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黄红武

季刊

1673-4432

xb@xmut.edu.cn

0592-6291127

361024

福建省厦门市理工路600号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Lujiang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学报系我校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本刊坚持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积极反映我校科研、教学和管理的新成果。本刊竭诚为提高科研水平,教学质量和深化教育的综合改革,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以及促进厦门经济特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来校洽谈产学研合作

    厦门理工学院科研处厦门理工学院宣传部
    57页

    内河航运密集小目标船舶的图像检测方法

    吴志华钟铭恩邓智颖吴航星...
    58-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小目标船舶在密集性场景中检测的漏检率和误检率较高的问题,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提出一种船舶检测方法.该方法选用YOLOv7模型作为算法参考框架进行改进,设计自适应锚框匹配算法,利用CIoU距离度量方式重构K-means聚类算法,以更好地适应船舶数据集中物体的尺寸和比例分布;增加一个针对小尺度目标的细粒度检测头,并使用分散注意力机制对网络模型结构进行重新设计;采用负片图像增强技术来扩充数据样本以获得更多训练样本.实验结果表明:与YOLOv7原模型相比,本文算法在内河航运船舶检测任务中的查准率和查全率分别达到92.8%和88.9%,分别提高10.9%和23.6%;mAP50达到92.6%,提高23.4%;FPS指标下降11.4;模型大小为47.1 MB,在PC端上单张图片耗时需要32.26 ms,实现了小目标船舶的高效检测.

    内河航运船舶检测YOLOv7算法模型图像增强

    基于灰度世界和门控聚合网络的水下图像增强

    刘真高秀晶洪汉池
    67-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水下机器人在非限制环境中水下作业时,获取的水下图像存在整体色调偏蓝、偏绿、边缘细节较模糊及对比度较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灰度世界算法和端到端门控上下文聚合网络的水下图像增强算法.该算法通过图像R、G、B等3个通道分量调整的灰度世界算法,获取颜色校正后的水下图像;将校正后的水下图像输入到门控上下文聚合网络中,利用门控网络来融合图像中不同层次的特征,并引入平滑空洞技术和特征注意力模块,消除空洞卷积所出现的网格伪影现象,提高通道信息的灵活性,达到图像增强的效果.最后选取1 000幅参考图像,与6种经典增强算法进行主客观评价.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主观质量上提高了图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修正了水下图像的色偏;在客观评价指标上,测试集A中的峰值信噪比、结构相似性、信息熵和水下图像质量评估的平均值分别达到25.176 0 dB、0.950 9、8.057 9和0.618 2,测试集B的分别达到21.576 1 dB、0.933 1、8.119 4和0.591 4,评价结果都优于6种经典增强算法.

    水下图像增强灰度世界颜色校正门控上下文聚合网络特征注意力

    Al2O3/Cu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宋思晴许龙山吴玉蓉王小帅...
    7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硝酸铜和硝酸铝为原材料,采用喷雾干燥-煅烧-氢还原工艺得到超细、Al2O3在铜基体中均匀弥散分布的Al2O3/Cu复合粉体;经热压烧结(HP)和模压成型-烧结-复压-复烧(MP)分别制备出不同Al2O3含量的Al2O3/Cu复合材料,实验对比两种方法制备出的样品的物相、微观结构、硬度和电导率.结果表明:两种工艺得到的复合材料均具有较高致密度,硬度随着氧化铝含量增加而增大,电导率随着氧化铝含量增加而减小.热压烧结(HP)工艺获得的材料维氏硬度(143.9 HV)比同工艺下纯铜的硬度值(74.2 HV)提高了93.9%,电导率高于80.09%IACS;模压成型(MP)工艺制备的样品维氏硬度(136.8 HV)比相同工艺下纯铜的硬度值(42.3 HV)提高了223.4%,电导率维持在82.25%IACS以上.

    Al2O3/Cu复合材料喷雾干燥法热压烧结硬度电导率

    新型红色荧光粉Sr3CaNb2O9∶Sm3+,Eu3+的发光特性和能量传递分析

    洪俊煌孟宪国许英朝肖泽宇...
    88-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一系列单基质荧光粉Sr3CaNb2O9∶x Sm3+,y Eu3+(x=0.04~0.09,y= 0.03~0.15),并对样品的物相形貌、发光性能、能量传递机制和CIE色坐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Sr3CaNb2O9∶x Sm3+荧光粉在激发波长为407 nm时的浓度淬灭点为x=0.07.在Sr3CaNb2O9∶0.07Sm3+,y Eu3+荧光粉中,随着Eu3+掺杂浓度的增加,Sm3+的发光强度降低而Eu3+发光强度却先增加后降低,Eu3+的浓度淬灭点为y=0.09.Sm3+→Eu3+的能量传递以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为主,能量传递效率达到76.6%.色坐标图表明Eu3+离子的加入可使色坐标从橙红色区域向纯红色区域移动.此外,样品还具有较高的色纯度和较低的色温.结果表明,Sr3CaNb2O9∶Sm3+,Eu3+荧光粉有望成为白光LED发出红光物质的候选材料.

    Sr3CaNb2O9∶Sm3+,Eu3+稀土掺杂发光特性能量传递

    我校教师在"三报一刊"发表理论文章再迎"开门红"

    厦门理工学院宣传部厦门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封3页

    厦理工材料学院文艳芬团队研究成果登上化工领域国际顶刊

    厦门理工学院科研处厦门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封2页

    厦门理工学院推出中国首套智能信息技术实战与产品化白皮书

    厦门理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