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林业勘察设计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林业勘察设计
林业勘察设计

陈信旺

半年刊

1004-2180

lykcsj@126.com

0591-28089262

350003

福州市鼓楼区中山路23号商业大厦7层

林业勘察设计/Journal Forestry Prospect and Design
查看更多>>本刊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本省,面向全国林业勘察设计同行,围绕林业建设科学技术问题,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介绍勘察设计经验,推广科技成果,指导国内外最新科技动态,提高设计质量和设计水平。本刊主要读者是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片区)黄腹角雉季节性生境选择

    尉鹏雁王一桐蔡斌刘金福...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了解动物生境选择的时间动态,可掌握其生态适应策略及季节性变化.利用红外相机监测黄腹角雉各季节生境,采用广义线性模型探讨影响其生境选择的关键因子,通过主成分分析和方差分析探讨生境选择的季节性差异.研究发现:灌木种数、落果丰富度、坡向对黄腹角雉栖息地选择存在显著正效应;灌木高度、胸径、坡度存在显著负效应;不同季节的栖息地选择具有差异性,随季节有垂直迁徙现象.黄腹角雉偏爱坡度>40°的地形,相比繁殖期和育雏期的隐蔽需求,越冬期对生境食物有更高要求,海拔、灌木种数、乔木高度、草本盖度和胸径这5个生态因子构成了黄腹角雉生境选择季节性差异的判别变量.

    黄腹角雉生境季节性生态因子

    武夷山不同海拔对9种常见木本植物叶片性状和氮磷含量的影响

    刘晓李丽王超张惠光...
    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比较武夷山常绿阔叶林的9种不同常见树种在500 m、700 m、1 000 m等3个海拔下的叶片功能性状和叶片氮含量、磷含量随海拔变化的规律和特征,同时通过研究性状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探究植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策略.结果表明,同一树种叶片比叶重(LMA)、叶片厚度(LT)、长宽比(LW)在不同海拔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总叶绿素含量中树参、鹿角杜鹃、菝葜及红楠叶片随海拔梯度上升显著下降,而箬竹与甜槠随海拔升高显著上升(P≤0.05);叶片面积氮含量(Narea)能够较好地反映海拔差异,9个树种中除甜槠外均随海拔升高显著增大.调查的3个梯度叶片N∶P值变化范围为12.45~29.64,叶片质量N含量主要集中在7.38~19.62 g·kg-1;相关性分析表明,LMA与LT和叶片质量N含量之间分别有极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P≤0.01),同时叶片质量N含量与总叶绿素含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综上,海拔变化显著影响了叶片的LMA、LT和LW,不同植物叶片性状在3个海拔之间表现出了较明显的叶片性状可塑性和环境变化适应性.

    武夷山不同海拔叶片性状氮磷含量常绿木本

    南平市杉木林可燃物载量空间分布格局

    何平
    14-1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森林可燃物作为森林火灾发生的物质基础,其载量大小决定火灾发生的危险程度.研究依托福建省森林火灾风险普查,以南平市285个杉木林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GIS技术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杉木林可燃物载量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全市杉木林可燃物载量空间分布上属于中等变异;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枯落物层、腐殖质层最佳理论模型依次为高斯、高斯、球状、指数、指数模型,块金效应值分别为9.91%、15.56%、29.41%、49.61%、49.97%;自相关Morans'I系数总体上随空间距离的增加呈递减趋势;分形维数值为乔木层(1.990)>灌木层(1.974)>草本层(1.970)>枯落物层(1.938)>腐殖质层(1.910).

    杉木林可燃物载量空间分布格局地统计学GIS

    漳州市林业"地票"改革模式研究及优化设计

    柯彬娜沈于烁欧瑀楠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漳州市林业局将林改与共同富裕直接挂钩,在全国率先推行林业"地票"改革试点,创新协同机制,将林地所有权和承包权证券化.通过分析漳州市林业地票改革的现有模式和试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包括鼓励村民建立林地入股合作社、应用"ABS+BOT"模式、加大推广力度等政策建议.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业地票共同富裕

    香港四照花景观型防火林带经营效果

    廖鸿犁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香港四照花、日本四照花和木荷3种树种林带生长状况,比较林分郁闭度和林带疏透度、叶片含水量、厚度、点着温度等主要抗火性能,同时在确定观赏价值指标、权重的基础上,统计各树种观赏价值综合得分值.8年生香港四照花生物防火林带郁闭度0.73,树干疏透度0.727 3,树冠疏透度0.428 3,0~1.5 m疏透度0.547 1,结构较合理.香港四照花枝繁叶茂,叶片相对含水率达60.42%,比木荷高2.4%;叶片厚度0.28 mm,略低于木荷0.31 mm;树叶点着温度271℃,比木荷高7.0 ℃,防火性能较好;观赏价值总得分为4.21分,高于木荷.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副防火林带可以选择种植香港四照花,达到防火和景观观赏兼顾的效果.

    生物防火林带香港四照花抗火性能景观型经营效果

    福建青冈群落组成及生长规律研究

    张永东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永泰县同安镇芹草村福建青冈保护小区开展群落结构调查,选取福建青冈标准木进行树干解析,选用8个数学模型建立胸径、树高、材积生长模型,分析其生长规律,以便为乡土珍贵树种保护及合理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福建青冈群落生长规律生长模型

    罗源湾北岸第一重山森林资源结构与质量分析

    于建宏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小班为单位,采用典型林分标准地法,对罗源湾北岸第一重山的森林资源进行调查测定,分析森林资源结构.在调查分析森林地类结构、林种结构、林分类型、起源与龄组分布的基础上,筛选了影响森林生态功能和森林景观质量的各10个指标,从好到差分为5个等级,采用描述因子法评价森林质量.结果表明,罗源湾北岸的森林生态功能和景观质量均较低,有待于改造提升.为此,建议从转变经营理念、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调整林分结构、筛选适宜的更新树种、突出地域特色等方面改善林分的生态功能和景观质量.

    森林资源结构生态功能景观质量

    修枝强度对福建柏土壤养分的影响

    龚伟勇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林分条件基本一致的福建柏人工林采用修枝强度分别为30%、40%、50%和不修枝共4种处理,分析不同修枝强度下福建柏不同土层的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探索修枝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修枝强度增加,不同土层有机质、表层土壤全氮含量逐渐增加,而全磷、全钾、表层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及土壤pH值逐渐降低.

    福建柏修枝强度土壤养分

    不同更新方式对麻栎生长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叶维忠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纯林更新、混交更新和林下更新等3种不同造林更新方式对麻栎生长量及生物量的影响,并分析土壤物理性质与麻栎生长量、生物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不同林分更新方式对麻栎生长量及生物量影响显著;纯林更新的麻栎树高、地径、冠幅的生长量及生物量均最大,其次为混交更新方式,林下更新方式最低;林下更新的麻栎的根生物量占比最高,而纯林更新及混交更新的麻栎的干与枝生物量占比均最高.相关分析表明,麻栎枝生物量与土壤非毛管孔隙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树高与非毛管孔隙呈显著正相关(P<0.05);地径与土壤总孔隙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

    麻栎更新方式生长量生物量土壤物理性质

    木荷和枫香不同带宽带状混交林初期生长及土壤变化分析

    朱洪如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择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的马尾松林改造地营造纵向带宽分别为6m、8m和15 m的木荷枫香混交林.营造后分别调查1年生和3.5年生木荷和枫香的地径、树高,以未改造马尾松林为对照;同时间测定混交林分的土壤pH、容重、含水率、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及微生物量氮.结果表明,不同带宽带状混交对木荷和枫香的地径、树高、单株材积以及土壤理化和养分指标均产生影响,选择8 m纵向带宽时,可同时促进木荷和枫香生长初期的地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生长;不同带宽带状混交林土壤pH和容重无显著差异,较小带宽带状混交更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提升林分生产力和改良土壤肥力;较大带宽带状混交能显著提高微生物量碳及微生物量氮,且集中在造林初期.因此,马尾松林分改造营建木荷和枫香带状混交林宜选择6 m和8 m纵向带宽,可促进初植林木生长,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养分含量指标.

    木荷枫香带宽带状混交林初期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