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理论视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理论视野
理论视野

周炳成

月刊

1008-1747

010-62805418 62805483

100091

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中央党校主楼4层

理论视野/Journal Theoretical Horiz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理论性、学术性、现实性、创造性、综合性社会科学理论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和党员理论武装思想研究

    张树德
    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列宁无产阶级政党和党员理论武装思想,是伴随着科学世界观的产生和发展的。列宁结合俄国革命和党的建设实际,全面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提出了对无产阶级政党和广大党员进行理论武装的重要性,深刻阐明了革命理论和革命行动的关系,以及科学的理论和先进的政党之间的紧密联系,无产阶级与革命家组织之间的关系等。

    列宁无产阶级政党理论武装

    列宁对托尔斯泰思想的评析

    肖遥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19世纪的俄国,涌现出一批天才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作为这一时代的杰出代表,其思想为世人高度关注。托尔斯泰逝世后,俄国社会各界掀起悼念托尔斯泰的运动。与此同时,学界展开了对托尔斯泰思想的讨论。当时俄国革命正处于低潮时期,列宁发现,对革命持不同立场的人,对托尔斯泰褒贬不一,存在着对托尔斯泰思想的误读。为了还原真实的托尔斯泰,列宁以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理论为基础,对托尔斯泰的思想展开评析,将托尔斯泰视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从正反两方面阐释了俄国人民应如何对待托尔斯泰的思想遗产。时至今日,列宁的评析依旧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有助于社会主义国家对马克思主义文化阵地的坚守。

    列宁托尔斯泰主义俄国革命人民性

    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的理论品格

    郭强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具有鲜明的新时代理论品格,包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坚持自信自立的改革精神力量、坚持守正创新的改革思想方法、坚持攻坚克难的改革问题导向、坚持整体协同的改革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的改革世界眼光等六个方面,是"六个必须坚持"在全面深化改革领域的创新性运用。把握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的理论品格,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全面深化改革理论品格"六个必须坚持"

    论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守正创新的理论品格

    储霞朱佩佩
    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守正创新是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鲜明品格,其生成源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本质规定、中国共产党推进党的建设的历史总结、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和建设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时代要求;其内容突出体现在党的领导、以及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主题主线、规律探求等方面;其方法凸显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传统与现代的互动交融。

    习近平党的建设守正创新

    习近平文化思想多维探析

    孙杰
    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新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新部署,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新境界,是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科学指南。从理论维度、现实维度、价值维度和国际维度等多重维度对习近平文化思想进行研究与解读,有助于深刻理解与把握其理论的系统性与完整性。

    习近平文化思想文化自信

    新质生产力的理论贡献及其发展的深远影响

    吕鹏白刚
    3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同时具有极强的世界影响。新质生产力以新发展理念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内涵,以新要素及其组合跃迁拓展和时代化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生产要素内容,以新型内涵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以环境可持续性探索和创新了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生态意蕴。在世界贡献上为重构国际经济竞争及合作关系提供了理论创新视角,在实践上为世界提供优质产能和增长新动力。同时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解决贫困问题、环境污染和经济不平等三大领域的全球性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中国方案。

    新质生产力理论贡献世界影响

    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逻辑理路、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方铭勇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逻辑理路,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国家安全战略思想,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加强构建新安全格局的重要抓手。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价值意蕴是以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统筹发展和安全为基础、以防范化解风险为牵引。强化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组织领导,坚持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价值认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国家安全体系,提升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国家安全能力,是新时期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国家安全体系国家安全能力现代化总体国家安全观

    法治中国一体建设的内涵与路径研究

    向嘉晨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治中国一体建设是在传统法治理论和具体实践基础之上总结凝练所形成的中国特色法治话语,彰显了党领导人民探索中国法治道路的不懈追求、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系统观念、回答了如何实现"大国法治"现代化的时代之问。深入推进法治中国一体建设,需要以依法执政为核心建设法治国家、以依法行政为重点建设法治政府、坚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向互动建设法治社会。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法治中国一体建设

    智能革命的意识形态安全与对策刍议

    李钢黎祯祯
    5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引领的智能革命使意识形态领域发生结构性调整,引发意识形态内容生产、传播方式、价值认同、智能鸿沟等一系列安全挑战。溯其成因,可以发现,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影响意识形态内容生产、传播,塑造意识形态系统的权力体系,具有改变意识形态运行规律的能力。要从维护国家总体安全的顶层设计入手,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发展,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包容性灵活性,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自觉和自信,积极维护智能时代意识形态安全,为实现国家总体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智能革命生成式人工智能意识形态安全对策

    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多维思考

    张梦瑶
    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重要体现,也是各国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桥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大力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体育强国建设面临不少需要努力破解的问题,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创新能力还不是很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社会组织发展不是很规范等。加强体育强国建设,必须把体育改革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必须推进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必须实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在继承与创新中弘扬中华体育精神。

    体育强国战略意义矛盾与问题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