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理论建设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理论建设
理论建设

双月刊

理论建设/Journal Theory Research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推进安徽经济由"大"向"强"再跨越的路径研究

    程必定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这一崭新概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创新.新质生产力不仅能推动产业边际收益递增,还能积聚新动能、塑造新优势、开辟新赛道.安徽应把握新时代发展要求,积极开辟绿色发展赛道提升市场竞争力,开辟数字经济赛道增强新质生产力,开辟融合发展赛道培育产业扩张力,开辟未来产业赛道厚植经济发展潜力,推进安徽经济由"大"向"强"的再跨越.为此,要实施"包容人才"的政策,积极营造"养人养家养业"的环境,吸引、集聚、留住创新人才,为持续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保障,为安徽经济由"大"向"强"的再跨越培育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

    新质生产力边际收益新赛道绿色发展融合发展未来产业人才包容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新型政党制度的形成发展与优势彰显

    蒯正明
    1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党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实现形式.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把实现现代化作为不懈奋斗的目标,并对中国的政党制度进行了积极探索.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国共两党两度牵手,两度兵戎相见.在这一过程中,得益于处理政党关系的成功实践,中国共产党逐渐得到各民主党派的认同和支持.民主党派也逐渐转变了自身的政治路线,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艰辛探索,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成功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形成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一项伟大的政治创造,是中国共产党为世界政治文明发展提供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优势.新征程上,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发挥新型政党制度优势来凝聚共识、集聚智慧、汇聚力量.

    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政治协商新型政党制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生成逻辑、核心要义与哲学意义

    张艳红
    2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凝结时代精华、闪耀真理光辉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时代创新,是对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坚持运用,是对新时代中国伟大实践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哲学升华.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其凝练概括为"六个必须坚持",它把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辩证统一的思想方法与实事求是的理论品格高度融合,形成了相互贯通、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完整体系."六个必须坚持"开辟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境界,实现了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提供了哲学指引,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哲学结晶.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六个必须坚持"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式现代化对现代化的"西方"祛魅——基于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视角

    王亚杰
    3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中国75年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超越.现代化在"西方"视域下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色彩,并以其优先性和垄断性持续挤压世界现代化多元性的生长空间.西方现代化在全球布展过程中不断受到来自自身以及外部的挑战,这从根基上决定了发展中国家自主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必然性.中国式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西方现代化的反思和校正,为解决人类现代化面临的普遍难题提供了可能性方案,通过以党的领导与制度建设的辩证结合、利用资本与驾驭资本的辩证统一、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的辩证统一、底线思维与战略布局的辩证统一,开启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标志着人类现代化对"西方"视域的成功祛魅与抽离.

    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西方视域意识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世界意义的多维论析

    邓观鹏李政
    4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百年奋斗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独特的领导优势和内容优势.这些优势形塑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面貌,赋予其独特的世界意义.基于世界视野、历史视野和比较视野,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集中表现为彰显"民族复兴论"、超越"西方中心论"、破除"历史终结论"、证伪"文明冲突论"、驳斥"零和博弈论"与化解"生态危机论"等六个维度,以此为世界现代化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西方中心论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零和博弈论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意蕴论析

    张昂
    50-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六个必须坚持"贯穿于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发展的始终.习近平文化思想蕴涵着"六个必须坚持"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人民至上,就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坚持自信自立,就要坚持文化自觉自信、文化自立自主、文化自力自强;坚持守正创新,就要在继承与发展、守正与创新中推进文化发展;坚持问题导向,就要以敢于直面问题、善于剖析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态度加强文化建设;坚持系统观念,就要用发展变化、普遍联系、全面整体的观点前瞻性思考文化未来、全局性谋划文化建设、整体性推进文化发展;坚持胸怀天下,就要促进人类文明深度交流多元互鉴,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习近平文化思想世界观方法论人民至上文化自信

    中国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成效、挑战及对策建议

    吴凡
    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在全球治理、经贸合作、国际金融、应对气候变化、公共卫生、数字经济、安全发展等领域提供了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公共产品,不仅赢得了国际社会高度赞誉,也不断提升了中国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当前,中国国际公共产品面临自身供给能力有待加强、国际社会内生阻力较大、外部压力上升的挑战.为此,中国应增强自身公共产品供给能力,提升国际公共产品供给质量成色;以制度型开放加快中国参与国际规划的制定,创造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良好环境;加强国际传播,赢得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战略主动.

    国际公共产品成效挑战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

    论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作用

    李奕斐
    6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功勋荣誉表彰制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载体.从其基本特征来看,这一制度体现了国家意志与公民意志的统一、文化传承与时代发展的统一、坚持以德为先与突出功绩导向的统一,鲜明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其价值追求来看,这一制度能够发挥价值引领与价值导向作用,协调价值理想与价值规范,促进价值体系的整体性与层次性统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熔铸.从其作用路径来看,这一制度是对价值观的人格化诠释、仪式化呈现,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规范保障,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传播.

    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建设

    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三重逻辑

    李群弟
    7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是一个结构清晰、要素协同的有机整体,其现代化的逻辑形态是理论价值、历史规律和实践经验相互作用与内在融合的结果,展现出超越其他既有现代化模式的显著优势.从理论层面看,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和中国式现代化一脉相承,离不开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思想的科学指引;从历史层面看,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是一代代共产党人在现代化长期探索中开创的一条契合中国实际的道路,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现代化基因同根相连;从实践层面看,着眼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定位生成,中国共产党针对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作出了符合中国特色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

    中国式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国式基层治理

    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理与路

    赵晓莹
    8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之"大"在给党带来独有优势的同时,也使党面临"六个如何始终"的独有难题.破解这些难题,是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需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始终牢记党的初心使命、不断深化党的自我革命和持续强化能力训练等方面综合发力.

    中国共产党大党独有难题长期执政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