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理论月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理论月刊
理论月刊

张国强

月刊

1004-0544

llyk1@sina.com

027-87813665;87812386;

430070

武汉市武昌紫阳东路45号

理论月刊/Journal Theory Monthly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和服务方针,在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方面,在研究和宣传我国改革开放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国家和湖北省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广大作者、读者的广泛欢迎。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时间异化:异化诠释的新模式——罗萨异化理论评析

    姜华崔嘉晟
    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时间异化是罗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异化理论作出的新发展.罗萨认为,时间异化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所面临的生存结构异化的主要形式.在资本主义的加速逻辑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被占有资源的意愿所遮蔽.人的日常生活受到资源导向的资本价值体系的全面掌控,导致人自身和社会的全面异化.为了对抗这种使人沦为生产机器的异化现象,罗萨提出了建立共鸣的世界关系的构想.

    时间异化罗萨异化理论共鸣

    中国共产党防范化解政治风险的百年历程、基本经验与前瞻启示

    郑志康
    1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治风险防范化解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发展进程.百年来,党的政治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初步展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稳健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系统拓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深化完善四个阶段.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防范化解政治风险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与维护党的权威相统一,坚持理论指导与遵循规律相统一,坚持干部带头与群众参与相统一,坚持统筹协调与灵活施策相统一,坚持独立自主与国际合作相统一.进入新时代,随着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深刻变化,党面临的政治风险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鉴往知来,当前必须要在理论上进一步深化理论引领力,在操作上进一步增强机制运行力,在主体上进一步提升干部战斗力,在过程上进一步凝聚防控协同力,在对外上进一步加强开放合作力,以打好政治风险的防卫战和阻击战,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根基以确保新时代党防范化解政治风险的能力不断提升.

    中国共产党政治风险百年历程基本经验前瞻启示

    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渊源、层次特征与重要意义

    曲值
    2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支撑全体党员政治灵魂的精神支柱.准确定位和理解伟大建党精神对把握百年党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和传承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具有重要意义.伟大建党精神以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石,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成果为支撑,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并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包含认知层次、情感层次、意志层次和行为层次多重内涵,具有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鲜明特征.因此,伟大建党精神具有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辟了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新境界.

    习近平"七一"重要讲话伟大建党精神精神谱系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民主的三维构建

    张爱军
    3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主的三维构建,主要包括民主价值体系、民主宪法保障体系、民主权利运行机制体系.民主价值体系具有终极规范性,形成现代人们对民主终极信仰的组成部分.民主宪法保障体系是宪法权威和尊严的基本内容.破坏了民主宪法保障体系,就是破坏了宪法的权威和尊严,并影响法治统一、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民主权利运行机制既是民主价值体系的实现机制,民主宪法保障体系由静态向动态的转化机制,也是使民主得以真正运转起来的机制.民主价值体系、民主宪法保障体系、民主权利运行机制体系三者内在统一、互相支撑、互相推进、不可分割,并共同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使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全过程人民民主民主价值民主宪法保障民主权利运行机制三维构建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党内法规体系建设

    王辉
    4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加快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必须贯彻落实好"十一个坚持".具体而言,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党内法规制定工作的领导;要将尊重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贯穿于党内法规制定、实施、监督各环节和全过程;要以"四个自信"为指引积极创新党内法规理论、厚植党内法规文化;要进一步完善党内法规的合宪性审查机制;要统筹党内法规的制定与执行;要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要加快推进党内法规工作队伍建设;要完善约束与激励"关键少数"的党内渎规.

    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依法治国"十一个坚持"党内法规

    变动中的乡村:延安时期乡村社会的秩序再造

    徐伟明
    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文化、制度和权威三个维度重构乡村秩序的逻辑:由封闭的乡土文化到聚合性文化的转换,重塑边区的"文化网络",建构维系乡村秩序的文化基础;由"官民共治"到民主自治的转向,重建边区的乡村政制,建构维护乡村秩序的制度基础;由乡绅精英到群众精英的转变,实现乡村权威的置换,建构维持乡村秩序的权力基础.在这一系列"革命性改造"作用下,中国共产党重新建构起"政权建设"所需的新型乡村秩序,从根本上维护了乡村民众的利益,促进了乡村社会的稳定,为取得抗战胜利奠定了重要社会基础.

    延安时期乡村社会秩序逻辑革命性改造

    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内核—外围"架构及其当代价值

    亓为康武香慧
    58-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是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成因、表现及其趋势的重要理论工具.在梳理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发展轨迹和马克思本人对经济危机现象的探索历程的基础上,基本矛盾危机论可被视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内核理论,而各种类型的单因危机论和多因素综合危机论可被看作包裹着内核理论的外围理论,二者共同构筑起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内核—外围"架构.这种分析框架的提出有助于对不同层次的危机理论进行科学区分,进而澄清由具体危机阐述到危机根源分析的逻辑联系.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经济危机单因危机论多因素综合危机论

    国有企业改革中劳动力所有权实现途径探析

    陈文龙于金富
    68-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马克思主义所有权理论,劳动力所有权主体享有劳动力的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劳动力所有权的实现要以人身权为前提,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以劳动者联合为保障.劳动力是企业生产的能动要素,劳动力所有权的实现有助于劳动力的再生产,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国有企业的公有制性质为劳动力所有权的实现提供了产权基础与制度保障.国有企业职工的劳动力所有权权益具有自主性、自利性、自生性等主要特征.然而,现实中由于人们对劳动力所有权的狭隘理解,行政干预的存在,劳动者联合组织未发挥应有作用,使得劳动者缺乏自由使用劳动力、分享企业剩余等劳动力所有权权益,这种状况不仅影响了劳动力再生产,而且影响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因此,我们不仅应当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劳动力所有权的实现问题,而且应当用广义劳动力所有权审视国有企业改革,积极探索国有企业职工劳动力所有权实现的基本途径与具体对策.

    国有企业改革劳动力劳动力所有权

    钟声里的城市:江汉关声音景观的角色变迁及地方依恋

    刘玉堂姜雨薇
    79-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城市生活的"背景音"是以交通设施、消费娱乐、移动电子设备、往来摩肩接踵的陌生人交织而成的声音网络,噪音作为一种声音污染也充斥其中.受限于过去以视觉为中心的研究框架,声音及听觉文化长期处于一种失语的状态.江汉关的钟声作为一种"声音遗产"见证了武汉城市发展百年的兴衰荣辱,江汉关声音景观是以钟声为核心声景,以江汉关整体建筑物作为视觉背景的一种城市文化景观,其融合了视觉与听觉等多重感官,呈现出以声音为主体,以视觉为"留白"的整体性风格.除却钟声,其还包括"无声之声"的心声,即由钟声的间隔和静默而引发的情感体验与心灵感受.在历史的变迁中,江汉关声音景观也呈现出多样的角色和文化功能,它们共同形塑了当地人对于城市的地方依恋.

    江汉关声音景观钟楼钟声地方依恋

    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文旅融合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李任
    88-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旅深度融合是促进文化传承、文化产品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提升旅游的文化品位,吸引、促进文化和旅游协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新的发展阶段,文旅不但要实现融合,而且还要深度融合.要做到深度融合,文化和旅游的对接互融、表达呈现、内容创新是关键.文旅融合的测度则是识别融合深度维度的方式方法.目前我国文旅的融合还在探索阶段,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面临不少问题.要想实现文旅的真正融合、深度融合,除了政策机制保障、人才培养外,重点是促进文旅相关产品、产业、市场、手段、服务、效益等全方位、多层次有效融合.

    文旅融合协同发展理论逻辑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