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背景]地铁中人群密集、建筑结构相对封闭、通风换气不足,存在多种健康危害因素,其卫生状况和人群健康风险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议题.[目的]调查研究南京地铁X号线卫生现状,为有害因素防制和相关标准制定提供依据.[方法]于 2023年 3月在南京地铁X号线站厅、站台、车厢开展环境卫生状况监测.分层抽样选取 6个站点,每个站点于早高峰时段(9:00-11:00)监测一次,每节车厢于 21:00-22:00监测一次.监测指标包括公共环境物理因素: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照度、噪声(A计权);空气质量卫生状况: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氨(NH3)、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臭氧(O3)、细菌总数、真菌总数;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积尘量、细菌总数、真菌总数;送风空气:PM10、PM2.5、细菌总数、真菌总数;物体表面微生物: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监测结果依据 GB 37488-2019《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和 WS 394-2012《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进行评价和讨论.[结果]南京地铁X号线的站台及车厢环境温度高于标准限值,M(P25,P75)分别为 20.7(19.95,21.65)℃和 21.8(19.80,35.80)℃,车厢的相对湿度和噪声分别为 38.80%(24.6%,46.3%)和79.50(76.25,82.00)dB,不符国家卫生标准要求;22.2%的监测点送风空气真菌总数超标;部分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检出大肠菌群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卫生间水龙头微生物污染最为严重.车厢温度[21.8(19.8,35.8)℃]、风速[0.48(0.39,1.02)m·s-1]、噪声[79.5(76.25,82.00)dB]、CO2 含量[0.079%(0.070%,0.091%)]均高于站厅和站台(P<0.05).城郊站点的微小气候、空气颗粒物和空气微生物含量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郊区站点PM10 和PM2.5 质量浓度分别为 0.076(0.046,0.079)mg·m-3 和 0.063(0.044,0.068)mg·m-3,是城区站点的 2倍(P=0.001);换乘站点的温湿度[21.60(20.45,21.80)℃/45.20%(40.98%,50.10%)]、CO2 含量[0.072%(0.063%,0.075%)]和PM10 质量浓度[0.070(0.041,0.080)mg·m-3]均高于非换乘站(P<0.05).站点内温度与CO2 含量相关(rs=0.6107,P<0.001);相对湿度与空气颗粒物及空气微生物含量呈正相关(P<0.05),且空气PM10 和PM2.5 质量浓度和空气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呈正相关(P<0.05);风管内表面细菌总数与真菌总数呈正相关(rs=0.5877,P=0.010);送风空气中PM10 与PM2.5 质量浓度呈正相关(rs=0.9635,P<0.001),且二者均与送风空气中细菌总数呈正相关(rs=0.6848、0.6511,P=0.002、0.003).[结论]南京地铁X号线的各项化学因素全部符合国家标准,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噪声等物理因素有超标情况,在卫生间水龙头、车厢拉杆等表面检出大肠菌群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建议重视车厢微小气候调节和噪声污染防控,加强公共设施设备清洗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