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理论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理论学刊
理论学刊

孙占元

月刊

1002-3909

zhanyuan@sddx.gov.cn

0531-87088383

250103

山东省济南市旅游路3888号

理论学刊/Journal Theory Journal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经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倡导严谨,扎实、求实、求真、创新的学风,以促进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繁荣发展为己任,积极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读者对象:广大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和党政干部,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校、大专院校、广大理论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重要论述的创新发展

    王月清梁剑
    5-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重要论述主题鲜明、论域广泛、内容丰富,具有完整的理论架构和清晰的内在逻辑,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调查研究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重要论述,从科学方法论的视角和层面来说突出体现为坚持调查研究与唯物辩证法相结合、与实事求是相结合、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就价值导向而言体现为调查研究的人民性、科学性和实践性.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重要论述既是对党的优良传统的传承和弘扬,又是在新时代条件下的创新发展,是指导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更好开展调查研究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

    习近平调查研究方法论价值导向

    习近平关于公共卫生安全重要论述的逻辑理路、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

    阮一帆钟元佐
    14-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公共卫生安全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汲取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思想,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公共卫生安全工作的实践经验,传承创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健康思想,系统阐明了新时代公共卫生安全工作的根本保证、根本立场、战略目标以及实施方略,形成了逻辑严密的科学体系.习近平关于公共卫生安全重要论述作为中国共产党推进公共卫生安全治理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推进中国特色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以及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彰显了重要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公共卫生安全重要论述公共卫生体系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中国共产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模式变迁与理论建构——基于政党中心主义视角的考察

    臧秀玲李政一
    2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这一现代化范式的开创,源于政党、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不断调适,其中党的领导、国家能力与人民群众的共同参与和有机协调,共同支撑与维系了现代化进程中根本领导力量、基础性力量与主体性力量的融合与发展,开创了政党主导型现代化的新典范,塑造了 一条不同于西方的后发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新道路,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思考与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政党—国家—社会模式,拓展了政党中心主义在时空维度上的运用,通过在政党、国家与社会三者的互动中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脉络及演进逻辑进行分析,初步形成了一个中国式现代化的解释框架,为深入研究现代化问题提供了有益借鉴.

    中国共产党中国式现代化政党中心主义

    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独特生态观的三重维度

    黄小兵
    3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现代化理论和实践必然面对、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在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守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开辟了 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形成了独特的生态观.中国式现代化独特的生态观回答了后发国家如何实现生态化与现代化良性互动的问题,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工业化生态观的全面超越,并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成功实践为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全新的思考和依据,为实现"两个和解"贡献了中国智慧,是人类社会实现永续发展的共同思想财富.

    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独特性

    辩证逻辑下跳出历史周期率"两个答案"的内在机理及协同路径

    冯继康刘晓彤
    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主新路"和"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奋斗历程中探索出的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蕴含着系统科学的辩证思维.新征程上,在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考察"两个答案"的内在机理及协同路径,就要从辩证逻辑出发,从"内"与"外"的协同、"守"与"变"的平衡、"上"与"下"的互动中探寻答案.

    中国共产党历史周期率民主新路自我革命

    延安整风时期文艺界人士阅读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历史考察

    袁洪亮马千隽
    4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革命文艺运动的经典之作,深刻影响了延安一代文艺界人士.在延安整风时期,文艺界人士以《讲话》精神为指引展开阅读活动,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的阅读模式,遵从文艺审美—创作视野—创作范式的逻辑重塑文艺价值观.正是在围绕《讲话》的反复阅读和深入体悟中,文艺界人士逐渐融入革命大潮,从而铸成了延安文艺的独特形态.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本阅读文艺形态文艺实践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纪念仪式与情感动员

    陈莉莉
    57-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既是立志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型政党,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情感型政党.抗战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高度重视纪念仪式的情感动员功能,通过党政群体、劳动群众、士兵群体、知识群体等参与主体的情感互动生成团结抗战的集体力量,通过仪式筹备、操演过程和效果巩固等精心设计的仪式流程激发团结抗战的共同体意识,通过时间、空间、声音、器物等象征符号唤醒团结抗战的持久情感.中国共产党在纪念仪式中的情感动员有效推动了边区广大军民投身抗日报国的伟大事业,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重要体现.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纪念仪式情感动员

    理解和把握"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的三重向度

    马菱霞
    66-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重要思想的"十三个坚持"之一.从"制度治党"和"依规治党"分别提出,到二者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反映了我们党在管党治党方面的新发展."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这一新论断意蕴丰富、特色鲜明、创新突出.从科学内涵看,它是制度要素、法治方式和治理过程三者的有机统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原创性话语表达,反映了我们党在政党治理模式上的现代转型.从探索进程看,它是我们党百余年来在管党治党方面守正与创新有机融合的典范.从理论创新看,它蕴含并呈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权的实现规律.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必将继续推动党的事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党内法规党的自我革命

    事情本身的实践还原——马克思辩证法的现象学意蕴

    陈艳波丁玲
    75-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对现实与历史的分析具有现象学的维度.现象学主张撇开先在的、未经深思的预设回到事情本身之中考察其原始的发生,以此克服传统哲学对人与世界理解的偏差.以此来看,马克思对传统哲学问题的症结有着相同而且清楚的认识,他同样要求摒弃一切抽象的思想预设,按照事物的真实面目来认识和把握.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思辨辩证法的基础上,立足现实的主体与对象的关联,通过实践活动揭示了人与世界之间真实的辩证关联运动与历史性生成,开辟了理解人与世界的事情本身的道路.就此而言,马克思的辩证法已经具备了现象学的意蕴.

    马克思辩证法实践现象学

    无治理不成共同体:政治学的视角

    徐勇
    84-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体是19世纪以来现代社会科学中使用的一个高频词汇,它反映了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及变化.共同体是由共同的客观条件、主观意识并通过治理形成的稳定的人群结合.人类社会沿着社会分工和社会组织两条路径演化.社会分工、社会差异、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寓于社会组织之中,并内在地要求通过治理加以调整和处理,因此,只有通过治理才能形成稳定的共同体.传统的共同体更多受客观条件制约,治理旨在强化整体和抑制个体.现代社会以个体为基础,更多受主观意识的影响,需要通过有效治理将个体化、单体化的"你、我、他"联结为共同性的"我们",实现活力与秩序的有机统一,因而对治理的要求更高.人生而属于共同体,但又无不需要治理.

    治理共同体政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