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林业勘察设计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林业勘察设计
林业勘察设计

陈信旺

半年刊

1004-2180

lykcsj@126.com

0591-28089262

350003

福州市鼓楼区中山路23号商业大厦7层

林业勘察设计/Journal Forestry Prospect and Design
查看更多>>本刊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本省,面向全国林业勘察设计同行,围绕林业建设科学技术问题,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介绍勘察设计经验,推广科技成果,指导国内外最新科技动态,提高设计质量和设计水平。本刊主要读者是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园艺疗法实践基地景观设计探讨

    章志琴刘薇王宛茜解文慧...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梳理园艺疗法实践基地建设的理论依据,问卷调研大学生对园艺疗法实践基地的景观设计偏好,探讨基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园艺疗法实践基地景观设计.设计园艺疗法实践基地总面积532 m2,平面图采用柔和的圆形构图形式,串联13个景观节点,包括中央廊架采摘区、花坛操作区、微景观创造区、果蔬栽植区、水景休息区和出入口与健步区六大功能区域,结合植物种植设计,全方位打造具有疗愈功能的大学生园艺疗法实践基地,可为今后探讨园艺疗法在大学生身心健康干预领域的实践基地建设提供借鉴意义.

    大学生心理健康园艺疗法实践基地景观设计

    环境友好型视角下的广东东莞大屏嶂森林公园污水处理研究

    余瑞娟徐庆华陈钰皓马延军...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环境友好型视角,对广东东莞大屏嶂森林公园的污水处理进行探究,旨在构建森林生态旅游地的污水处理及回收利用系统.通过采用生物膜污水处理法与小微湿地处理技术的结合创新,并利用植物参与型技术的优化提升和智能控制系统的精准调控,实现了污水灌溉和污泥回施的全面覆盖,从而达到森林生态旅游地污水系统的零排放目标,有效提升了污水处理的效率与环保性能.通过景观元素的巧妙融合,同时满足了园林化和景观化的高标准要求.

    环境友好型森林公园污水处理生物膜法小微湿地植物参与型

    福建马尾松人工林分生长过程研究及应用

    陈致旺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福建省"一类"和"二类"调查样地中马尾松为优势树种的人工林分调查数据,针对不同立地质量采用理查德方程建立福建省马尾松人工林分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单位面积蓄积量等调查因子的生长模型,采用改进单纯形法拟合求解参数.经过检验,建立的马尾松林分平均树高、林分胸高断面积、林分每公顷蓄积模型相关系数均在0.96以上,预估精度P均大于95%,达到应用要求.

    林分生长模型立地质量改进单纯形法理查德方程

    福建省属国有林场2012-2020年森林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陈贤干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福建省属国有林场的森林资源档案数据,选取2012年、2016年和2020年3个时间节点进行森林景观分类,分析森林景观格局变化.结果表明,3个时期的有林地均为主导景观类型,其次为未成林地和非林地,其他景观类型占比小;各时期景观斑块面积和数量发生了变化,有林地、苗圃地和林业辅助生产用地逐渐增加,灌木林地总体变化小,其他景观类型面积逐渐减少;疏林地的斑块数逐渐减少,未成林地、无立木林地和非林地的斑块呈波动变化,先减少后增加,总体减少,其他景观类型的斑块数均逐渐增加.3个时期林地与未成林地的景观类型相互转移,非林地向经营区外转移,其他类型均向有林地转移,面积动态变化最大的是林业辅助生产用地.2012-2020年森林景观类型的比重差异逐渐增大,各景观类型面积比重趋向不均衡.

    国有林场森林资源调查森林景观景观格局景观指数

    闽东沿海茶园套种白花泡桐生长与温湿效应

    魏清鹏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罗源县鉴江镇进行茶园套种白花泡桐试验,以单作茶园为对照,对不同处理的茶树生长、新梢长度、发芽密度、茶叶鲜重以及白花泡桐的树高、胸径、材积生长、生物量积累及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测定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茶园套种白花泡桐可以形成复合林分,树冠层次明显;茶树新梢长度增加28.19%,发芽密度增加16.72%,茶叶产量增加20.79%;7年生白花泡桐生长状况良好,单株立木材积可达0.164 3m3,单位面积立木材积可达25.625 8 m3/hm2,单位面积地上部分生物量达9 595.56 kg/hm2;单株生物量中干材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64.17%,枝叶较稀疏;在最热月7月的8:00-16:00测定期间,套种林平均降温率8.90%,平均增湿率12.43%,套种白花泡桐具有明显的降温增湿效果.

    茶树白花泡桐套种生物量温湿效应

    杉木大径材林下套种红锥生长效果分析

    张皇永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不同郁闭度的杉木林分下套种红锥容器苗,对红锥幼苗的存活率、植株高度、地径、冠幅等指标进行了为期1年的定期观测和数据分析,研究杉木大径材林下套种红锥的生长效果.结果表明,在郁闭度0.3的杉木大径材林下套种的红锥幼苗生长状况更好,说明在郁闭度适中、土壤环境良好的杉木大径材林下套种红锥,有利于红锥的生长.

    杉木红锥大径材套种生长效果

    闽南山地贝壳杉与杉木混交造林生长效应初报

    颜志彬
    62-6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混交比例下贝壳杉与杉木的生长状况,探索适宜的贝壳杉混交造林模式,研究设置了贝壳杉与杉木混交株数比例分别4∶6、3∶7、2∶8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造林后6年7个月,不同混交比例的贝壳杉的胸径、树高生长存在极显著差异,贝壳杉占比越高的林分其胸径、树高生长越好;杉木与贝壳杉已产生明显的生长空间竞争,并且贝壳杉在林分中处于明显劣势,应对杉木实施间伐,及时调整混交林的密度结构和树种组成比例,以促进后期贝壳杉的生长以及快速成林.

    贝壳杉杉木混交比例生长效应

    不同地形因子对黄甜竹生长的影响

    谢益心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不同地形因子对黄甜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半阴坡和下坡位的黄甜竹生长较好,有利于产量提高,且半阴坡对枝下节间长度的影响较大,阳坡及上坡位不适宜种植黄甜竹.

    地形因子黄甜竹枝下节间数秆胸径秆高节间长度

    建宁闽江源伯乐树群落植物多样性研究

    林晓炜黄建兰陈建全连辉...
    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福建闽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燕岩地区的伯乐树群落展开样地调查,分析其群落学特征及物种多样性.样地内共调查到物种44科61属89种,植物区系呈热带向温带过渡性质.乔木层优势种为红楠,伯乐树优势度排名第2,灌木层优势种为箬竹,草本层优势种为瘤足蕨.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乔木层物种较为丰富,多样性最高,且物种分布最均匀;灌木层物种最为丰富,多样性略低于乔木层,物种分布最不均匀;草本层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最低,物种分布较为均匀.

    伯乐树群落学特征物种多样性闽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汀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春兰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与分析

    吴剑峰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典型的样地调查法对福建汀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春兰群落结构进行调查,利用多样性指数评估群落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调查范围内共记录到植物50科78属106种458株,群落种数最多的为报春花科和樟科,其次是蔷薇科和壳斗科;从科属构成看,仅含一个种的科数量最多,含2~5个种的科所含属数及物种数均最多;群落植物区系以泛热带及其变型类分布为主.草本层重要值最大的为山姜,为32.05%,其后依次为春兰、青绿薹草.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最高,其次是草本层,乔木层最低;灌木层植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均为最高,但Simpson优势度指数最高的是草本层.

    春兰群落多样性植物调查汀江源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