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上海材料研究所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上海材料研究所

凌树森

月刊

1001-4012

pt@mat-test.com

021-65556775-

200437

上海市邯郸路99号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Journal Physical Testing and Chemical Analysis Part A:Physical Testing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材料的金相检验、物理测试和力学性能试验等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应用性的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上述三个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涉及领域有机械、冶金、电力、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精炼模式对耐候钢Q355GNH质量的影响

    徐丽菊雷志亮高兴健赵振伟...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不同精炼模式对耐候钢Q355GNH质量的影响,对某钢厂耐候钢进行处理时,将R精炼炉改成L精炼炉,采用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金相检验等方法对L精炼炉生产的耐候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R精炼炉转L精炼炉处理耐候钢的方法对耐候钢的性能没有影响,还能降低精炼成本且平衡物流。

    Q355GNH钢强度塑性合金夹杂物

    热镀锌钢板烘烤硬化值检测的影响因素

    罗健高兴健李勇杨继武...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热镀锌钢板烘烤硬化值检测的影响因素,主要介绍了HC180BD+Z钢板烘烤硬化值的检测方法与检测结果,分析并探讨了试验温度、保温时间、加热装置、拉伸预应变等烘烤条件对烘烤硬化值检测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采用相同加热装置时,将保温时间控制为20 min,试验温度由160℃上升至180℃,烘烤硬化值一直保持上升趋势,但当试验温度为160~170℃时,烘烤硬化值的上升趋势要比试验温度为170~180℃的变化明显;采用相同加热装置时,控制试验温度为170℃,当保温时间由16 min延长至20 min时,烘烤硬化值随保温时间的延长而上升,但当保温时间由20 min延长至30 min时,烘烤硬化值无明显变化;采用相同的试验温度和保温时间,不同的加热装置时,烘烤硬化值的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当拉伸预应变由1%增大至2%时,烘烤硬化值的变化趋势与拉伸预应变同步,均有上升趋势,当拉伸预应变由2%增大至3%时,烘烤硬化值却随着拉伸预应变的增大呈下降趋势。

    热镀锌钢板烘烤硬化值试验温度保温时间加热装置拉伸预应变

    汽车车轮用高扩孔率热轧复相钢带的研制

    左鹏管传华邬晓燕许鹤君...
    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了一种微合金化的汽车车轮用高扩孔率热轧复相钢,并对其进行了工业试制。采用金相检验、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高扩孔率热轧复相钢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试制产品的显微组织主要由贝氏体、铁素体构成,还分布有少量的马氏体、残余奥氏体以及弥散析出的第二相粒子,产品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分别超过了520,610 MPa和24%,屈强比为0。85~0。87,扩孔率达到83%以上,沿板宽方向的扩孔率在10%以内波动;增加Si元素含量能明显改善扩孔性能,同时会影响产品的表面质量,将Si元素的质量分数控制在0。20%左右较为合适;试制产品具有优异的局部成形性、良好的抗疲劳性和焊接性能,在疲劳试验承载力为1 700 N·m的条件下,车轮弯曲疲劳寿命达到60万次以上。

    热轧复相钢带高扩孔率汽车车轮显微组织力学性能扩孔率疲劳寿命

    冷变形对超低碳贝氏体钢中逆转变奥氏体的影响

    杨颖许媛媛潘诗良王泽民...
    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硬度测试、拉伸试验、金相检验、X射线衍射测试、透射电镜检测、能谱分析等方法研究形变对超低碳贝氏体钢中逆转变奥氏体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冷轧变形量的增大,超低碳贝氏体钢的硬度与强度呈显著增大趋势;超低碳贝氏体钢中的奥氏体体积分数从未变形时的0。4%逐渐增大到变形量为90%时的14。85%;钢中的逆转变奥氏体主要分布在晶界处,其形态由未变形时的薄膜状向块状转变;奥氏体中的Ni元素和Mn元素质量分数随变形量的增大而减小,Ni元素质量分数由未变形时的59%下降到变形量为90%时的11。64%,Mn元素质量分数由未变形时的16%下降到变形量为90%时的3。48%。

    超低碳贝氏体钢冷轧变形量逆转变奥氏体Ni元素和Mn元素形态

    Zr61Ti2Cu25Al12非晶态合金在四点弯曲加载模式下的弯曲弹性极限

    沈勇温井龙
    2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按照当前金属材料弯曲性能测试标准中推荐的跨厚比设计Zr61Ti2Cu25Al12非晶态合金的弯曲试验,试样将发生大挠度弹性变形。经过推导证明,弯曲试样不发生大挠度弹性变形的跨厚比上限取决于材料的弹性应变极限,锆基非晶态合金的弹性应变极限为2%,在四点1/4弯曲模式下不发生大挠度弹性变形的跨厚比上限值为22。在保证小挠度变形的前提下,通过四点弯曲循环加载-卸载试验,Zr61Ti2Cu25Al12合金试样最外表层发生初始剪切变形所对应的弯曲屈服应力约为1 760 MPa,产生0。01%残余应变所对应的弯曲弹性极限σp0。01为2 040 MPa。

    非晶态合金四点弯曲弯曲弹性极限跨厚比大挠度弹性变形

    冷轧薄板激光切割热影响区的深度及性能

    王毅磊历妍薛凯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确定激光切割热影响区深度和激光切割热影响区对不同厚度、不同强度冷轧薄板产品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改变激光切割速率的方法,对冷轧薄板产品进行激光切割试验,并对激光切割后热影响区的组织、深度和板材的拉伸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热影响区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激光切缝边缘的熔化区,第二部分为非熔化区,熔化区主要为马氏体,非熔化区主要为马氏体+贝氏体,激光切割速率越快,冷轧薄板的热影响区深度越小,冷轧薄板的强度越高或厚度越厚,热影响区深度越大;激光切割加工试样比加工中心加工试样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高,断后伸长率低,且随着钢种等级的提高,两者间的差异不断增大。

    冷轧薄板激光切割热影响区力学性能显微组织钢种等级

    合成氨企业管道弯头环向断裂原因

    张新占孙明华张道福臧伟...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合成氨企业高压管路中的一段弯头发生瞬时环向断裂现象,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力学性能测试、低倍检验、金相检验等方法对弯头断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弯头氮元素含量偏高,且冷弯后未进行正确的热处理,使其产生应变时效脆化和加工硬化现象;同时材料中环形疏松、带状组织及魏氏组织的存在进一步降低了弯头的力学性能,在一定冲击力的作用下,弯头发生脆性断裂现象。

    弯头应变时效脆化和加工硬化脆性断裂疏松显微组织

    Q355B直缝焊管开裂原因

    鞠芳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公司使用Q355B热轧带钢制作直缝焊管,焊接后发现部分焊管的焊缝区域发生开裂现象。采用宏观观察、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方法研究焊管的开裂原因。结果表明:熔炼时带钢的硫化物含量较高,且连铸时带钢内弧1/4厚度处发生夹杂物偏聚现象,硫化物破坏了基体的连续性,在微裂纹处出现应力集中,最终造成焊管开裂。

    焊管开裂硫化物偏聚应力集中

    QT500-7球墨铸铁汽车制动钳与支架反白口产生原因

    方元常立忠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QT500-7球墨铸铁汽车制动钳与支架日常检验中出现两种不同特征的反白口缺陷,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显微硬度测试、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等方法对反白口缺陷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成分偏析是制动钳试样反白口缺陷形成的主要原因,而成分偏析和孕育衰退是支架试样反白口缺陷形成的主要原因;制动钳试样存在反石墨化元素的偏析,增大了铁水的过冷倾向,从而形成反白口缺陷;支架试样中心区域存在孕育衰退,加上反石墨化元素的偏析,使试样形成反白口缺陷。

    QT500-7球墨铸铁反白口成分偏析孕育衰退石墨化

    35MnBH钢链轨节表面开裂原因

    邱容容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圆钢35MnBH经锻打、热处理加工成链轨节后表面出现开裂现象,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淬透性测试等方法对表面开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链轨节表面裂纹为淬火裂纹,加热工艺不当是产生淬火裂纹的主要原因。

    35MnBH钢表面开裂淬火裂纹奥氏体晶粒度淬透性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