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艺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艺论坛
文艺论坛

江学恭

半月刊

2096-6474

chzypl@163.com

0731-84582637;84582634

410001

湖南省长沙市八一路227号

文艺论坛/Journal Commentaries on Literature and Art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创作与评论》(原名《理论与创作》)系湖南省唯一的创作与评论并重的大型文艺期刊,曾荣获中宣部“三创一争”先进单位、中国文联“舆情信息”先进单位、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湖南省一级期刊等荣誉,据权威机构统计,该刊影响力已跻身于中国文学期刊前20名。该刊以“繁荣文艺创作、加强文艺评论、追求湖湘气派、兼容百家风格”为宗旨,立足湖南、面向全国,坚守理想、关注当下,刊发优秀的文艺原创作品及精彩的文艺(文化)评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集体群像到个人具象:东京国际电影节中国内地获奖影片影人掠影(1985-2020)

    江晖
    70-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时代赋予电影以作品、产品、商品和宣传品的"四品"属性,海外国际电影节成了中国内地电影走出国门的重要途径.纵观在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获奖的中国内地影片,既不同于欧洲主流国际电影节对"东方奇观"的青睐,也有别于日本大众电影市场对历史、武侠题材的偏好,在内容和叙事上呈现出了"视角微、情节缓、基调暖"的特点,同时在时间纵轴上显示出从具有历史厚重感的集体群像到鲜明多元的个人具象的变化趋势,在总体基调上体现出了对人性价值的肯定、对美好情感的追求.这与内地电影自身的发展以及不同时代电影人的活跃与贡献息息相关.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获奖影片往往远离市场、陷入"小众"的尴尬境地,因此中国内地影人有必要从如何解决电影属性中的"民族化"和"国际化"矛盾、如何取得电影创作的自我表达诉求与对外传播诉求之间的平衡这两个问题出发,反思作品定位和创作动机,肩负起时代责任.

    东京国际电影节中国内地电影日本文化传播

    许冠文喜剧:跨文化奇观、美学关联与现代性转向

    赖荟如
    7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70年代末,许冠文创作的《半斤八两》成为日本市场的现象级外语片,更将香港类型电影体系中的另一支重要流派——喜剧片引入日本观众的视线中.许氏喜剧在日本市场的票房奇迹,首先得益于动作奇观的"去谜化"作用,这赋予影片作为"吸引力电影"的跨文化优势;其次,许氏喜剧与 日本本土电影形成美学关联及深层指涉,较之同时期的外语片,更贴近日本受众的审美趣味;此外,许氏喜剧标志着香港粤语喜剧的现代性转向,亦为日本观众提供了 一种在传统与现代"两分法"之外的、思考现代性的方式.

    许冠文喜剧跨文化传播形式美学日本市场现代性转向

    怀旧与残酷的文化之镜——台湾电影在日本的认同与折扣

    李凌莉
    8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台湾电影在日本市场的商业竞争力一直不甚理想,但侯孝贤、杨德昌等人的艺术电影却有着经久不衰的影响.对日本观众来说,他们既欣赏台湾电影恬淡清新的文艺情调,也同样接受暴力、血腥的暗黑故事:一方面是由怀旧呈现的批判反思与和解疗愈两个面向,另一方面则是契合日本社会现实的残酷青春物语.而过度依赖外部文化增值,轻视文本内部叙事逻辑与心理层面的挖掘,则是台湾电影在跨语境传播中的折扣所在.

    台湾电影日本怀旧残酷折扣

    回到"及物"体验本身——当代文论建设中的作家实践经验问题谈

    简圣宇
    9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当代文论建设须关注当下作家的实践经验问题,因为作家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积累了真切具体的审美体验,且基于此种体验还形成了 自己的一套独具韵味的诗性表述方式和思维习惯.作家擅长以情景化的意象思维去感性把握对象,以细致的切身体验去观察日常生活和以敏锐的个体感受去创造"有我之境".他们作为实际创作者,更能超越理论语言叙述的局限,用鲜活的感性语言来描述文学创作中种种微妙、生动的创作体验,以"创作本位"的立场将自己的敏锐思考阐述出来.

    体验及物作家实践经验意象思维切身体验个体感受

    新世纪中国企业家创业自传的语体特征

    彭文忠朱俊兰
    99-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世纪以来,"创业"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主题,企业家创业自传不断涌现,以自我书写的方式对个体生命故事进行意义建构,反映创业时代独特的社会面貌和文化心理.在语体学视域下,将创业自传视为一种具有同质性和整体性的言语体式,可以看到其在语言材料的选择、组织和表现手法的运用等方面都聚焦于创业情感想象和时代经验阐释,自传文本成为叙述主体描摹时代图景、彰显创业精神、寻求身份认同的话语媒介.

    新世纪文学企业家创业自传语体特征创业精神寻求认同

    有效的抵达——2021年中短篇小说创作"关键词"

    徐福伟
    104-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代文学期刊上每年都会刊发大量的中短篇小说,小说这种文体已然成为当代文学创作中的最为重要的文体.如何准确地切入到年度中短篇小说创作的观察,从关键词出发是一种有效的途径.这为普通读者透视文学期刊、解读当代文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和平台,能够透过纷繁复杂的文学表象去把握和深掘文学的本质.

    中短篇小说动物叙事海洋文学科幻现实

    莫言《檀香刑》中的音乐元素探微

    黄丽君
    110-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檀香刑》是一部充满音乐的大戏,各种声音在小说中竞相发声,声音美学构成了小说的诗意基地.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故事发生的始末,皆与以抒情见长的时间性艺术门类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鲜明的音乐性书写,成为理解《檀香刑》审美意蕴的重要切入口.本文拟从人物形象的构拟、叙事氛围的营造、行文结构的表意等三个方面,对《檀香刑》中的音乐元素与小说文体的互生互动关系进行深入浅出的探析.

    莫言《檀香刑》音乐元素形象构拟氛围营造结构表意

    生态美学视域下新民歌创作探微——以大湘西"一县一品"新民歌专辑为例

    苏鑫龙
    116-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美学是西方重要的后现代美学观念,通过对西方生态美学的分析探究,中国美学也蕴含着独特的东方"和"的生态美学内涵.文章以中国生态美学为视角,以大湘西"一县一品"新民歌原创专辑为对象,探究新民歌在音乐中歌词、音乐本体层面"和"的美学意蕴,以及助力乡村振兴、以文促贸、人民精神生活提升的社会发展各要素之间"和"的融合贯穿."以小见大",对当下新民歌创作主要有三个启迪.

    生态美学新民歌大湘西"一县一品"创作探究乡村振兴

    跨文化情境中的参与式纪录片创作探析——以《从<中国>到中国》为例

    郑雨晴杨尚鸿
    124-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系列纪录片《从<中国>到中国》对在改革开放前和新时期外国导演到中国拍摄的四部纪录片进行了追寻,这种"行行重行行"的参与式观察,构成纪录片之间的互文性,也是跨越中国社会四十年人与时代精神的变迁.本文的论题在于以本纪录片为例,探讨跨文化情境中参与式纪录片的叙事策略,针对外国作者进行跨文化纪录片创作的方法进行研究.

    跨文化情境参与式纪录片叙事策略

    人物介绍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