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与职业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与职业医学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华预防医学会
环境与职业医学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华预防医学会

吴凡

月刊

1006-3617

zazhi2@scdc.sh.cn

021-61957508,512,515,518

200052

上海市延安西路1326号

环境与职业医学/Jour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 Occupational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数据库源期刊。《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创刊于1984年,是由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上海市预防医学研究院、华东区域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中心协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学术类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3617,中国标准刊号:CN31-1879/R。《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编委会由13名国际编委与69名中国编委及12名顾问组成。前者主要是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瑞典、德国等国的国际学术专家,后者主要来自中国22所大学、16所预防医学和环境科学类研究院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等机构的著名学者。其中院士1名,教授65名;61.2%为博士及硕士导师。15名常务编委担任每期稿件的第五审定稿工作。每期还另设执行编委1-2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气NO2短期暴露与不同体重年轻个体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关联及气温的修饰作用

    陈迈克张文楼李陆一郭新彪...
    721-7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二氧化氮(NO2)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我国大气NO2 污染水平逐年改善,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威胁人群健康。[目的]探讨大气NO2 短期暴露对正常体重和肥胖年轻个体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及气温的修饰作用。[方法]采用平行对照定组研究设计,招募 53名正常体重和 44名肥胖年轻个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三次前瞻性随访。选择距离研究对象住所最近的固定监测站数据,结合时间活动日志与渗透系数计算研究对象每次随访前一周的污染物个体暴露水平,从中国气象数据服务中心获取气温数据。每次随访时,采集研究对象空腹静脉血以检测血小板(PLT)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血小板聚集率(PAgT)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等。采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大气NO2 短期暴露与不同体重年轻个体凝血功能相关指标间的关联,采用分层分析探讨气温的修饰作用。[结果]本研究中个体大气NO2 暴露水平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IQR)]为21。47(8。01)μg·m-3。大气NO2 短期暴露与肥胖个体sCD40L、PAgT升高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关联程度最高出现在累积滞后 5 d,大气NO2 累积滞后 5 d的滑动平均暴露浓度每增加一个IQR,sCD40L升高27。4%(95%CI:4。2%~56。6%),PAgT升高 37。5%(95%CI:12。2%~68。6%);大气NO2 短期暴露与正常体重个体PLT、PAgT下降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关联程度最高的分别出现在累积滞后5 d和累积滞后 7 d,大气NO2 累积滞后 5 d的滑动平均暴露浓度每增加一个IQR,PLT下降11。8%(95%CI:-17。8%~-5。3%),累积滞后 7 d的滑动平均暴露浓度每增加一个IQR,PAgT下降16。8%(95%CI:-30。6%~-0。4%)。未观察到大气NO2 短期暴露与肥胖个体PLT和正常体重个体sCD40L间的关联。未发现大气NO2 短期暴露与不同体重个体PAI-1、MPV和sP-se-lectin间的关联。分层分析发现,大气NO2 短期暴露与正常体重组的PAgT以及肥胖组的PLT、sCD40L和sP-selectin间的关联仅在高温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气NO2 短期暴露可对不同体重年轻个体凝血功能相关指标产生不良影响,与正常体重个体相比,肥胖个体对大气NO2 短期暴露更为敏感。高温可增强大气NO2 短期暴露的不良健康影响。

    二氧化氮肥胖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气温修饰作用

    征稿启事

    727,743,759,封4页

    酚类化合物暴露与血脂关联的定群研究

    向敏杨慧花张梓骞张晓敏...
    728-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酚类化合物被广泛用作增塑剂、抗菌剂和防腐剂,对人体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既往关于酚类化合物暴露与血脂的流行病学研究主要基于单次尿样检测,忽略了潜在的滞后效应,研究结论也并不一致。[目的]探讨不同滞后天数的酚类化合物短期暴露对成人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固定群组研究设计,于 2017-2018年招募 143名武汉成人(男性 43名,女性100名),分别在夏、秋、冬3季进行重复调查。每季连续收集4 d晨尿,第1天进行问卷调查,第4天进行体格检查和空腹血样采集。共纳入126人(340人次,1251份尿样)进行统计分析。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测定尿样中 6种酚类化合物[双酚A(BPA)、双酚S(BPS)、三氯生(TCS)、对羟基苯甲酸甲酯(MeP)、对羟基苯甲酸乙酯(EtP)和对羟基苯甲酸丙酯(PrP)]的浓度。运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LMEs)、多源信息模型和广义线性模型分析个体三季不同滞后天数中,尿酚类化合物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G与HDL-C的比值(TG/HDL-C)之间的关联,并依据不同个体特征进行分层分析。[结果]经协变量和多重校正后,LMEs表明,在体检当天(Lag 0 d),与BPA低浓度组(<LOD)相比,高浓度组(≥LOD)TG/HDL-C升高 16。48%(95%CI:4。41%,29。94%)(PFDR<0。05),且上述关联在男性(P交互=0。028)和有吸烟史的人群(P交互=0。040)中更显著。此外,在滞后第 2天(Lag 2 d),与TCS低浓度组(<LOD)相比,高浓度组(≥LOD)的TG升高 13。22%(95%CI:3。73%,23。56%)(PFDR<0。05)。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尿TCS与TG升高的关联在年龄<50岁的人群中更显著(P交互=0。037)。未发现其他滞后天数的尿酚类化合物与血脂存在关联。[结论]成人BPA和TCS短期暴露对血脂存在不利影响,且上述关联在男性、有吸烟史和年龄<50岁的人群中更显著。

    酚类化合物血脂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成人固定群组研究

    金属冶炼厂工人尿金属水平与肾结石发病的关联

    黄伊琪周家圳邓耀棠李国樑...
    735-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砷、钴、钡等单个金属暴露被证实与肾结石发病存在关联,然而目前关于金属混合暴露与肾结石发病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在职业人群中金属混合暴露与肾结石发病的关系尚不明确。[目的]探讨冶炼厂职业人群中金属混合暴露与肾结石发病风险的关联性。[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2021年7月—2022年1月广东某冶炼厂1158名金属混合暴露工人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既往史、生活方式等信息。收集工人中段晨尿,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工人尿锂、钒、铬、锰、钴、镍、铜、锌、砷、硒、锶、钼、镉、铯、钡、钨、铊、铅18种金属水平,以冷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法测量尿汞水平。根据纳入标准最终纳入 919名金属混合暴露的工人为研究对象,其中肾结石组 117人,非肾结石组 802人。以尿金属检出率大于 80%为标准,最终纳入 16种金属进行后续分析。使用参数或非参数方法比较非肾结石组和肾结石组的连续型变量或离散型变量之间的差异。通过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单一金属暴露与肾结石发病的关联。采用加权分位数和(WQS)回归模型以评价金属混合暴露与肾结石发病的关联及各金属对肾结石发病影响的权重。随后采用贝叶斯核机器回归(BKMR)模型探讨金属混合暴露对肾结石发病的整体影响及各金属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本研究发现非肾结石组工人和肾结石组在性别、年龄、工龄、体质量指数(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肾结石组工人尿钼、尿钡水平高于非肾结石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尿钴、尿砷、尿钼、尿钡与肾结石发病呈正相关(均P趋势<0。05)。WQ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钒、钴、砷、钼、钡混合暴露与肾结石发病存在正向关联(P<0。05),其中钼、砷和钡权重分别为 0。391、0。337、0。154。BKMR结果显示金属混合暴露与肾结石发病风险存在正向关联(P<0。05);当其他金属固定在第25或50或75百分数时,砷、钼、钴和钡对肾结石发病风险表现出正效应(均P<0。05),而钒对肾结石发病风险表现出负效应(P<0。05);交互分析显示钡、钒分别与钴存在交互作用(均P<0。05)。[结论]在该冶炼厂职业人群中,职业金属混合暴露可引起肾结石发病风险升高,其中起主要作用的金属为钼、砷、钡、钴。

    金属混合暴露职业人群肾结石logistic回归模型加权分位数和回归模型贝叶斯核机器回归模型

    基于Jack软件的小件快递员搬运作业典型姿势工效学评估

    陈振芳
    74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随着我国快递业的迅速发展,小件快递员普遍存在超时、超强度、高负荷搬运工作,极有可能罹患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开展WMSDs研究主观性较强,模拟仿真方法可量化评估WMSDs,且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已成为WMSDs的研究发展趋势。[目的]采用仿真模拟方法,对小件快递员典型搬运作业姿势进行工效学评估。[方法]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 530 mm(长)×290 mm(宽)×370 mm(高)的快件几何模型,1。4 m(长)×0。9 m(宽)×1。17 m(高)的车厢几何模型,以及装配车厢总高度 1。7 m的快递车几何模型,并将其导入Jack软件,并设定快件重量为 20 kg。在Jack软件建立男性快递员数字模型,并设定快递员站在车厢一侧用双手搬运快件,将快件放置在车厢顶部、上部、中部、底部4种不同高度时的典型作业姿势,以及将快件放置在车厢外侧、中间、内侧 3种不同水平位置时的典型作业姿势。利用Jack软件中的可视域和可达域工具确定快件是否可被快递员看到和触及,并确定快递员极限时的作业姿势;再采用Jack软件中的作业姿势分析系统(OWAS)、快速上肢评估(RULA)工具对典型垂直高度和水平距离的快件搬运作业姿势进行工效学评估。[结果]最大水平和垂直眼动视野可有效涵盖快件所在区域,但部分区域不在最佳视野范围内;快件距快递员水平方向超过 48 cm时,快递员无法直接触及,只能通过调整站立位置或姿势才能有效触及。OWAS分析发现,当快件放置在车厢顶部、上部和中部时,快递员作业姿势风险等级均为 1级,为正常姿势;当快件放在车厢底部内侧时快递员需要屈膝弯腰,作业姿势风险等级最高为 3级,属于对肌肉骨骼系统造成有害影响的作业姿势,应尽快采取纠正措施;快件放在车厢底部其他位置的 2种作业姿势风险为 2级,可能对肌肉骨骼系统造成伤害,近期需要采取纠正措施。RULA分析发现,快件放置在车厢上部和中部时,快递员作业姿势的风险为 2级,而放置在车厢顶部和底部时,作业姿势的风险均为 3级;快件放置在车厢底部时,随着快件离快递员水平距离的增加,作业姿势危害增加,其风险均在 3级及以上,当快递位于车厢最内侧时,风险达到4级。[结论]不同高度和水平位置的快件搬运姿势存在显著的WMSDs风险,作业姿势风险程度依据快件高度从低到高排序分别为中部、上部、底部和顶部。特别是当快件放置在车厢底部,且快递员与快件之间的水平距离增加时,作业姿势的潜在危害进一步加大。通过在快递车厢左右两侧均设对开门,能够有效地让快递员通过调整站立位置,实现左右垂直移动,从而确保快件处于其最佳视野和可达域。

    工效学快递搬运作业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作业姿势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改善砷暴露所致肝胰岛素抵抗的效果

    胡志达徐诗晴孟茹茹贾艳丰...
    751-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砷暴露是我国常见的重要环境与职业有害因素,砷暴露所致的胰岛素抵抗(IR)对人群健康危害已引起广泛关注。[目的]基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葡萄糖转运蛋白 4(GLUT4)通路探讨砷暴露所致肝脏IR的部分机制,并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BE)对砷暴露所致肝脏IR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药物的作用靶点进行分析,并进行体内外实验验证。体内实验:将48只SPF级C57BL/6J雄性小鼠分为对照组、50 mg·L-1 NaAsO2 模型组(NaAsO2)、50 mg·L-1 NaAsO2+10 mg·kg-1 GBE干预组(NaAsO2+GBE)、10 mg·kg-1 GBE共 4组,每组 12只。染毒方式为自由饮用含 50 mg·L-1 NaAsO2 的纯净水,干预方式为每周 1次腹腔注射含 10 mg·kg-1 GBE的生理盐水。染毒 6个月后,进行血糖检测、腹腔注射葡萄糖耐量实验(IPGTT)、胰岛素耐量实验(ITT)等实验,处死小鼠后取血清及肝脏组织,肝脏组织病理切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胰岛素水平、肝脏组织糖原含量及葡萄糖含量,蛋白免疫印记(WB)检测PPARγ及GLUT4蛋白表达。体外实验:使用肝癌细胞(HepG2)细胞,分为对照组、8 μmol·L-1 NaAsO2 组(NaAsO2)、8 μmol·L-1 NaAsO2+200 mg·L-1 GBE干预组(NaAsO2+GBE)、200 mg·L-1 GBE组(GBE),共 4组。ELISA法检测细胞糖原及葡萄糖水平,WB法检测PPARγ及GLUT4蛋白表达。[结果]网络药理学发现GBE和PPARγ具有强烈的结合效应。体内实验中,小鼠的一般指标及血糖相关指标提示,与对照组相比,NaAsO2 组血糖水平升高,而NaAsO2+GBE组小鼠血糖水平低于NaAsO2 组(P<0。01)。病理切片提示,砷暴露组(NaAsO2 组和NaAsO2+GBE组)肝脏结构损伤较重,染色深浅不一,部分肝细胞坏死并有弥漫性红细胞出现。体外实验及体内实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NaAsO2 组糖原合成的能力及葡萄糖摄取的能力下降,而NaAsO2+GBE组可以改善这个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B法发现PPARγ表达受到了抑制,细胞膜上的GLUT4水平降低,而这些改变在NaAsO2+GBE组中均有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GBE通过调控PPARγ/GLUT4通路拮抗砷暴露所致的肝脏IR,GBE对砷暴露所致肝脏IR具有一定保护作用,PPARγ可能是砷暴露所致肝脏IR的潜在治疗靶点。

    亚砷酸钠肝胰岛素抵抗二型糖尿病银杏叶提取物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葡萄糖转运蛋白4

    草氨酸钠通过抑制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衰老减轻小鼠矽肺纤维化

    刘文静毛娜李雅倩高学敏...
    760-76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衰老是矽肺纤维化进展的重要驱动因素,草氨酸钠对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衰老的调节作用尚不清楚。[目的]探讨乳酸脱氢酶抑制剂草氨酸钠是否可通过抑制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衰老减轻小鼠矽肺纤维化。[方法]本研究分为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两部分。体内研究中将40只SPF级雄性C57BL/6J随机分为 4组,每组 10只,实验分组为对照组、矽肺模型组、草氨酸钠低剂量治疗组、草氨酸钠高剂量治疗组。采用一次性气管灌注SiO2 悬浊液 50 μL(100 mg·mL-1)制备矽肺小鼠模型;采用腹腔注射草氨酸钠 100 μL(225 mmol·L-1 和 1125 mmol·L-1)制备草氨酸钠治疗模型。体外研究中采用SiO2 诱导MLE-12小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实验分组为①不同浓度SiO2 诱导组:对照组、50 μg·mL-1 SiO2 组、100 μg·mL-1 SiO2 组和 200 μg·mL-1 SiO2 组;②草氨酸钠治疗组:对照组、SiO2 组(100 μg·mL-1)、草氨酸钠低剂量(25 mmol·L-1)治疗组和草氨酸钠高剂量(50 mmol·L-1)治疗组。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形态;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肺组织胶原蛋白沉积;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表面活性蛋白C前体(Pro-SPC)和β-半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的阳性共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MLE-12细胞β-galactosidase的阳性表达;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Ⅰ型胶原(CoL Ⅰ)、纤维连接蛋白 1(FN1)、己糖激酶 2(HK2)、肌肉丙酮酸激酶同工酶 2(PKM2)、乳酸脱氢酶A(LDHA)、磷酸化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p-ATR)、细胞周期蛋白依靠性激酶抑制剂p21和p16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矽肺模型组和 SiO2 诱导的 MLE-12细胞中,HK2、PKM2、LDHA、p-ATR、p21和p16的蛋白表达水平均上调(P<0。05)。体内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矽肺模型组中,矽结节面积,胶原蛋白沉积面积,β-galactosidase阳性细胞数占比,CoL Ⅰ、FN1、LD-HA、p-ATR、p21和p16的蛋白表达水平均上调(P<0。05);与矽肺模型组相比较,草氨酸钠治疗组中矽结节面积,胶原蛋白沉积面积,β-galactosidase阳性细胞数占比,CoL Ⅰ、FN1、LDHA、p-ATR、p21和p16的蛋白表达水平均下调,且草氨酸钠高剂量治疗组效果优于草氨酸钠低剂量治疗组(P<0。05)。体外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SiO2 诱导组中,β-galactosidase阳性细胞数占比、p-ATR、p21和p16的蛋白表达水平均上调(P<0。05);与SiO2 组相比较,草氨酸钠治疗组中β-galactosidase阳性细胞数占比、LDHA、p-ATR、p21和p16的蛋白表达水平均下调,且草氨酸钠高剂量治疗组效果优于草氨酸钠低剂量治疗组(P<0。05)。[结论]乳酸脱氢酶抑制剂草氨酸钠可通过抑制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衰老以减轻小鼠矽肺纤维化。

    草氨酸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矽肺衰老β-半乳糖苷酶

    2018年我国15省45~64岁中年人共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关联规则分析

    王志如贾小芳刘梦冉姜红如...
    768-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共病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针对我国中年人的共病模式探索研究较少。[目的]探讨我国 45~64岁人群共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利用关联规则探索共病模式,为制定我国共病相关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2018年5494名45~64岁中年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494名(45。39%)、女性 3000名(54。61%)。纳入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心肌梗死、脑卒中、哮喘、肿瘤共九种疾病。各疾病及共病检出率用N(%)表示。不同组间共病检出率的比较采用χ2 检验或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采用Apriori算法实现的关联规则探索共病模式,参数设置为最低条件支持度 3。00%,最小规则置信度 50。00%,提升度>1。20。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与共病的关联。[结果]2018年中国 15省中年人群共病检出率为 37。44%。各疾病检出率由高到低分别为血脂异常(39。99%)、高血压(39。48%)、肥胖(16。42%)、MCI(14。47%)、糖尿病(14。16%)、肿瘤(1。09%)、脑卒中(1。04%)、心肌梗死(0。71%)、哮喘(0。64%)。在总人群中共挖掘出七种共病模式。肥胖和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是总人群和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人群主要的共病模式。不同人群共病模式均集中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四种疾病的组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患共病的危险性低于男性(OR=0。85,95%CI:0。75~0。97);年龄 55~64岁组共病风险是 45~54岁组的 1。56倍(95%CI:1。40~1。75);过去一年饮酒者较过去一年未饮酒者共病风险增加 25%(OR=1。25,95%CI:1。08~1。45);以低身体活动水平为参照,身体活动水平中、高者共病风险低(中:OR=0。81,95%CI:0。70~0。93;高:OR=0。74,95%CI:0。65~0。85)。[结论]2018年我国中年人共病检出率较高,主要共病模式为肥胖和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应加强对男性、饮酒和身体活动低及主要共病模式人群的监测和干预。

    营养调查中年人共病共病模式关联规则

    煤工尘肺患者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成像影像特征

    李欣宇李宝平沈福海孙治平...
    774-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成像(MSCT)诊断尘肺时可作为胸片的辅助诊断,但目前已有的文献中少有煤工尘肺肺间质影像与期别间相关性的研究。[目的]探讨煤工尘肺及并发症的MSCT影像学表现及其分布特征,分析煤工尘肺期别与肺间质病变的相关性,为尘肺肺间质病变提供可靠的影像诊断依据。[方法]本研究对象来自 2022年 6月—2023年 6月于应急总医院职业病科筛选经尘肺诊断鉴定组确诊的 1002例煤工尘肺患者。应用MSCT检查,观察煤工尘肺患者肺部各种异常的影像学表现以及与自身疾病有关的肺纤维化本质的疾病(小叶间隔增厚、支气管血管周围间质增厚、肺实质带状影,胸膜下线、小叶内间质增厚、蜂窝、胸膜下间质增厚)、煤工尘肺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陈旧性肺结核、活动性肺结核、肺炎、肺不张、肺癌、支气管扩张)以及尘肺结节的密度、大小以及位置的分布,对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及统计学处理。[结果]本次研究中1002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60。71±6。87)岁,平均接尘时间(23。01±7。80)年。其中壹期患者 470例,贰期患者 422例,叁期患者 110例。小叶间隔增厚、支气管血管周围间质增厚、肺实质带状影、小叶内间质增厚、胸膜下间质增厚、蜂窝在不同期别的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圆形小阴影p、q、r型在不同期别尘肺患者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类型包括实性结节、纯磨玻璃影结节和部分实性结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在不同期别的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尘肺合并肺炎的分型中间质影和斑片合并间质影在不同期别的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影像表现可以反映煤工尘肺病情变化进展,并与煤工尘肺的期别有一定的关系,有利于临床早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因此,在尘肺病诊断和治疗中,应重视胸部计算机体层成像的影像技术手段,特别是MSCT检查的运用。

    煤工尘肺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成像肺间质病变小阴影影像学特点

    某超大城市男性公交司机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毕明丽朱雨秋丁晓文王会宁...
    780-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公交司机是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的高发人群。超大城市公交司机人数众多,面临着庞大的客运量和复杂的路况,罹患WMSDs风险较大,但目前对于这一群体相关研究较为缺乏。[目的]调查某超大城市公交司机WMSDs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和自填式问卷调查方法,对某超大城市公交司机进行整群分层抽样调查,统计该群体过去12个月的WMSDs发生情况,采用Pearson χ2 和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高发部位WMSDs的影响因素。[结果]某超大城市公交司机过去 12个月的WMSDs总症状发生率为 49。5%(551/1113),不同部位的症状发生率为 4。0%~38。5%,症状发生率位于前三位的部位分别是颈部(38。5%)、下背/腰部(25。5%)和肩部(2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吸烟、下班后疲惫(中等、严重)、长时间坐位作业(很频繁)、以不舒服姿势工作(有时、经常、很频繁)、加班(偶尔、经常)、工作场所温度(不舒适)、工作环境噪声(严重影响)是颈部WMSDs的危险因素(OR=2。014、1。577、2。793、3。025、2。708、2。032、3。406、2。746、1。442、2。998、1。456、3。506;P<0。05);本岗位工龄(6~10年、11~15年、16~20年)、吸烟、下班后疲惫(中等、严重)、以不舒服姿势工作(有时、经常、很频繁)是下背/腰部WMSDs的危险因素(OR=1。777、2。130、2。400、1。503、2。951、3。364、1。836、4。569、2。786,P<0。05);年龄(46~50岁、>50岁)、吸烟、下班后疲惫(中等、严重)、主要驾驶车辆类型(混合动力、柴油)、以不舒服姿势工作(经常、很频繁)、加班(经常)、工作场所温度(不舒适)是肩部WMSDs的危险因素(OR=1。737、2。357、1。553、2。259、2。489、1。659、3。295、2。777、3。320、2。266、1。426,P<0。05)。下班后体育锻炼(1~2次·周-1、≥3次·周-1)是颈部和下背/腰部WMSDs的保护因素(OR=0。553、0。470、0。586、0。485,P<0。05)。[结论]近一半的某超大城市公交司机出现WMSDs症状,高发部位以颈部、下背/腰部和肩部为主,其发生状况与个人和职业因素有关,应积极采取预防和干预措施。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超大城市公交司机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