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理论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理论界
理论界

高振庆

月刊

1003-6547

lilunjie2004@163.com lilunjie2007@163.com

024-23264273

110006

沈阳市和平区和平南大街45号(辽宁省委院内)

理论界/Journal Theory horizonCSSCICHSSCD
查看更多>>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以研究和探讨当前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提出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关于发展数字经济重要论述的三重逻辑

    李璐李弦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深刻洞察世界大势、时代潮流与我国发展实际,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一逻辑主线对发展数字经济提出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新部署,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前进方向.习近平关于发展数字经济重要论述伴随着从主政地方到领航中国巨轮的理性思考与长期实践,表现出内在连续并逐步成熟的生成逻辑.发展数字经济可以破解我国数字经济"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的现实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数字强国"擘画宏伟蓝图,为世界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贡献中国方案,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与价值逻辑.发展数字经济要以造福人民群众为要旨,深刻把握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等关键要求.

    习近平数字经济数字技术

    马克思技术与社会辩证关系思想及其智能时代的价值探究

    韩雨宸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技术与社会相统一思想是马克思技术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分析了简单协作时期、工场生产时期和机器大工业时期的技术进步与历史发展关系,揭示了不同分工形式下技术的特征与功能.在资本主义社会阶段,机器技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机器技术也被置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体系下,机器成为资本主义资本增殖的工具.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造成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经济对立,提高了工人劳动强度,加强了对工人的残酷剥削,也带来了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马克思的技术思想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是技术与社会产生矛盾的根本原因,这为智能时代如何理性对待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并且以技术为人服务的原则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了价值启示.

    技术与社会人工智能机器资本主义应用

    作为超越"物性"的"人性"——朱子"性"概念的两层分疏与"人禽之辨"抉隐

    王闻文
    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性"是朱子哲学思想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对朱子"性"概念的理解可作两层分疏,即"物性"和"人性".就前者而言,又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从广义上说,此物性并不仅是指"物"(非人)的性,而是包含"人"在内的物性,亦即此物性是指"物"和"人"之性,人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物".就狭义上说,是指与物性相对的人性,是仅指人而言.然而,朱子虽言人或可泛言为物,不过,他更是要人超越物性而挺立人性,并从性善论的视角对人进行规定.此又关联着"人禽之辨"的问题.在朱子看来,虽然人物之性有相同之处,但人性更有不同于物性的地方.人需要超越同物之性而彰显人之为人的特性,以此来标举人不同于禽兽且贵于禽兽的方面,概言之,朱子之区分人性、物性其实是为了说明人和禽兽的同异,特别是"异"的问题.

    朱子人性物性人禽之辨

    《庄子》"坐忘"义解

    赵晨
    2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坐忘"是庄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由"坐忘"引起的工夫论意涵历来为注家所重视,然而"坐忘"之义却众说纷纭,不一而足.其中,"端坐而忘"和"无故而忘"为大多数研究者所持,但对细节的解释仍较模糊.通过对文本结构进行分析性研究,可以得出"坐忘"的真正含义,即"止而忘"、无具体对象的忘、自我同一性合于道的忘,是"我"之一从社会的"一"中超脱出来,解除限制之后再次返回天的秩序和社会秩序中去的过程,此过程首先终止对象性的活动达到无对象性的状态,进而使"我"之一显现.

    庄子坐忘无对象自我同一性

    保护弱势群体的正当性——基于伦理学视角分析

    陈新芳李伟
    2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保护弱势群体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道义论、功利主义和美德论提出保护弱势群体能够捍卫人的尊严、提升社会整体幸福和培养具有德性的人,但上述理论往往忽视社会环境对个体发展的现实制约.保护弱势群体,应以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为主导,跳出抽象化的道德理论困境.为此,要建立充分的社会保障机制、尊重弱势群体的主体性人格、发挥贤能者的引领作用,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改进方式方法.

    弱势群体共同富裕伦理学正当性

    卢卡奇的人学思想与当代启示

    魏浩天纪莹琳
    3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西方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充分吸收了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以及黑格尔的历史哲学、韦伯的社会学等等,形成了卢卡奇内涵丰富的人学思想.在卢卡奇那里,人是总体性的人,是历史主客体相统一的人,这样的人并不是动物式的自然存在,而是通过有目的设定的劳动所实现的社会存在.同时,卢卡奇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这种社会关系被物的关系所代替,人是物化的人,人的意识是物化的意识.因此,必须弘扬历史主动精神,以确证人的历史创造者的主体地位;必须大力推进劳动教育,以促使人的社会存在的现实生成;必须着力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以消解物化现象所产生的不良影响.

    卢卡奇人学思想理论溯源当代启示

    哈贝马斯社会整合理论的逻辑进路

    张柳单传友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哈贝马斯的社会整合理论是以分析现代社会的理性化危机为前提,规范性推进社会整合为方式,符合稳定社会秩序为核心的积极探索.以逻辑视角观之,其社会整合理论以"生活世界殖民化"为逻辑起点,分析了晚期资本主义分裂危机的具体表现;以规范性社会整合为逻辑主线,开启了对社会整合要素的功能探究;以社会合理化发展为逻辑旨归,探寻了稳定现代社会秩序的现实路径.理清哈贝马斯社会整合理论的内在逻辑,对于纠正将社会整合的积极探索贬低为抽象关怀的误解,以及深化哈贝马斯社会整合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整合沟通理性文化系统现代法律

    形式价值论与质料价值论——关于胡塞尔与舍勒价值论伦理学的比较分析

    李哲
    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价值论尽管被胡塞尔和舍勒放在各自伦理学中的优先位置,但在双方那里差异显著.胡塞尔认为价值论应该是形式的,并且要以与逻辑学的类比作为引导而得以建成;舍勒则主张形式的道德原则应该让位于先天被给予的价值,因为"先天的"与"形式的"并非等同关系,完全可以有"先天质料",从而伦理学应该被建成先天的质料伦理学.对舍勒来说,重要的是对价值质料及其秩序的本质直观,而非感性直观,毋宁说价值奠基了形象内容,价值伦理学完全独立于逻辑学,这样就直接倒转了胡塞尔的价值论中逻辑理性对价值论理性的奠基关系.

    先天质料价值质料价值论质料伦理学

    防范化解科技领域重大风险打造辽宁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

    陈凡徐旭
    5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科技突破引领着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由线性向非线性发生转变,使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更加明显,由此,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对于防范科技领域重大风险的意义越来越重要.为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实现科技强省,促进辽宁全面振兴,打好打赢新时代"辽沈战役",对于辽宁省而言,防范化解科技领域重大风险既是保障辽宁振兴的长远大计,也是打造辽宁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的前提条件和必然要求.为此,应进一步认识防范和化解科技领域重大风险的意义,对科技活动重新审思,为打造辽宁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提供保障,促进辽宁科技事业健康、安全、稳定发展.

    科技领域重大风险辽宁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科技创新

    "双碳"目标下电力企业发展困境及转型对策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刘祥锐刘春芝
    6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在"双碳"目标背景下,详细分析了辽宁省电力企业发展在碳排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各发达国家电力企业转型发展的对策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总结辽宁省电力企业发展特点,类比其与发达国家电力企业转型前的共同点,最终基于辽宁省电力企业实际情况,提出企业"高端化""智能化"与"绿色化"的发展建议.

    "双碳"战略电力企业转型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