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与职业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与职业医学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华预防医学会
环境与职业医学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华预防医学会

吴凡

月刊

1006-3617

zazhi2@scdc.sh.cn

021-61957508,512,515,518

200052

上海市延安西路1326号

环境与职业医学/Jour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 Occupational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数据库源期刊。《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创刊于1984年,是由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上海市预防医学研究院、华东区域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中心协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学术类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3617,中国标准刊号:CN31-1879/R。《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编委会由13名国际编委与69名中国编委及12名顾问组成。前者主要是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瑞典、德国等国的国际学术专家,后者主要来自中国22所大学、16所预防医学和环境科学类研究院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等机构的著名学者。其中院士1名,教授65名;61.2%为博士及硕士导师。15名常务编委担任每期稿件的第五审定稿工作。每期还另设执行编委1-2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挑战和机遇

    卢国栋傅华刘武忠周志俊...
    961-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面临老龄化和少子化双重挑战的背景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量逐年减少,同时中老年劳动人口的占比却显著增加。然而,我国拥有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同时人才红利的优势正在逐渐显现。这两大利好因素有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口红利减弱对社会生产力带来的负面影响。劳动力要素是各类生产要素中最为活跃的,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劳动年龄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可以研究如何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增长引擎,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延长他们的职业寿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活力,以弥补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人口不足和单位生产率可能的下降。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这种转变不仅对老龄化社会中生产者的职业健康和职业发展至关重要,还会对老年友好型社会的创建和生产力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职业卫生职业医学老龄化劳动年龄人口新质生产力

    中国老年人劳动参与和老年友好型职业健康保障体系建设

    王尚慧胡湛
    967-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口老龄化成为中国社会常态以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为中国"国家战略"。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意味着提倡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通过劳动参与,积极投入经济建设;同时推动老年人参与发展过程和分享发展成果,对全社会均衡发展和共同富裕也至关重要。本文立足于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必要性、可行性与现实情境,提出从环境性支持和内在能力支持两个方面建设老年友好型职业健康保障体系。总量充足、素质优良的低龄老年人口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动能,而目前老年人参与就业比例较低、教育水平偏低、就业渠道有限。在未来的老年友好型职业健康保障体系建设中,应完善老龄劳动者的制度环境和职业环境支持,制定老年人就业法律法规、建设老年友好型工作环境;同时应为老龄劳动者提供内在能力支持,维持老龄化过程中的工作能力,激发老年人主观能动性,并关注劳动人口的全生命周期职业发展,实现劳动人口在老龄化过程中更好地参与经济发展。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构建一个包容、可持续的社会,让老年人的劳动参与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劳动参与老年友好型职业健康保障环境性支持内在能力支持

    北美劳动年龄人口老龄化现状及政策研究

    祁曹艳陈梓溢赵乾魁孙原...
    971-9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尽管经济和社会在不断进步,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对我国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带来了广泛的影响,尤其对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供给造成了冲击,劳动力老龄化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挑战。北美国家,尤其是美国,同样面临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且比中国更早进入老龄化社会。这些国家通过积极的移民政策成功缓解了劳动力供给短缺问题,同时采取弹性退休、老年人再就业和职业培训政策,有效促进了老年职工留在工作岗位。此外,北美大企业的职业健康计划也为企业的健康投资带来了积极回报。基于对北美劳动年龄人口老龄化现状及相应应对措施的介绍,本文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以缓解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老龄化问题。

    劳动年龄人口老龄化北美职业健康政策

    欧盟老龄化政策在职业健康领域的应用及启示

    余贞珍涂嘉君卢国栋
    977-981,9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已经迈入中度老龄化阶段。整体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劳动年龄人口的老龄化程度持续加重,给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挑战。欧盟各国较早进入老龄化阶段且老龄化程度更深。为缓解劳动力短缺和社会抚养比持续上升的压力,欧盟实施了一系列应对政策和措施,包括提高退休年龄,强调弹性退休,促进工作灵活性,增加老年劳动者福利,打造老年友好环境,关注职业健康,加强知识和技能培训,以及推动数字化技术在工作场所的应用等。这些措施旨在避免老年劳动者过早退出职场,帮助他们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提升职业健康和工作能力,提高企业整体效益。本综述将从老年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和职业能力发展角度,探讨欧盟各国在处理职业人群老龄化方面的经验,以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我国在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政策时,能更好地适应劳动力老龄化的挑战,提高整体劳动力的工作效率和劳动力市场的稳定性,激发高学历、高能力的中老年劳动者的人才红利,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向好发展。

    老龄化职业健康政策欧盟老年人力资源

    少子老龄化背景下日韩老年劳动者职业健康对策与启示

    欧美伶岑金雄卢国栋侯强...
    982-9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人口老龄化规模大、程度深、速度快,同时少子化趋势不断加剧,预计到 2030年将正式迈入超老龄化社会。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减弱,劳动年龄人口规模缩小且日益老龄化,老年劳动力逐渐成为一项潜在重要资源。日本和韩国在促进老年劳动力健康就业和职业卫生服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有必要深入思考并采取相应措施。本文对中国、日本和韩国的老龄化就业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日韩两国在健康就业政策、老年人职业健康措施以及数字经济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加强职业健康促进行动,优化就业结构,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积极老龄化,确保老年劳动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稳步提升综合国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少子老龄化老年劳动者职业健康职业卫生服务生产力效率

    中国50岁人群的健康工作预期寿命

    朱璟捷李穗芳傅华安娜...
    988-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劳动力缺口较大。延迟退休年龄成为缓解劳动力短缺的潜在方法。[目的]估计中国50岁人群的健康工作预期寿命(HWLE)。[方法]本研究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集中 2011-2018年的 4次调查数据,选择年龄在 50岁及以上的人群数据,采用连续时间的多状态模型计算人群的HWLE,并按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职业类型、户籍所在地和地区进行分层分析。[结果]共纳入 50991人次 50岁及以上的人群数据进行研究。中国 50岁人群的平均总预期寿命为 29。72年(95%CI:29。28~30。12年),其中HWLE为 14。05年(95%CI:13。76~14。33年),在健康但不工作、不健康但工作和不健康且不工作的状态下生存的年限及其 95%CI分别为8。82(8。53~9。15)年、2。54(2。41~2。68)年和 4。30(4。08~4。54)年。基线状态为健康且工作、健康但不工作、不健康但工作和不健康且不工作的研究对象的 HWLE及其 95%CI分别为14。97(14。69~15。23)年、10。86(10。52~11。22)年、11。73(11。31~12。09)年和 9。51(9。09~9。97)年。另外,女性的总预期寿命高于男性[分别为 31。84(31。10~32。54)年与 27。98(27。35~28。50)年],但HWLE低于男性[分别为 12。47(12。12~12。82)年与 15。62(15。23~15。98)年]。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总预期寿命未见差异[29。43(28。88~29。97)年与 30。31(29。47~31。02)年],但农村居民的HWLE高于城镇居民[分别为 15。74(15。39~16。10)年与 11。38(10。97~11。73)年]。东部地区[14。66(14。22~15。06)年]和中部地区[14。15(13。86~14。43)年]居民的HWLE高于西部地区[13。61(13。27~13。98)年]和东北地区[13。06(12。51~13。63)年]的居民。[结论]我国居民的HWLE支持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城乡之间和不同地区的HWLE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为老年人提供更灵活的就业机会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短缺问题。

    健康工作预期寿命人口老龄化多状态模型劳动力

    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与重金属浓度的关联

    李珽君蔡建升李瑞英肖洁...
    995-1003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重金属可能在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障碍的环境危险因素中起重要作用。[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人血浆中锌、砷、镉、铅、锰和铜 6种重金属的含量与ADL障碍的关联。[方法]2018-2019年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瑶族自治县 1412名农村老年人进行了一项横断面调查,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检测血浆金属浓度,根据三分位数分为 3组(T1~T3),以T1组为参照。采用ADL量表评估调查对象ADL障碍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和限制立方样条模型(RCS)估计优势比(OR)和 95%置信区间(CI)来评估重金属与ADL障碍患病率之间的关联。[结果]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68。52±5。92)岁,女性 825人(58。4%),男性 587人(41。6%)。其中372人(26。34%)存在ADL障碍,ADL障碍者多为女性(74。3%)。总人群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T1组(≤0。15 μg·L-1)相比,镉水平T2组(0。15~0。25 μg·L-1)发生ADL障碍的风险较高(OR=1。552,95%CI:1。086~2。134)。按性别分层后,与T1组(≤868。12 μg·L-1)相比,男性血浆铜水平T3组(>1019。58 μg·L-1)发生ADL障碍的风险较低(OR=0。481,95%CI:0。232~0。998)。与T1组(≤0。15 μg·L-1)相比,女性血浆镉水平T2组(0。15~0。25 μg·L-1)发生ADL障碍的风险较高(OR=1。758,95%CI:1。182~2。616)。RCS分析结果表明,男性ADL障碍风险与铜呈非线性相关(P非线性=0。011,P整体<0。05)。[结论]高浓度的镉与ADL障碍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而高浓度的铜与男性ADL障碍的发生风险呈负相关。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血浆重金属老年人限制性立方样条

    脐血有机磷阻燃剂暴露与新生儿胎粪菌群的关联研究

    刘洋张李一马文娟张蕴晖...
    1004-10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动物实验研究显示,有机磷阻燃剂(OPEs)暴露与小鼠、斑马鱼的肠道菌群系统紊乱相关,人群证据较少。鉴于肠道菌群对新生儿发育的重要作用,探讨OPEs暴露对新生儿发育早期菌群的潜在影响显得尤为重要。[目的]探索脐血OPEs暴露对新生儿胎粪菌群多样性及组成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依托上海亲子队列,纳入 391名具备完整随访信息和生物样本的孕妇及其子代。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新生儿脐带血中OPEs质量浓度(后称浓度)。在新生儿分娩后收集胎粪,使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进行 16S rRNA测序分析。应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评估OPEs暴露对新生儿肠道菌群α多样性的影响。通过非加权UniFrac距离的主坐标分析和置换多元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类型OPEs高、低暴露组间菌群β多样性的差异。采用线性判别分析效应大小(LEfSe)分析不同OPEs高、低暴露组间差异肠道菌群类群。基于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预测胎粪菌群功能通路,并使用多变量线性回归模型(MaAsLin2)探索OPEs暴露对肠道菌群通路的影响。[结果]新生儿脐血样本中共检出 7种OPEs暴露,其中磷酸三丁酯(TBP)、磷酸三(2-丁氧基乙基)酯(TBEP)、磷酸二苯异辛酯(EHDPP)和磷酸三(2-氯-1-(氯甲基)乙基)酯(TDCPP)检出率大于 50%,其浓度中位数分别为 0。52、2。41、0。13和 2。23 μg·L-1。脐血TBEP和TDCPP暴露水平与新生儿胎粪菌群α指数相关,同时OPEs高、低暴露分组的β多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EfSe结果表明,脐血OPEs暴露与链球菌、棒状杆菌、奈瑟菌属、嗜血杆菌属和副拟杆菌属等 27个菌属存在关联。MaAsLin2分析发现,OPEs暴露和亚油酸代谢、类固醇合成、Toll和Imd信号通路、视黄醛代谢、NOD样受体信号通路和脂肪酸合成等通路上调存在关联。[结论]脐血OPEs暴露与新生儿胎粪菌群的α多样性指数增加以及奈瑟菌属、链球菌属、副拟杆菌属和棒状杆菌属等菌属相对丰度增加存在关联,并且与亚油酸代谢和脂肪酸合成等预测的代谢通路改变存在关联,表明脐血OPEs暴露可影响胎粪菌群稳态。

    肠道菌群新生儿有机磷阻燃剂脐血多样性

    低浓度混苯暴露对石油炼化企业工人血压的影响

    周炳贤吴祺晟范世恒苏朱娜...
    1012-10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我国从事接苯或含苯溶剂作业工人多呈低浓度暴露水平,长期低浓度混苯暴露可对血压造成影响。[目的]研究低浓度混苯暴露对职业工人血压的影响,为企业对工人健康管理策略提供依据,以减少低浓度混苯暴露工人高血压的发生率。[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以 2022年参加职业健康检查的海南某石油炼化企业 884名工人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接触混苯将工人分为暴露组 649人和对照组 235人。收集研究对象的职业接触混苯浓度和健康检查资料,并进行问卷调查。此外,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测定工人尿中苯巯基尿酸(S-PMA)、马尿酸(HA)、甲基马尿酸(MHA,包括2-MHA、3-MHA和4-MHA 3种同分异构体),评估体内混苯负荷水平,分析低浓度混苯暴露对工人血压的影响。[结果]2022年该企业混苯作业车间各检测点苯、甲苯、二甲苯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TWA)与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STEL)均未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为低浓度混苯暴露。混苯内负荷结果:暴露组工人尿中苯代谢产物S-PMA、甲苯代谢产物HA、二甲苯代谢产物 3-MHA和4-MHA浓度,均分别高于对照组(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工人尿中S-PMA浓度与舒张压呈正相关(r=0。265,P<0。05)。不同性别、年龄、工龄、文化程度、月收入、体质量指数(BMI)、饮酒、食油、家庭住址类型工人的收缩压、舒张压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吸烟、劳动强度工人收缩压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暴露组工人舒张压明显升高(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及BMI对收缩压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工龄及BMI对舒张压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35岁、男性、超重及肥胖工人收缩压高于年龄≤35岁、女性及消瘦工人,年龄>35岁、工龄>5年及肥胖工人舒张压高于年龄≤35岁、工龄≤5年及消瘦工人。低浓度混苯暴露是舒张压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与对照组相比,暴露组工人舒张压上升1。337 mmHg(P<0。05)。[结论]低浓度混苯暴露、工龄>5年、肥胖可能导致石油炼化工人血压升高,应对该职业人群定期检测血压,加强对工人的健康干预。

    职业暴露甲苯二甲苯血压

    征稿启事

    1019,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