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理论探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理论探索
理论探索

潘峰

双月刊

1004-4175

llts@263.net

0351-7985585

030006

太原市学府街96号

理论探索/Journal Theoretical Explor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办刊宗旨和特色,注重对深层理论性问题和重大实际问题的研究,突出科学性,创新性和前沿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法经济学视角下的环境损害应对路径

    陈海嵩
    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损害是指因为人类活动而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诸多不利影响,构成环境法的核心概念及基本范畴.环境损害不同于传统的环境侵权,需要拓展法学研究的视野,建立应对环境损害的多元路径,从而为法律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从法经济学角度看,环境法应对环境损害的路径选择,本质上是环境损害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在法律设计上的转化与体现.具体来说,严格责任是应对环境损害的核心路径,但并不是唯一的路径,还存在损害分担路径与事前预防路径.损害分担路径包括主动分担和被动分担两种方式,需要支付高昂成本且实施效果往往存在阻碍.事前预防路径的核心是市场调控,但严格责任可以通过许多方式与市场调控加以共存,实现应对环境损害的综合效应最大化.

    法经济学环境损害法律责任损害分担市场调控

    BBNJ协定中海洋空间治理规则的适用与中国应对

    白佳玉
    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洋划区管理是对海洋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和整体安排部署的空间治理活动.其中,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包括海洋保护区在内的划区管理工具规则已在国际规则层面达成共识,呈现于BBNJ协定这一人类对新疆域全球治理的最新成果中.梳理当前BBNJ协定中包括海洋保护区在内的划区管理工具规则的主要内容,能够分析出该规则目前的缺陷以及需要进一步明确的内容,从而预测BBNJ协定可能给各缔约方带来的适用挑战.中国作为发展中的海洋大国,在未来BBNJ协定正式生效后,应于批准协定前和批准协定后两个阶段做好履约准备:一方面,中国在批准BBNJ协定之前,可以通过发布解释性声明的方式对BBNJ协定划区管理工具规则部分的相关规定作出解释,并进一步完善国内相关法律法规.另一方面,中国批准BBNJ协定之后有必要积极参与科学和技术机构建设和程序性规范制定,发挥中国主导构建的蓝色伙伴关系的作用,通过与其他缔约方的嗣后实践促进BBNJ协定中包括海洋保护区在内的划区管理工具规则的善用.

    BBNJ协定划区管理工具海洋保护区人类命运共同体海洋空间治理

    河林长制的环境质量责任审视

    姜渊
    2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有针对河林长制的责任研究只关注于其对责任压力的强化与整合.事实上,河林长制实现了责任属性的变革性创新与责任主体的拓展性创新.进而,它以目标性责任将党政领导的政治责任与地方政府的法律责任予以结合,从而围绕环境质量责任进行了责任机制的建构.具体而言,河林长制从责任机制的三个方面对环境质量责任予以建设性践行:一是赋予地方政府具体的环境治理职能,二是将新赋予的环境治理职能融于宏观治理之中,三是以标准化的环境质量目标达标机制督促地方政府履行环境质量责任.

    环境质量责任河长制林长制责任属性责任主体

    科学文化视域下的人工智能恐惧问题

    刘永谋白英慧
    28-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AI)的类人化创新与媒体的拟人宣传使AI文化的拟人化特征凸显.AI文化的拟人化特征具体表现为人类在认知上对AI的拟人化,在情感上对AI的依赖性,以及在信仰上对AI的崇拜感.AI拟人化在三个层面催生了AI恐惧:人类在认知上对AI的拟人化引发了"AI类人"恐惑,人类在情感上对AI的依赖性引发了"AI非人"恐慌,人类在信仰上对AI的崇拜感引发了"AI超人"恐惧.建设健康的AI文化以应对AI恐惧,应辩证看待AI恐惧,坚持务实的AI有限设计,致力于人类AI素质的整体提升,加强AI的科学传播.

    AI文化AI恐惧拟人化人工智能

    迈向全球空间正义的中国式现代化

    齐承水
    3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全球空间正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也是衡量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时代创新,为实现全球空间正义提供了新的理论范式.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开创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道路,其多样化实践模式的显著成效,为实现全球空间正义贡献了中国智慧.在全球现代化进程中,资本与技术、政治形成合谋实现了对全球"物理-地理空间"的扩张,对全球"社会-经济空间"的宰制,对全球"心理-文化空间"的控制,从而造成全球空间正义的缺失.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全球空间正义的实践,就需要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破解全球生态空间难题,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破解全球生产空间矛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破解全球生存空间困境,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破解全球价值空间困局.

    中国式现代化全球空间正义新质生产力

    新时代党的纪律教育的重要经验

    徐俊
    4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纪律教育旨在强化党员的纪律观念以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纪教育尤显重要,它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不断探索,我们积累了党纪教育的重要经验:坚持思想引领与立根铸魂相统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坚持内容为王与精准施策相结合,注重教育内容与时偕行,推动教育分层分类实施;坚持形式多样与创新求变相融合,积极创新教育形式,科学整合教育资源;坚持案例警示与正反对照相并举,发挥正面典型引领作用,突出反面案例警示作用;坚持制度保障与长效推进相协同,完善制度体系,强化考核评价.

    党纪教育思想引领精准施教创新求变制度保障

    马克思主义时代观视域下的伟大斗争

    张浩殷艺娜
    5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入理解伟大斗争,必须将其置于马克思主义时代观视域下进行考察.从时代方位认识伟大斗争的性质,以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阶段观之,伟大斗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主要体现为调整人民内部生产与需要之间非对抗性的矛盾.从时代目标来看伟大斗争的任务,可以明确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的核心任务.从时代愿景把握伟大斗争的立场,可以得出在致力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时代愿景下,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的根本价值立场.从时代大势来看伟大斗争的趋势,可以发现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形势下,当今世界仍处于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伟大斗争的发展趋势.从时代课题把握伟大斗争的关键,可以得出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要求下,党要以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和党的各项建设为新时代开展伟大斗争的关键抓手.

    马克思主义时代观斗争性质斗争任务斗争立场伟大斗争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人民性探析

    杨羽川韩喜平
    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自我革命的根本目的是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践行"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推进自我革命是其人民性使然,正是鲜明的人民性指明了党自我革命的根本价值取向,揭示了党自我革命的信心底气,回答了党推进自我革命的有效途径.

    党性人民性自我革命

    数字全过程人民民主论析

    张明军李天云
    66-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民主是数字时代政治文明建设的新命题.数字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数字时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形态,经由超越赋能的理论升华,其形态学意义得以实质归位,其生成式展开表征为数字技术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交汇互嵌、深度融合,其关键性含义表现为全方位数字化参与、全链条数字化联动、全覆盖数字化运作.数字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革新交互方式、降解规模焦虑、增强治理韧性、发展智慧民主等功能优势促进中国政治发展与民主治理水平持续、稳步提升,在发展运行中彰显出民主参与便捷可及、运作过程清晰精细、民意回应敏捷精准、民众智慧系统集成的鲜明特色.同时,数字全过程人民民主也面临着隐私泄露损害数字民主质量、数字鸿沟引致数字民主堕距、算法异化破坏数字民主生态、技术失灵造成数字民主悬浮等风险挑战.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应以价值引导、政党推动、制度调适、堕距弥合、典型示范有效推动数字全过程人民民主健康可持续发展,开创数字时代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

    数字时代全过程人民民主数字全过程人民民主

    西方政治学术话语议题设置的迷思及其破除——以"国家"与"社会"为例

    黄海
    7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治的学术与学术的政治的互通,是西方维系其话语优势的重要手段.以"国家"与"社会"为例,在政治语境下,西方将其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以学术形式进行输出,垄断"国家"与"社会"话语政治的定义权;在学术语境中,西方将"国家"与"社会"话语背后的契约国家理论、国家与社会二元截然分立等核心议题以政治形式进行输出,垄断学术政治议题的主导权.解构西方"国家"与"社会"的政治学术话语和议题设置,解析西方学术中以政治议题设置保持话语优势的内在本质及其认识论与方法论根源,探索构建中国特色政治学术话语的逻辑基点,破立结合,方能在有效的批判和有效的构建中找到中国特色政治学术话语的自建逻辑.

    西方政治学术话语西方中心主义主流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