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张国徽

月刊

1674-1021

86625365@163.com

024-86616023 86625572

110033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34号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Journal Liaoning Urban and Rural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污染土壤与地下水修复工程环境监理实践探讨——以某修复工程为例

    徐灵舒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问题,近几年开展污染土壤与地下水修复的地块越来越多.土壤与地下水修复工程属于生态环境工程,隐蔽性和复杂性是其突出特点,极易引发二次污染问题.环境监理是土壤与地下水修复工程中的关键环节,对控制土壤与地下水修复工程效果、二次污染防控起到关键作用.以某地块污染土壤与地下水修复工程环境监理实践经验为例,阐述土壤修复工程环境监理要点、技术方法,以期对类似修复工程开展环境监理工作有所帮助.

    污染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监理监理要点技术手段

    2012-2022年练江揭阳段水质状况及变化趋势分析

    李晓芳陈湛峰
    5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练江干流揭阳段的水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环境质量指数法和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法,选取2012-2022年练江干流2个监测断面的水质监测结果进行水环境质量评价与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近11年练江干流揭阳段水质超标项目有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等,大部分污染项目和综合污染指数均呈下降趋势,水质污染程度大大减轻,练江的污染治理取得明显进展.

    污染指数法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法水质变化趋势练江

    工农业副产物添加对棕壤的改良研究

    何美婧李滨卉吴延楠贺海升...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不当农艺措施等人为因素影响,辽宁省棕壤区土壤发生酸化,需要添加改良剂予以阻控.以农田棕壤为研究对象,选取工业矿渣(煤矸石和膨润土矿渣)、秸秆(玉米秸秆、花生秸秆)、菌糠(平菇菌糠、金针菇菌糠)等6种常见的工农业生产副产物作为改良剂,采用室内恒温培养的方法,考察了工农业生产副产物对酸化棕壤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秸秆、菌糠和工业废弃物均可一定程度上改良土壤的酸度,使土壤pH提高0.29~0.79个单位;添加改良剂可不同程度改变土壤净硝化作用,但影响不大;改良剂的添加有效增强了 土壤磷酸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综合而言,农业生产副产物更适合酸化棕壤的改良.

    酸化棕壤改良剂硝化作用土壤酶活性

    绿化造林工程中人工林不同宽度带状混交造林方法研究

    季如春王君柳耿辉林憬晨...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常规的人工林不同宽度带状混交造林方法主要使用不规则块状补植技术进行整地处理,易受林木覆盖度影响,导致造林效果不理想,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全新的人工绿化造林工程不同宽度带状混交造林方法,即进行苗木选择与精细整地处理,优化混交造林栽植抚育过程,从而完成人工林不同宽度带状混交造林.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人工绿化造林工程不同宽度带状混交造林方法在不同带状混交林宽度下的林木生长量、成活率、保存率均较高,证明设计的混交造林方法的造林效果较好,具有可靠性,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绿化造林工程人工林不同宽度带状混交造林方法

    基于图神经网络聚类的土壤监测点位优化

    陈志奎杨志朋陈轩
    72-7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土壤污染的监测过程中,由于需要大面积的监测点位布设,所以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同时原有的土壤监测点位存在冗余和代表率低的问题,对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产生了影响.使用一种基于自编码器降维和图卷积网络(GCN)推理的土壤点位优化方法,通过将原有监测点位聚类成不同簇,来实现用尽量少的监测点位全面地表现区域污染情况的目的.使用GCN推理结合自编码器降维的土壤点位优化方法,该方法同时利用土壤监测点位数据的结构信息和高维特征表示,将监测点位聚类成不同簇.通过对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聚类后的簇中心点位可以作为原始簇的代表,从而降低土壤监测点位的冗余性,实现了监测点位的优化.实验证明GCN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监测点位的数量,同时保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土壤监测点位优化图神经网络聚类

    基于热湿法采样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测定气态污染物的工程实例

    严笠
    7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的应用过程中,选取的采样方法对气态污染物的测量结果至关重要.介绍了某企业使用热湿法CEMS采样系统的工程实例,分析了其标准气体及实际气体下的准确性以及关键参数响应时间,研究了其运行一段时间的故障情况,探讨了其经济性.

    气态污染物热湿法工程实例响应时间准确性

    浅析海洋垃圾与微塑料的监测分析方法

    聂焱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海洋垃圾与微塑料的形成及现状分析,梳理海洋垃圾与微塑料监测及分析方法,为解决海洋垃圾与微塑料污染问题提供技术支撑.

    海洋垃圾微塑料监测分析方法

    日照市雾霾天气大气颗粒物微观形貌及物质来源研究

    李峰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日照市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雾霾天气大气颗粒物样本,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ICP-MS等工具对其进行形态特征分析,探讨了 日照市雾霾天气大气颗粒物(PM2.5)的微观形态特征及其来源.结果表明:日照市PM2.5颗粒物主要以无定形态为主,为含铁、镁、铝、钾、钠的硅酸盐颗粒;日照市PM2.5的主要来源包括道路扬尘及建筑施工排放、交通汽车尾气排放、燃煤、电子垃圾拆解等.通过对日照市PM2.5微观形态特征和来源的研究,可为改善日照市的大气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雾霾天气PM2.5微观形貌物质来源扫描电镜

    水环境多环芳烃污染溯源研究

    李意徐承毅
    89-93,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PMF)模型对石马河河口及滨岸带中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污染来源及贡献率进行解析,分别于2021年4月(平水期)和7月(丰水期)采集地表水及表层沉积物水样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内PAHs污染的来源主要包括原油泄漏、煤炭燃烧、交通运输及生物质燃烧等,其中,交通运输源对研究区沉积物中PAHs的贡献率超过60%;交通运输及煤炭燃烧源对地表水中PAHs的贡献率之和接近80%;原油泄漏与交通运输源对研究区悬浮颗粒中PAHs的贡献率之和接近70%.研究结果可为石马河地区水资源绿色开发与PAHs污染治理提供一定依据.

    水环境多介质多环芳烃污染溯源

    产业生态化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韩炜宏吴瑶瑶杨新吉勒图杨艳丽...
    94-96,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新时代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提出了绿色、可持续的新要求,而产业生态化为应对新要求开辟了新途径.产业生态化能够使产业发展摒弃只追求速度的传统,倡导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与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结合的发展模式.对关于产业生态化的定义、评价方法及影响因素3个方面文献进行梳理,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生态化定义的不同见解,以及国内外学者关于产业生态化评价的主要方法,重点探讨了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生态化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研究发现:影响产业生态化的因素众多,宏观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外资占比、环境规制、治理能力及资源消耗等;中观因素主要集中在产业发展、产业结构及产业聚集程度等;微观因素主要是人力资本、科技创新等.

    产业生态化影响因素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