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与职业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与职业医学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华预防医学会
环境与职业医学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华预防医学会

吴凡

月刊

1006-3617

zazhi2@scdc.sh.cn

021-61957508,512,515,518

200052

上海市延安西路1326号

环境与职业医学/Jour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 Occupational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数据库源期刊。《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创刊于1984年,是由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上海市预防医学研究院、华东区域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中心协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学术类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3617,中国标准刊号:CN31-1879/R。《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编委会由13名国际编委与69名中国编委及12名顾问组成。前者主要是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瑞典、德国等国的国际学术专家,后者主要来自中国22所大学、16所预防医学和环境科学类研究院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等机构的著名学者。其中院士1名,教授65名;61.2%为博士及硕士导师。15名常务编委担任每期稿件的第五审定稿工作。每期还另设执行编委1-2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江苏射阳小型出生队列新生儿脐带血清中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谭若男王铮张济明戴一鸣...
    841-8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是一类生态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新污染物,对人体具有多器官毒性作用。评估脐带血清中PFAS的暴露水平及影响因素,可为研究PFAS暴露对母婴健康的影响和风险管控提供科学依据。[目的]评估新生儿脐带血清中PFAS暴露负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基于 2009年建立的射阳小型出生队列中的母婴数据库和脐带血样本库,使用课题组自行设计的问卷收集孕妇的社会人口学信息、孕期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等信息,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仪检测 1097份新生儿脐带血清中PFAS的质量浓度(后称浓度),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脐带血清中PFAS暴露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脐带血清中共检出38种PFAS,包括20种全氟羧酸类(PFCA)、14种全氟磺酸类(PFSA)和4种其他类型PFAS。有 14种PFAS检出率在 50%以上,其中全氟己烷磺酸(PFHxS)、全氟辛烷磺酸(PFOS)、全氟壬酸(PFNA)、全氟辛酸(PFOA)、全氟癸酸(PFDA)和全氟十一烷酸(PFUdA)的检出率为 99。18%~100。00%,PFOA和 6∶2氯代多氟烷基醚磺酸(6∶2 CI-PFESA)的中位浓度高于其他化合物,分别为 3。76 μg·L-1 和 2。61 μg·L-1。脐带血清PFAS之间呈不同程度的相关(r=0。0911~0。8429,P<0。05),其中PFHxS与全氟庚烷磺酸(PFHpS)(r=0。8429,P<0。05)、PFOS与PFHpS(r=0。7012,P<0。05)、PFUdA与全氟十二烷酸(PFDoA)(r=0。7875,P<0。05)之间呈强相关。PFCA类和PFSA类化合物在脐带血清中的占比分别为 60。1%和 38。4%。PFOA和6∶2 Cl-PFESA是脐血清中最主要的 2种化合物,占比分别为 37。8%和 19。3%。脐血清中不同类型的PFAS浓度与孕期母亲的年龄、产次、受教育水平、孕周、职业等人口学信息的关联不尽相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脐带血清中 8种PFAS(PFHxS、PFHpS、PFNA、PFOS、PF-DA、PFUdA、PFDoA和 6∶2 CI-PFESA)的浓度在年龄≥25岁的孕妇中低于年龄<25岁的孕妇;与受教育水平在初中及以下的孕妇相比,受教育水平在高中及以上的孕妇全氟庚酸(PFHpA)的浓度较低;脐带血清PFHpA的浓度与家庭年收入呈负相关;经产的孕妇PFNA、PFUdA和PFDoA的浓度高于初产的孕妇;与职业为体力劳动者的母亲相比,母亲是脑力劳动者的脐带血清中全氟丁烷磺酸(PFBS)浓度更低,在其他职业类型的母亲中PFBS和PFOA的浓度较低,而全氟十三烷酸(PFTrDA)和 8∶2氯代多氟烷基醚磺酸(8∶2 CI-PFESA)较高;脐带血清PFOA、PFOS、PFUdA和PFDoA的浓度均与孕妇的孕周呈正相关,而N-甲基全氟辛烷磺酰胺乙酸(N-MeFOSAA)则与孕周呈负相关;PFTrDA与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呈负相关;而相较于孕期增重不足者,孕期增重充足者的PFDoA较低,而孕期增重过量者的N-MeFOSAA较高。[结论]研究地区的母婴体内广泛暴露于多种PFAS,PFOA和 6∶2 CI-PFESA是脐血清中 2种最主要的化合物,新生儿体内的PFAS浓度水平与孕期母亲的人口学信息有关,未来研究需要关注PFAS的替代品等新型污染物。

    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暴露负荷脐带血清新污染物

    极端高温急性健康效应的季节内差异:以山东省德州市急诊呼救数据为例

    张娅尹胜利杨卫红钟毓...
    849-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目前极端高温急性健康效应的季节内差异尚未得到充分研究。而急诊呼救次数(EACs)可以及时评估人群受极端高温事件影响的状况。[目的]分析山东省德州市极端高温与每小时急诊呼救风险在夏季的季节内差异。[方法]收集 2021-2022年德州市人群全病因逐时EACs数据。按照急救地址赋值逐时气温和湿度数据(空间分辨率为 0。0625°×0。0625°)。夏季定义为每年 6-9月,其中 6-7月为夏季早期,8-9月为夏季晚期,极端高温定义为夏季温度范围的第 99百分位数。基于时间分层的病例交叉设计,使用整合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的条件logistic回归,比较夏季早期和晚期极端高温与急诊呼救风险的逐小时关联。[结果]研究期间共收集德州市夏季 80389例EACs。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夏季逐时气温与急诊呼救风险呈"U型",效应在滞后 0~30 h内最大。以夏季最适宜温度 20。0℃作参考,整个夏季极端高温的累积比值比(OR)(滞后 0~120 h)为 1。55(95%CI:1。40~1。71)。极端高温的累积效应在夏季晚期(OR=2。38,95%CI:1。91~2。97)高于夏季早期(OR=1。37,95%CI:1。22~1。54)(P<0。0001),60岁及以上年龄组在整个夏季(OR=1。98,95%CI:1。70~2。30)高于 60岁以下年龄组(OR=1。23,95%CI:1。06~1。42)(P<0。0001)。[结论]德州市夏季的极端高温与每小时急诊呼救的风险存在季节内差异,且夏季晚期急诊呼救风险高于夏季早期,提示季节内多次热暴露可能升高健康风险,且老年人受影响更大。

    极端高温逐时热效应急诊呼救病例交叉设计季节内差异德州市

    吸入聚六亚甲基胍消毒剂气溶胶对小鼠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的影响

    杨正丽邵乃敏丁瑜徐菁...
    855-860,8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自加湿器消毒剂事件后,吸入聚六亚甲基胍(PHMG)的呼吸毒性被广泛研究,而其免疫毒性的研究尚不全面。[目的]探究吸入PHMG消毒剂气溶胶对小鼠主要免疫器官及免疫细胞的影响。[方法]将 30只 6~8周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低剂量组(0。1 mg·m-3 PHMG)和高剂量组(1。0 mg·m-3 PHMG)3组,每组 10只。采用口鼻动式吸入染毒方式,每天吸入 4 h,每周5 d,连续 4周。染毒结束后,采集小鼠眼内眦静脉血,用动物血液细胞分析仪测定小鼠外周血液学指标,而后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分离肺、胸腺、脾脏和股骨,对肺、胸腺、脾脏称重并计算脏器系数,将胸腺、脾脏以及骨髓制备成单细胞悬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淋巴细胞的分型及比例。[结果]染毒第 7天起,高剂量组小鼠体重低于对照组小鼠体重(P<0。01);染毒结束时,与对照组小鼠体重相比,高剂量组小鼠体重减少了 15。74%(P<0。01)。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肺脏系数均高于对照组(P<0。01),高剂量组小鼠胸腺系数低于对照组(P<0。05),脾脏系数无明显变化(P>0。05)。高剂量组小鼠外周血中白细胞数量[(1。49±0。22)×109·L-1]、淋巴细胞数量[(0。96±0。36)×109·L-1]及其比例[(63。13±14。96)%]均低于对照组[(2。69±0。25)×109·L-1、(2。33±0。28)×109·L-1、(86。23±3。40)%](P<0。01),而高剂量组小鼠外周血中红细胞数量[(12。32±0。46)×1012·L-1]、血红蛋白数量[(175。25±4。65)g·L-1]和血细胞比容[(53。55±0。70)%]均高于对照组[(11。11±0。37)×1012·L-1、(160。67±4。04)g·L-1、(45。10±9。75)%](P<0。05)。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小鼠胸腺中CD4+CD8+双阳性T细胞比例降低(P<0。05),CD4+T细胞和CD8+T细胞比例升高(P<0。05),CD8+、CD4+CD8+、CD4+、CD4-CD8-细胞数量均降低(P<0。05),脾脏中CD4+T细胞比例升高(P<0。05),骨髓中T细胞、CD4+T细胞和CD8+T细胞比例及数量均升高(P<0。05)。[结论]吸入PHMG可使小鼠胸腺萎缩,扰乱T淋巴细胞发育进程,导致骨髓、外周血和脾脏中免疫细胞数量失衡,表明吸入PHMG可诱导机体免疫紊乱。

    聚六亚甲基胍消毒剂吸入毒性免疫毒性胸腺萎缩

    外泌体源性miRNA-21-5p/Smad7在石英粉尘致大鼠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卢炀丁晓慧王甜甜徐萌彤...
    861-8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石英粉尘在肺部无法降解,职业生产过程中吸入大量石英粉尘会导致肺纤维化的发生,进而发展为矽肺病。近年来,研究发现外泌体可能通过携带微小核糖核酸(miRNA)参与纤维化疾病的发病过程,但其在矽肺进程中的作用机制仍然有待研究。[目的]研究外泌体源miRNA-21-5p/抗生物皮肤生长因子母体同源蛋白 7(Smad7)在石英粉尘致大鼠肺纤维化的中作用。[方法]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 4组(每组 6只):对照 4周组、对照 16周组和石英4周组、石英 16周组。在实验开始时,采用一次性非暴露式气管内染尘的方式分别向石英组和对照组大鼠气管内注入1 mL石英悬液(50 mg·mL-1)和1 mL生理盐水。染尘后第4周、16周行肺泡灌洗术获取肺泡灌洗液,采用聚乙二醇(PEG)沉淀法提取灌洗液内的外泌体,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进行形态学的鉴定,纳米追踪分析(NTA)检测外泌体的粒径,免疫印迹法(WB)检测外泌体的标志蛋白CD9和CD63。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外泌体内miRNA-21-5p的表达水平;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及马松染色法(Masson)观察大鼠肺组织损伤及纤维化病变程度;采用羟脯氨酸(HYP)法检测肺组织胶原含量;采用WB检测肺组织Smad7蛋白的表达。[结果]病理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染尘 4周后大鼠肺组织炎细胞浸润,肺泡壁增厚,胶原蛋白增多,染尘 16周后出现胶原蛋白沉积和矽结节;与对照组相比,染尘 4周、16周时石英组大鼠肺组织中HYP的表达水平均增高(P<0。05);透射电镜下可见外泌体呈经典的茶托样结构,NTA分析显示其平均粒径为 95。8 nm,WB检测到外泌体标志蛋白CD9、CD81表达阳性;染尘 4周、16周时,与对照组相比,石英组大鼠肺泡灌洗液内外泌体源性miRNA-21-5p表达均增高(P<0。05),肺组织Smad7蛋白表达量均降低(P<0。05)。[结论]外泌体源性miRNA-21-5p和Smad7可能参与了石英粉尘致大鼠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石英粉尘外泌体miRNA-21-5pSmad7肺纤维化

    重庆市涪陵区重点职业人群职业健康素养及其影响因素

    雷钧艳尹颀王村建杨鹏...
    867-875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职业人群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职业健康素养(OHL)水平较低者被认为是工作相关疾病和工伤等发生风险较高的弱势群体。因此,提升劳动者的OHL水平对于减少社会公共卫生负担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掌握重庆市涪陵区重点职业人群四维度OHL水平及影响因素,为今后制定职业人群健康教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网络问卷调查方法,选择《全国重点人群OHL监测调查个人问卷》对分层整群抽样获得的涪陵区重点职业人群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人口学信息、职业健康法律知识、职业健康保护基本知识、职业健康保护基本技能、健康工作方式和行为 5个方面。运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列线图对上述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发放调查问卷 4824份,其中有效问卷 467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 97。0%。涪陵区企业重点职业人群四维度OHL水平(具备OHL劳动者占目标人群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健康工作方式和行为(79。1%)、职业健康保护基本知识(78。4%)、职业健康法律知识(43。3%)、职业健康保护基本技能(37。6%)。多因素分析表明,高中/职高/中专及以上(参照小学及以下)(OR=1。47,95%CI:1。05~2。05)、月收入 3000元及以上(参照<3000元)(OR=1。39,95%CI:1。06~1。84)和中型企业(参照微型企业)(OR=1。84,95%CI:1。29~2。63)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法律知识OHL水平高;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法律知识OHL水平低于采矿业(OR=0。68,95%CI:0。47~0。97);工龄 3年及以上(参照<3年)(OR=0。78,95%CI:0。65~0。94)和中型企业(参照大型企业)(OR=0。78,95%CI:0。64~0。95)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保护基本知识OHL水平低;少数民族职业健康保护基本知识OHL水平高于汉族(OR=1。73,95%CI:1。04~2。87);工龄3年及以上(参照<3年)(OR=0。69,95%CI:0。60~0。79)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保护基本技能OHL水平低;工龄 11年及以上(参照<3年)(OR=0。73,95%CI:0。59~0。89)劳动者的健康工作方式和行为OHL水平低;高中/职高/中专及以上(参照小学及以下)(OR=1。60,95%CI:1。15~2。23)劳动者的健康工作方式和行为OHL水平高。建立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显示,文化程度和月收入对职业健康法律知识影响最突出;工龄对职业健康保护基本知识、健康工作方式和行为的影响最突出。[结论]涪陵区未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重点应该落实到提高劳动者职业健康保护基本技能和职业健康法律知识方面,应重点加强对低学历、低收入、微型企业和在岗期间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劳动者职业健康保护技能和法律知识,以达到防范职业病或工作相关疾病的发生。

    重点职业人群职业健康素养职业健康法律知识职业健康保护基本知识职业健康保护基本技能健康工作方式和行为

    电子垃圾回收地区与一般暴露地区新生儿脐血全氟与多氟烷基化合物暴露水平比较

    杂亚格日里李敬光王雨昕崔师伟...
    876-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全氟与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是一类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FAS工业生产与消费是城市地区该物质暴露主要原因。而电子垃圾回收活动也是PFAS环境暴露的重要来源之一。[目的]比较电子垃圾回收地区与以现代化经济发展为背景的一般暴露地区(后称一般暴露地区)新生儿脐带血清中传统及新型PFAS暴露表征差异。[方法]依托于 2018年开展的一项出生队列,以募集的 85例孕妇为研究对象(电子垃圾回收地区孕妇 36名,一般暴露地区孕妇 49名)。孕妇分娩时采集新生儿脐带血,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检测血液常见的 28种PFAS暴露水平,采用结构式问卷调查孕妇的社会人口学特征。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电子垃圾回收地区与一般暴露地区新生儿PFAS暴露水平。以地区因素为自变量,以自然对数转化的PFAS暴露水平为应变量,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探究是否为电子垃圾回收地区对新生儿PFAS暴露特征的影响。[结果]新生儿脐带血中共检出 22种PFAS,其中 13种同系物在两个地区样本检出率均为100%。电子垃圾回收地区和一般暴露地区新生儿脐带血∑PFAS暴露水平中位数分别为14。19和 14。02 ng·mL-1,其中直链全氟辛酸(L-PFOA)暴露水平最高,中位数浓度分别为 5。49和6。39 ng·mL-1。经Mann-Whitney U检验发现,电子垃圾回收地区脐带血中长链全氟癸酸(PFDA)、全氟十一酸(PFUnDA)、全氟十二酸(PFDoDA)和全氟十三酸(PFTrDA)以及全氟辛烷磺酸新型替代物 6∶2氯代多氟烷基醚磺酸盐(6∶2 Cl-PFESA)和 8∶2氯代多氟烷基醚磺酸盐(8∶2 CI-PFESA)暴露水平中位数高于一般暴露地区;而短链全氟戊酸(PFPeA)、全氟己酸(PFHxA)以及全氟辛酸(PFOA)的支链异构体包括全氟-6-甲基庚酸(iso-PFOA)、全氟-5-甲基庚酸(5m-PFOA)和全氟-4-甲基庚酸(4m-PFOA)暴露水平中位数低于一般暴露地区(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调整模型发现,与一般暴露地区相比,电子垃圾回收地区脐带血中长链PF-DA、PFUnDA、PFDoDA、PFTrDA,与新型替代物 6:2 Cl-PFESA和 8:2 Cl-PFESA暴露水平升高至1。95(95%CI:1。39~2。75)、2。10(95%CI:1。58~2。75)、2。12(95%CI:1。39~3。25)、2。64(95%CI:1。63~4。22)、3。46(95%CI:2。34~5。10)和 3。25(95%CI:2。01~5。26)倍;而短链 PFPeA、PFHxA、支链PFOA(br-PFOA)暴露水平是其 0。44(95%Cl:0。38~0。52)、0。30(95%Cl:0。16~0。57)、0。50(95%Cl:0。38~0。67)倍。[结论]电子垃圾回收地区和一般暴露地区新生儿脐带血清中PFAS广泛存在。与一般暴露地区比较,电子垃圾回收地区新生儿脐带血中部分长链全氟烷酸(PFCA)与新兴PFAS替代物暴露水平更高,而一般暴露地区部分短链PFCA与PFOA支链异构体暴露水平更高。

    全氟与多氟烷基化合物脐带血电子垃圾回收地区暴露水平

    血清尿酸在重金属暴露与代谢综合征关系中的中介效应

    覃玲巧赵敏许琪陈伊静...
    884-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重金属暴露可能与代谢综合征(MetS)风险和血清尿酸相关,血清尿酸在重金属暴露和MetS之间的作用目前尚不清楚。[目的]探讨重金属暴露与MetS和血清尿酸之间的关系,分析血清尿酸在二者之间的作用。[方法]2021年在广西柳州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 571名当地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生活行为习惯及生理生化指标等信息。采集研究对象空腹血液、中段晨尿以检测生化指标,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检测尿液16种重金属浓度。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筛选与MetS相关的重金属,并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线性回归模型评估筛选的重金属浓度与MetS风险及血清尿酸的关联,贝叶斯核机器回归(BKMR)模型评估多金属联合暴露对MetS风险的影响,识别主要效应金属。采用广义结构方程模型评估血清尿酸在重金属暴露与MetS风险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LASSO回归共筛选出 9种重金属与MetS风险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尿液中锌和铜浓度与MetS风险呈正相关(P趋势<0。05),钒浓度与MetS风险呈负相关(P趋势<0。05)。与低浓度组相比,锌(OR=2。37,95%CI:1。33~4。20)和铜(OR=2。29,95%CI:1。26~4。18)的高浓度组MetS风险增加,而钒的高浓度组MetS风险降低(OR=0。47,95%CI:0。27~0。84)。BKMR模型识别的主要效应金属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一致。多因素线性回归显示,尿液中锌和钒浓度与血清尿酸水平相关(P趋势<0。05)。与低浓度组相比,锌的高浓度组血清尿酸水平增加(β=0。07,95%CI:0。03~0。11),钒的高浓度组血清尿酸水平降低(β=-0。06,95%CI:-0。09~-0。02)。中介效应分析显示,血清尿酸在锌和钒浓度与MetS风险的关系中发挥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8。33%和16。67%。[结论]重金属锌、铜和钒暴露与MetS风险密切相关,锌和钒暴露与血清尿酸水平相关,且血清尿酸在锌和钒暴露与MetS风险的关系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

    重金属暴露代谢综合征血清尿酸中介效应

    《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持续入选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891页

    远洋航行船员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孙占颖甘雪洋苏清清陈静茹...
    892-897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远洋航行船员睡眠质量明显低于普通人群且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睡眠障碍容易导致船员疲劳和认知功能下降,增加差错率和事故率,是船舶航行的重大安全隐患。目前,我国针对远洋航行船员睡眠质量影响因素研究不够全面且有待深入。[目的]调查远洋航行船员睡眠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远洋航行船员构建睡眠干预方案,改善睡眠障碍提供参考。[方法]采取整体便利抽样法,选取某船队 2024年 3月 21日返航的 408名船员作为调查对象。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回收有效问卷 399份,有效回收率 97。8%。远洋航行船员PSQI总分为(6。41±2。44)分,其中存在睡眠障碍的占总人数的 33。6%(134/399)。不同家庭结构(t=2。235,P=0。031)、劳动类型(F=3。789,P=0。023)、噪声暴露(F=53。218,P<0。001)、饮食规律(F=63。311,P<0。001)、运动习惯(F=16。416,P<0。001)和焦虑状态(t=5。963,P<0。001)的船员PSQI总分存在差异。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原生家庭结构为单亲(β=0。102,P=0。010)、噪声暴露(β=0。323,P<0。001)和焦虑状态(β=0。117,P=0。006)均正向影响PSQI总分,饮食规律(β=-0。331,P<0。001)和运动习惯(β=-0。147,P<0。001)负向影响PSQI总分,5个变量可共同解释远洋航行船员PSQI总分总变异的38。9%(F=37。159,P<0。01)。[结论]远洋航行船员睡眠质量较低且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受到家庭结构、噪声暴露、饮食规律、运动习惯和焦虑状态等因素共同影响。

    睡眠远洋航行船员

    《环境与职业医学》出版伦理声明

    《环境与职业医学》编辑部
    8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