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理论视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理论视野
理论视野

周炳成

月刊

1008-1747

010-62805418 62805483

100091

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中央党校主楼4层

理论视野/Journal Theoretical Horiz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理论性、学术性、现实性、创造性、综合性社会科学理论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杨德霞
    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要从国家权力的高度看待意识形态领导权。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就是要发挥意识形态对国家权力的建构功能,实现对国家权力的形象塑造、体系建构、合法性辩护和运转支持等。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涉及意识形态与民众之间、意识形态之间以及意识形态与国家制度之间三个方面的关系。在实践中,要实现彰显思想魅力与掌控意识形态资源协同推进、强制手段与非强制手段共同发力、思想指引与制度建构有机融合。

    意识形态领导权国家权力建设路径

    马克思伦理思想的内在逻辑及其对夯实共同富裕伦理基础的启示

    袁芳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伦理思想揭示道德的本质是社会经济关系表现的意识形态,正确理解的利益是道德的基本原则,自由、人类共同体和自我实现是道德实现的基础。从整体上看,马克思伦理思想形成了从抽象的自然人到现实的社会人、从道德批判到道德建构、从价值理性到科学理性、从个体主义到制度主义的发展逻辑,为我们提供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导向和思维方法,有助于跳出西方自由主义和共同主义的伦理纷争以及避免我国历史上平均主义伦理的非理性。夯实共同富裕的伦理基础,应明确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坚定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立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培育和营造积极健康的财富观;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把握共同富裕不同阶段的动态伦理;以法治护航社会公平正义,完善分配制度和诚信制度。

    马克思伦理思想共同富裕伦理基础启示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四维向度

    孙道壮赵付科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内蕴着自身特有的理论、历史和实践逻辑,也体现着对其生成逻辑的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涵盖牢牢掌握文化领导权、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以"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效提升中华文化国际话语权等方面,其鲜明特点主要体现为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根本原则、坚持物质基础与文化建设相促进的内在诉求、坚持历史传承与发展创新相融合的时代视野、坚持民族特色与开放包容相贯通的胸怀格局。习近平文化思想彰显着中华文化的新发展,民族复兴的新驱动和世界文化的新方向。

    习近平文化思想生成逻辑基本内涵鲜明特点时代意义

    论习近平文化思想中"七个着力"的重大要求

    王玖姣
    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形成了文化思想。2023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容,其中提出的"七个着力"重大要求,既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最新重要成果,又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本遵循,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深刻的思想性和长远的指导性。

    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习近平文化思想七个着力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方法论特色

    黄清迎
    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从根本上贯穿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在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实践中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其方法论特色体现在:运用历史辩证法,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坚持系统观念,体现"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坚持守正创新,在"变"与"不变"的发展逻辑中续写文化新辉煌。

    习近平文化思想历史辩证法系统观念守正创新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体系的构建

    李君如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体系是当前的重点任务,是由我国现阶段的中心任务、理论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做好对外传播等多方面的需要决定的。我们要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中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体系,把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和提高叙事本领作为一个整体来推进。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叙事本领

    中国式现代化对资本的驾驭及其开创意义

    江昊吴海江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对资本文明的深刻洞察和辩证批判揭示出资本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双重作用。资本在中国的历史境遇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辟是同一历史过程的两个方面。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创出一条从跨越资本到利用资本,再到驾驭资本的现代化之路,历史地开启了辩证看待资本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创了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在解构资本文明与资本主义单向锁定、丰富资本文明的辩证蕴含与实践场域、拓宽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现实路径的三重向度上具有重大开创性意义。

    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资本资本文明双重性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意蕴

    管仕廷
    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化具有孕育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动能。中国式现代化蕴含丰富的文化意蕴与文明内涵,主要表现在: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彰显中华文明新境界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凸显鲜明的中国特色与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文明成果;为人类文明多元演进与包容互鉴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创造;构筑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建构。

    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文化文明

    关于高质量发展若干基本问题的理论思考

    赵振华
    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新时代新征程,高质量发展从总体上要很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体现新发展理念。在供给上要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实现生产组织方式网络化智能化,培育企业创新力:适应人民群众需求日益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新特点,在投入产出上讲求效率,在分配上真正体现每种生产要素贡献大小,各得其所,实现共赢;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发展。

    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

    我国边疆牧区振兴的战略意义和实现路径

    麦迪娜·吐逊江李艳
    6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边疆牧区是我国传统牧业生产区、少数民族聚居区、低收入人口集中区和草原文明发源地,其幅员辽阔,战略地位显著。推进边疆牧区振兴,实现牧区现代化,对稳边戍边维护国家安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实现乡村振兴,进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新征程上推进边疆牧区振兴,要加强和完善党对边疆牧区工作的全面领导,积极引导和促进牧区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推动牧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用科技创新和人才资源支撑实现边疆牧区现代化。

    边疆牧区牧区振兴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