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樊 琦

双月刊

1674-327X

sklgxb@126.com

0416-4199610

121001

辽宁省锦州市士英街169号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Liaon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Edi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自创刊以来,得到了方方面面的支持与关注,期刊质量不断提高。自2001年起,本刊将坚持贯彻“双百”方针,努力为哲学政治、经济、法律、语言、文学、历史、美学、教育、心理、管理等学科开辟阵地,为传播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做出应有贡献。欢迎广大科研人员、教师及各界人士不吝赐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把"字句句末"了"的性质及其使用条件考察

    贾非凡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把"字句句末"了",文献中多认为在不同的句子中功能是不同的,或用作语气词或用作类似"掉"的补语.通过语料分析,本文认为"把"字句句末"了"是句末语气词,继而分析了"把"字句句末"了"在不同"把"字句中的语用功能及其隐现条件.

    "把"字句句末"了"语用功能隐现条件

    同素异序词"寂寥——寥寂"的成词及词义演变考

    左朝仪张雨昊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微观着眼,选取《南北朝墓志集成》中一组同素异序词"寂寥"和"寥寂"作以比较分析,总结两词演变过程中的不同之处,包括:成词时代上,"寂寥"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寥寂"则见于北魏;使用频率上,"寂寥"的使用频次始终比"寥寂"高,且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寥寂"一词在元明之后已被搁置,不再使用;意义分工上,与"寥寂"相比,"寂寥"的词义词性更丰富,且"寂寥"作动词时有特指的"死亡"义,这是"寥寂"所没有的.分析两词演变差异的原因,包括:异序的条件、人们大脑中对词的熟悉度以及认知思维的制约等.

    同素异序词寂寥寥寂

    辽宁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及发展路径探析

    王雪婷薄海王婧晗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辽宁作为"共和国长子",是中华民族由苦难迈向复兴的见证者.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辽宁形成了独具区域特色的红色文化.从辽宁红色文化中汲取丰厚滋养,有利于提振辽宁经济发展活力;辽宁红色文化是优质教学素材,有利于深化思政课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同时也能够使辽宁人民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更好传承和弘扬辽宁红色文化.为此,要从开发文创产业、打造红色课堂、扩大宣传力度等方面,弘扬、传承好辽宁红色文化.

    辽宁红色文化时代价值发展路径

    浅谈新时代高校推进红色文化融入学生党建工作

    蔡敏夫胡宝元张竞文赵炜浓...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高校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将红色文化多角度融入学生党建工作,丰富教育资源,拓宽教育维度,研判课堂教学与实践研学比例不够均衡,辩证求知能力培养不够深化,师生研讨与应试占比考评不够合理,提出整合红色文化课堂资源、提升红色文化育人质量等若干措施,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转向多维发力提供有力支撑,推进学生党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新时代高校红色文化学生党建

    善用"大思政课"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李美佳方鸿志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为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集中力量培育出大批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善用"大思政课"这一要求.本文通过梳理"大思政课"与爱国主义精神培育之间的内在关联,明确以"大思政课"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所要实现的基本目标,进而完善实践路径,聚焦精神内涵、依托历史实际、结合理论学习,旨在为大学生培植爱国思想、深化其爱国情感,从而激发爱国行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大思政课"建设有机融合,为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提供良好平台.

    大思政课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性——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研究

    蒋海彬夏博文魏文刚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思政课教学的鲜活素材,其具体精神与教学内容契合性研究是将其融入思政课的基础.雷锋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研究雷锋精神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性,对于将雷锋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以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比较方法研究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性的表现形式、特点与当代启示,使雷锋精神更具时代内涵,从而增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雷锋精神契合性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亚健康干预研究

    顾姗姗李静
    75-7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心理问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但出现心理疾病的毕竟是少数,较为常见的是心理亚健康状态.心理亚健康是由心理健康向心理疾病发展的过渡阶段,如果不及时进行干预,有可能转化为心理疾病或精神疾病,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为避免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严重化,本文在阐述心理亚健康相关含义的基础上,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表现、危害以及原因进行了探究,从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发挥主流媒体正向引领作用及融合线上线下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机制4方面提出了干预措施.该研究对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亚健康干预措施

    刍议元宇宙技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夏博文蒋海彬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研究元宇宙技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智能化,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转型,本文从元宇宙技术的特点出发,运用思辨法分析元宇宙技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探讨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并提出元宇宙技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主要措施.

    元宇宙技术虚拟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生命价值观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王思淼张卫平盖若鸥
    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具体表征为不良情绪、不自信或有自卑的同时心理压力也较大,更有少部分研究生经常性地出现心理危机,探索与了解生命价值观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能够改善与调节研究生心理状态,加强并改进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的生命价值观能够促进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因此高校应为研究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目标,增加积极的生命价值体验以及建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评价体系,提高研究生对生命价值观的认识,进而提高整个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生命价值观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

    基于阅读疗法的大学生心理疏导策略

    佟锦红
    85-87,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只有拥有强大的健康心理素质,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节奏,发挥自身价值,成为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本文从加强阅读疗法研究、成立阅读疗法协会、开拓阅读互助空间、有针对性地推荐专题书目以及创编校园心理剧等方面入手,对阅读疗法在大学生心理疏导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指出阅读疗法在大学生心理疏导方面产生的积极作用.

    大学生阅读疗法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