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与职业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与职业医学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华预防医学会
环境与职业医学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华预防医学会

吴凡

月刊

1006-3617

zazhi2@scdc.sh.cn

021-61957508,512,515,518

200052

上海市延安西路1326号

环境与职业医学/Jour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 Occupational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数据库源期刊。《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创刊于1984年,是由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上海市预防医学研究院、华东区域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中心协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学术类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3617,中国标准刊号:CN31-1879/R。《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编委会由13名国际编委与69名中国编委及12名顾问组成。前者主要是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瑞典、德国等国的国际学术专家,后者主要来自中国22所大学、16所预防医学和环境科学类研究院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等机构的著名学者。其中院士1名,教授65名;61.2%为博士及硕士导师。15名常务编委担任每期稿件的第五审定稿工作。每期还另设执行编委1-2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重型载货运营卡车司机的疲劳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建江王少颖陈思萍刘建铃...
    789-795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疲劳驾驶是现代社会公路交通事故的重要诱因,重型载货运营卡车司机疲劳状况引起广泛关注。目前,我国对重型载货运营卡车司机的疲劳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比较薄弱。[目的]分析重型载货运营卡车司机的疲劳状况以及工作时间、失眠和职业倦怠等因素对其疲劳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 2023年 7-8月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W市 3个行政区的长途货运物流市场(站)的重型载货运营卡车司机为调查对象进行横断面研究。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重型载货运营卡车司机的人口信息学特征和职业特征,并采用中文版《疲劳量表-14》、《阿森斯失眠量表》和《职业倦怠量表》对其疲劳、失眠和职业倦怠状况进行测量。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组间差异,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以疲劳状况为应变量进行分层回归,研究各自变量对疲劳状况的影响。[结果]有效问卷 311份,有效率 88。86%(311/350)。调查对象的身体疲劳、脑力疲劳和疲劳总分的中位数和第 25、75百分位数[M(P25,P75)]分别为 3。00(2。00,4。00)、2。00(1。00,3。00)和5。00(4。00,6。00)分。分组比较结果显示,除是否吸烟外,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子女数量、文化程度、从事货运时间、日均工作时间和平均月收入组疲劳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睡眠障碍、可疑失眠和失眠组疲劳总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无、中度和重度职业倦怠组疲劳总分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失眠状况得分与身体疲劳(rs=0。507)、脑力疲劳(rs=0。547)和疲劳总分(rs=0。618)间均呈正相关(P<0。001)。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子女数量增加、日均工作时间延长、失眠问题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得分的增加与重型载货运营卡车司机疲劳状况呈正向关联(P<0。05),所建立的重型载货运营卡车司机疲劳状况的多元回归方程为:疲劳总分=7。579+0。581×子女数量+0。916×日均工作时间+0。434×失眠状况得分+0。754×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得分。[结论]重型载货运营卡车司机的疲劳状况不容乐观,子女数量增加、日均工作时间延长、失眠症状严重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得分增加可能对其疲劳状况具有负面影响。

    重型载货运营卡车司机疲劳失眠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在露天煤矿企业员工社会支持与出勤主义行为间的中介作用

    谢尔瓦妮古丽·阿卜力米提迪丽娜尔·艾克拜尔曲超郑帅印...
    796-800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露天煤矿作业人员因长期在不良的职业危害因素下高强度工作,身体和心理上承受很大的压力,易出现出勤主义行为。[目的]探讨露天煤矿工人出勤主义行为、职业倦怠及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以及职业倦怠在社会支持与出勤主义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于 2020-2021年,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新疆 6家露天煤矿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职业倦怠调查问卷》《工作内容问卷》《出勤主义行为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职业倦怠、社会支持、出勤主义行为水平进行评价。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t检验、F检验、相关性分析及中介作用检验。[结果]共发放 1199份问卷,回收 1083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 90。3%。研究对象出勤主义行为、社会支持得分、职业倦怠得分的M(P25,P75)分别为 2。0(2。0,5。0),24。0(23。0,26。0),45。0(34。0,51。0)。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露天煤矿工人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之间呈负相关(r=-0。200,P<0。01),出勤主义行为与社会支持之间呈负相关(r=-0。260,P<0。01),出勤主义行为与职业倦怠之间呈正相关(r=0。304,P<0。01)。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对出勤主义行为具有负向影响作用(β=-0。122,P<0。001);社会支持对职业倦怠有负向影响作用(β=-0。779,P<0。001);职业倦怠在社会支持与出勤主义行为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0294(95%CI:-0。0394~-0。0201),占总效应的24。18%。[结论]露天煤矿工人出勤主义行为较普遍,社会支持负向影响露天煤矿工人出勤主义行为,职业倦怠在社会支持和出勤主义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露天煤矿工人出勤主义行为社会支持职业倦怠中介作用

    中南某市地铁站和车厢室内空气细菌污染状况及菌群分布特征

    程淑燕桂卓嘉苏丽琴田国忠...
    801-806,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细菌是地铁室内空气中种类最多、来源最广泛的微生物,其中的病原菌可通过空气在人群中传播,导致健康风险增加。[目的]了解中南某城市地铁站内及车厢内空气细菌污染状况及其菌群分布特征,为制定改善地铁室内空气细菌污染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客流量差异,选择中南某市三个地铁站及停靠列车车厢进行同步空气采样监测。采用直读法测定温度、湿度、风速、二氧化碳(CO2)、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按照GB/T 18204。3-201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3部分:空气微生物》要求,以28。3 L·min-1流量采集空气样本,培养检测细菌总数,对细菌微生物种类进行质谱鉴定,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目录》区分病原菌和非病原菌。采用Kruskal-Wallis H 检验进行不同区域和时段地铁卫生指标的比较分析,采用Bonferroni检验进行两两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对CO2 浓度与细菌总数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地铁站内和车厢内空气细菌总数、PM2。5 和PM10 合格率均为 100。0%,温度、风速合格率均为 94。4%,CO2 合格率为 98。6%,湿度合格率为 0%。地铁站内和车厢内空气细菌总数的中位数及第25、75百分位数为177(138,262)CFU·m-3;不同区域、不同时段的比较分析显示,空气细菌总数站厅高于站台,早高峰高于晚高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全自动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对分离纯化的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共鉴定出874株菌株,82类菌种,鉴定结果得分均>9分;空气细菌优势菌为藤黄微球菌(52。2%)和人葡萄球菌(9。8%)。在 3个地铁站内和车厢内检出表皮葡萄球菌(2。2%)、鲍氏不动杆菌(0。3%)和纹带棒杆菌(0。1%)这3种病原菌共23例(2。6%),检出位置主要分布于晚高峰时的车厢内。[结论]地铁室内不同区域、不同时段空气细菌总数存在差异,且存在一定的条件致病菌感染风险,应加强客流高峰时段及各区域的清洁与消毒。

    地铁室内空气细菌总数菌种鉴定致病菌

    维生素C对染Cr(Ⅵ)小鼠肠道菌群紊乱的影响

    张丽敏刘晨刘玉梅吴学谦...
    807-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六价铬[Cr(Ⅵ)]暴露能引起肠道菌群结构紊乱,造成功能损伤。维生素C(VC)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素之一,在促进肠道益生菌生长,改善肠道屏障,维持肠道菌群稳态中起重要作用。而VC对Cr(Ⅵ)暴露致肠道菌群紊乱的调节作用还有待研究。[目的]探讨VC对Cr(Ⅵ)暴露导致小鼠肠道菌群紊乱的影响。[方法]32只SPF级C57BL/6小鼠适应性喂养 3 d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VC组、重铬酸钾(K2Cr2O7)组[Cr(Ⅵ)组]和VC+K2Cr2O7 组[VC+Cr(Ⅵ)组]。于第 4天早 8:00,Con组小鼠灌胃给予双蒸水,腹腔注射双蒸水;VC组小鼠灌胃给予VC,腹腔注射双蒸水;Cr(Ⅵ)组小鼠灌胃给予双蒸水,腹腔注射K2Cr2O7 溶液;VC+Cr(Ⅵ)组小鼠灌胃给予VC,腹腔注射K2Cr2O7溶液。VC给药量为 200 mg·kg-1,K2Cr2O7 给药量为 1。25 mg·kg-1,连续处理 45 d后处死小鼠,取结肠内容物于无菌冻存管中,每组收集3个重复样本。标记好后立即投入液氮中迅速冷冻。待所有样本收集完成后,转移至-80℃超低温冰箱中保存。结肠内容物样本通过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肠道菌群结构。[结果]与Con组相比,Cr(Ⅵ)暴露导致小鼠体重增加值减少。小鼠回肠组织发生病理改变,Cr(Ⅵ)组有明显炎症细胞浸润,VC+Cr(Ⅵ)组炎症细胞浸润减少。Cr(Ⅵ)组小鼠肠道菌群分类操作单元(OTU)数目改变。α多样性分析中,Cr(Ⅵ)暴露组Sobs指数平均为 240。333±67。796,Chao指数为 258。173±64。813,Ace指数为 259。481±66。891,较Con组降低(P<0。05),PD whole tree指数为 27。863±2。399,较Con组升高(P<0。05),VC干预可改善Cr(Ⅵ)暴露导致上述指标的变化(P<0。05)。β多样性分析中,主坐标分析结果表明Cr(Ⅵ)组和Con组之间有明显分离,VC干预后,分离趋势有回调,差异减小。多样本相似性树状图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和VC组最先聚类在一起,然后与VC+Cr(Ⅵ)组聚成一类,最后再与Cr(Ⅵ)组聚成一类。Cr(Ⅵ)组小鼠肠道中的拟杆菌门、单糖菌门和软壁菌门丰度降低,厚壁菌门丰度升高;乳杆菌属、另枝菌属、拟杆菌属和瘤胃梭菌属丰度升高,其中拟杆菌属与Con组小鼠相比,丰度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VC干预后,上述肠道微生物中菌门及菌属的丰度变化均有所改善。[结论]Cr(Ⅵ)暴露可导致小鼠肠道损伤及菌群结构紊乱,而VC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上述变化,使肠道菌群结构趋向正常。

    维生素C六价铬肠道菌群多样性相对丰度高通量测序

    纳米氧化铝暴露致斑马鱼神经发育毒性和帕金森样症状作用研究

    曾繁钊靳梦时瑞碟张秀军...
    814-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纳米氧化铝(nano-Al2O3)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纳米材料,其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斑马鱼是一种常用的模式生物,其基因组与人类有较高的同源性,被广泛用于毒性研究。[目的]探究nano-Al2O3 暴露对斑马鱼的发育毒性和神经毒性及相应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受精后 6 h(6 hpf)的斑马鱼胚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不同剂量nano-Al2O3 暴露组(200、400、600、800和 1000 μg·mL-1)。每组 30颗胚胎,每 24 h更换一次培养液,培养至144 hpf。统计 48和 72 hpf时斑马鱼孵化率和累计至 144 hpf的畸形率。144 hpf时利用斑马鱼行为分析仪记录斑马鱼的运动轨迹,分析各组斑马鱼运动的总距离和平均速度。144 hpf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基因斑马鱼vmat2:GFP的多巴胺能神经元、vegf:GFP的脑部血管和elavl3:EGFP的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的发育状况,并用Image Pro Plus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144 hpf时斑马鱼神经元发育相关基因(syn2α、gap43、dat)、路易小体形成相关基因(α-syn)和自噬相关基因(pink1、parkin)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nano-Al2O3 暴露组在 48 hpf时孵化率降低,累计畸形率升高(P<0。05),出现鱼鳔发育迟缓、鱼鳔缺失、身体弯曲等现象。自主行为学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nano-Al2O3 暴露组斑马鱼游动的总距离降低(P<0。001),平均速度明显减小。荧光观察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nano-Al2O3 暴露组vmat2:GFP转基因斑马鱼多巴胺能神经元长度减小(P<0。001)。此外,vegf:GFP转基因斑马鱼脑部血管明显缺失,elavl3:EGFP转基因斑马鱼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荧光强度减弱(P<0。001),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长度减小(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nano-Al2O3 暴露组斑马鱼的α-syn、syn2α、dat和gap43(除 400 μg·mL-1 暴露组外)基因表达上调(P<0。01),而 600和 800 μg·mL-1 nano-Al2O3 暴露组斑马鱼的parkin和除 200 μg·mL-1 暴露组外的所有暴露组pink1基因均表达出现下调(P<0。05)。[结论]Nano-Al2O3 暴露对斑马鱼幼鱼具有发育毒性,并诱导斑马鱼出现帕金森病样症状,初步推测其机制可能与nano-Al2O3 诱导线粒体自噬障碍有关。

    纳米氧化铝斑马鱼发育毒性神经毒性帕金森病

    次氯酸钠消毒剂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的毒性效应

    李佳威刘江正郭晓洁涂永梅...
    822-827,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在不同的环境空气中存在着多种微生物,一旦易感人群与环境中的致病微生物接触,很容易被感染。为避免致病菌的传播,采取消毒的方式将环境中的致病菌杀死以阻断致病菌与人类接触,是目前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次氯酸钠(NaClO)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消毒剂,然而NaClO应用于环境空气消毒的安全性尚不明确。[目的]建立NaClO诱导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损伤模型,探讨NaClO消毒剂对BEAS-2B细胞的毒性作用机制。[方法]将 100 mmol·L-1 NaClO 标准溶液用 0。9%NaCl溶液梯度稀释至 0、25、50、100、200、400 μmol·L-1 处理细胞,分别在 15、30 min后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选择0、25、50 μmol·L-1 NaClO处理的细胞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 Annexin V 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确定最终实验浓度。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等细胞器的形态,JC-1染色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Fluo-4 AM荧光探针法检测细胞内Ca2+浓度,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总活性氧(ROS),二氢乙锭(DHE)荧光探针检测细胞线粒体ROS,试剂盒检测脂质过氧化中间产物丙二醛(MDA)。[结果]与 0 μmol·L-1 NaClO处理组细胞相比,25 μmol·L-1 NaClO处理 30 min后细胞形态变化不大,50 μmol·L-1 NaClO处理 30 min后细胞活力下降至正常细胞活力的 70%(P<0。01),细胞形态开始皱缩变圆,最终选择 50 μmol·L-1 NaClO处理 30 min作为后期实验浓度。实验结果发现,与 0 μmol·L-1 NaClO处理组细胞相比,NaClO处理组凋亡细胞数量增加(P<0。05),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0。01),细胞内Ca2+浓度升高(P<0。05),细胞ROS水平升高(P<0。05),线粒体ROS水平升高(P<0。01),MDA含量升高(P<0。01)。[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NaClO诱导BEAS-2B细胞损伤模型,并发现NaClO可通过诱导BEAS-2B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导致细胞损伤。根据结果推测可能的原因有 2种,一是NaClO溶于水形成次氯酸(HClO),HClO具有氧化性,进入细胞后使细胞内ROS水平升高,导致细胞氧化应激。二是HClO进入细胞直接攻击线粒体膜,导致线粒体膜内外电位失衡,Ca2+外流引起细胞凋亡。

    消毒次氯酸钠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凋亡氧化应激

    生命早期空气污染物暴露与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的研究进展

    姜妍妍童娟陶芳标
    828-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空气污染物对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生命早期是大脑快速发育的关键时期,该时期暴露于空气污染物,大脑功能可能产生永久性改变。本文主要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生命早期空气污染物暴露和儿童神经发育障碍之间关联的流行病学研究,重点讨论了生命早期室外空气污染物(如PM2。5、PM10、NOx、CO等)和室内空气污染物(如烹饪油烟、烟草和蚊香烟雾、家居装饰产生的甲醛)对儿童神经发育的影响,归纳了其背后可能的生物学机制。多数研究指出生命早期不同暴露时期和暴露水平的污染物会对儿童神经发育产生负面影响且某些空气污染物与儿童神经发育障碍之间可能存在剂量-反应关系。目前有关室内空气污染物对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的研究集中于烟草烟雾暴露,其他室内空气污染物如油烟、室内装饰材料产生的有机化合物等报道较少且其潜在的生物学机制尚不明确。提示未来需要进一步的流行病学研究、动物和细胞实验为空气污染物暴露的神经发育毒性提供佐证,以期为环境优生学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神经发育障碍儿童室外空气污染室内空气污染生命早期暴露

    机体水合状态与减压病

    周梦如朱包良庆龙周英杰...
    834-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合状态是指机体水的摄入和排出的平衡情况,当摄入与排出的水分大体相等、机体处于水平衡状态时即为正常水合状态,水分摄入过少或过多时则为"脱水"或"过水合状态"。机体水合状态不仅会影响新陈代谢,还会影响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的功能。为了深入阐明机体水合状态与减压病(DCS)发生的关系,本文梳理既往研究,分析水合状态与潜水减压安全的交互影响。潜水造成脱水的原因主要包括高压性利尿、浸泡性利尿、呼吸干燥气体、高温、寒冷等,而脱水不仅会促进DCS的发生,还会降低潜水员的有氧工作效率和运动表现,并且影响认知和情绪。研究发现,潜水前、中适当补液可降低DCS的发生风险,这可能与血容量增加、血浆表面张力升高、血管收缩有关。对于已经罹患DCS者,补液治疗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上述环节中涉及的补液量、性质、时机、方式以及效果进行分析,全面梳理了水合状态与潜水安全之间的关系,总结了存在的问题,为实践应用和未来研究提供借鉴。

    潜水减压病水合状态补液预处理

    《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持续入选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8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