65)分];颈椎功能受损指数显示大部分(65.4%)护理人员的颈椎处于轻度功能障碍,30.1%处于中度功能障碍.单因素分析显示31条工作负荷相关影响因素中,有24个条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有3个变量进入回归模型.在同等条件下,每班次做手术/伤口换药/输液等需低头操作累计时长5 h以上者颈肩痛发生风险是1 h以下者的3.03倍;"有时"和"经常"颈部后仰并长时间保持这种姿势者颈肩痛发生风险是"偶尔或从来不"的2.36倍和2.94倍;工作时因姿势不自然很难用得上劲"有时"和"经常"发生者颈肩痛发生概率是"偶尔或从来不"发生者的2.78倍和7.08倍.[结论]湖南省三级综合医院护理人员颈肩痛报告率较高,但多为轻度功能障碍.工作时长、姿势负荷可能与颈肩痛发病有关.

    护士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颈肩痛工作负荷

    亲水作用色谱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法检测蔬菜水果中8种高极性农药残留

    金玉娥徐骞薛黎明乐孙阳...
    701-707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高极性农药在我国的产量和用量均占世界第一,需要一个速度快、通量大、准确度高的方法来测定食品中该类农药残留.[目的]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建立蔬菜水果中8种高极性农药(矮壮素、百草枯、野燕枯、灭蝇胺、霜霉威、草甘膦、氨甲基膦酸和草铵膦)残留的检测方法.[方法]通过比较多种类型亲水作用色谱柱及对流动相pH值和缓冲液浓度的优化,实现8种农药有效色谱保留和分离.基于色谱条件下高极性农药的质谱优化,建立目标物的多反应监测(MRM)通道.在样品前处理中对基质含水量、提取溶剂、净化方式进行优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的MRM模式检测,同位素内标法定量.以加标回收率评价方法的准确度,相对标准偏差评价方法的精密度.将所建立的方法应用于57件市售蔬菜水果样本的检测,考察方法的适应性和了解高极性农药的残留状况.[结果]对电喷雾源正离子模式(ESI+)检测,选择Sielc Obelisc R为色谱柱,20 mmol·L?1甲酸铵水溶液(pH=3±0.05)和乙腈做流动相;对电喷雾源负离子模式(ESI?)检测,选择Shodex Asahipak NH2P-502D为色谱柱,5 mmol·L?1乙酸铵水溶液(pH=11±0.05)和乙腈做流动相,可以获得较好的色谱分离和峰形;在对样品含水量标化,以2%酸化甲醇为提取溶剂,C18分散固相萃取净化的最优化条件下,矮壮素、百草枯、野燕枯、灭蝇胺、霜霉威5种农药在1.00~100μg·L?1浓度范围内,草甘膦、氨甲基膦酸、草铵膦3种农药在5.00~500μg·L?1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0.999),方法的检出限为0.002~0.010 mg·kg?1,定量限为0.005~0.025 mg·kg?1.在低、中、高3个浓度(定量限、2倍定量限和5倍定量限)加标水平下,方法的回收率在85.3%~113.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1.5%~9.5%(n=6).57件市售蔬菜水果样品中检出的农药有矮壮素、灭蝇胺和霜霉威,有1份豇豆样品的灭蝇胺残留量超过了最大残留限量.[结论]本研究建立的亲水作用色谱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同位素内标定量的方法具有简单、稳定、易操作的特点,适用于大批量蔬菜水果中8种高极性农药残留的快速筛查和定量检测,可为高极性农药的残留监测和风险评估提供技术保障.

    蔬菜水果亲水作用色谱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高极性农药农药残留

    PM2.5暴露致肺上皮细胞恶性转化机制研究进展

    姜源刘靳波邓建军
    708-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空气细颗粒物(PM2.5)在环境污染和公众健康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发现,PM2.5可被人体吸入并沉积在气道和肺泡,甚至通过血液扩散到全身组织器官之后产生毒性效应.PM2.5长期暴露导致的肺上皮细胞恶性转化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关于PM2.5暴露导致肺上皮细胞恶性转化的机制研究;论述了主要生物学机制,包括表观遗传学、肿瘤微环境及其他生物学途径的改变;提出了进一步研究PM2.5暴露引起肺上皮细胞恶性转化的可能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公众健康管理和空气环境质量评价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

    PM2.5肺上皮细胞恶性转化肺癌表观遗传学肿瘤微环境

    消毒副产物暴露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进展与展望

    邓艳玲曾强
    714-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消毒副产物(DBPs)是自来水厂在饮用水消毒过程中新形成的一类污染物.目前,已鉴定出饮用水中含700余种DBPs.研究发现DBPs可能具有细胞毒性、遗传毒性、致癌性以及致畸性.作为饮用水中一类广泛存在的高健康风险的污染物,DBPs的生殖与发育毒性也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毒理学与流行病学研究两方面综述DBPs暴露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饮用水DBPs的健康风险评估与标准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消毒副产物饮用水安全流行病学胎儿生长发育毒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