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樊 琦

双月刊

1674-327X

sklgxb@126.com

0416-4199610

121001

辽宁省锦州市士英街169号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Liaon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Edi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自创刊以来,得到了方方面面的支持与关注,期刊质量不断提高。自2001年起,本刊将坚持贯彻“双百”方针,努力为哲学政治、经济、法律、语言、文学、历史、美学、教育、心理、管理等学科开辟阵地,为传播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做出应有贡献。欢迎广大科研人员、教师及各界人士不吝赐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湖南衡阳方言中虚词"得"的用法及其性质

    刘沚萱安拴军
    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衡阳方言中的虚词"得"作为可能补语、语气词以及介词时具有不同的用法.文章从主观性视角出发,对"得"的性质进行分析,并考察了同系列的其他语气词的情况.此外,还与普通话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得"的语用功能.

    虚词主观性衡阳方言

    略论马启代的爱情诗

    李明军孙钰璐
    5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80年代步入诗坛的马启代,在40多年的时间内已陆续出版诗文集33部.马启代青年时期创作的爱情诗是其诗文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书写了诗人青春时期纯粹懵懂的美好爱情,也书写了诗人痛苦与真挚的生命体验,其中充满着浓重的忧患意识.马启代的爱情诗创作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传统,擅长用典与象征手法,呈现感伤与含蓄的美学特征.

    马启代爱情诗忧患意识

    高校学报与学科建设协同发展策略研究

    谢敬囡仲人中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探讨高校学报与高校学科建设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分析两者的联动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高校应利用学报传播平台,主动服务学科建设;邀请本校学科顶尖人才,壮大编委会力量;发挥学报培育学术新人功能,助力学科队伍建设;依托校内重点学科资源,打造高质量特色栏目:重视学报与学科建设的深度融合,拓展学报服务学科建设职能,以期促进学报与学科发展的协同共进,共同推动高校学术研究和学科水平的提升.

    高校学报学科建设协同发展

    融合与创新:上海青浦咖啡文化与城市形象建构

    张警予李鹤鸣
    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2021年上海咖啡文化周举办以来,青浦咖啡文化的内涵在逐渐系统化、符号化.本文选取"2023上海青浦咖啡文化周"的报道文本,通过扎根理论归纳出上海青浦咖啡文化符号与城市形象建构特征及其之间的逻辑联系.上海青浦咖啡文化展现了城市的开放与温暖,同时融合古今,彰显了文化自信和区域特色.本文强调了文化符号在城市形象中的重要性,希望可以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提供参考.

    咖啡文化文化符号城市形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等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

    王亚南张伟齐锦刚
    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遇到了一定的冲击、机遇与挑战,面临融合创新与传承的多元考验.本文系统梳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质,深入分析了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聚焦于其在高等教育中的深度融入,提出有效的策略和措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等教育中的传承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等教育传承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应用型高校思政教育路径

    王井荣王福军
    77-80,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应用型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旨在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认同感及社会责任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践行.通过分析两者的内在联系,结合应用型高校的特点,提出了构建多元化学习生态、推进系统化发展改革、强化思政课堂示范引领及体现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等策略.结果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应用型高校思政教育是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途径.通过系统规划和有效策略,克服当前困境,可以为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用型高校思政教育

    红色经典音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宋玉静
    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经典音乐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从诞生之日起,就承载了特殊的意识形态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优质的重要资源.红色经典音乐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在内容上还是思想内核上都具有高度契合性和内在一致性.在新时代境遇下,充分利用红色经典音乐内涵的人文性、艺术的柔和性、文化的持久性,挖掘红色经典音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性的同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红色经典音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智慧校园引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陈爽张小晗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新媒体时代对智能设备的运用,探索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创新的有效方法.智慧校园以其资源共享、智能学习环境和数据化管理等特征,为网络思政教育带来诸多积极影响,如增强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多样性和协同性.然而,当前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仍面临内容创新不足、手段单一、形式缺乏新意等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在智慧校园平台嵌入基础信息、教育活动、服务反馈及监督评估模块;利用"学习强国"平台,挖掘红色资源;加强学习交流与技术培训,强化实时监督等具体路径,推动网络思政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进而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智慧校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爱国主义教育话语魅力提升的进路探究

    马炯
    8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空间是新时代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网络爱国主义教育话语作为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其魅力影响着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提升网络爱国主义教育话语魅力,对于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网络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参差多元的话语主体、喧嚣多样的话语表达、圈层化聚集的话语传播形式削弱了网络爱国主义教育话语的主导力、感召力和影响力,只有坚持"上下联动""内外兼修""破立并举",不断强化主体权威,构筑话语同盟,丰富教育内容,拓展表意方式,打破圈层隔阂,重构话语体系,才能不断提升网络载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效.

    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话语魅力话语表达提升进路

    家庭教育应对大学生"躺平"现象的有效途径

    王建鑫
    95-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躺平"现象的兴起和蔓延影响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奋斗观,阻碍了大学生塑造奋发有为的理想人格.奋斗观教育是大学生家庭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摆脱"躺平"困境,树立正确的奋斗观,必须明晰"躺平"的概念以及大学生"躺平"现象的类型和成因.本研究以家庭教育为视角,基于1 164名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家庭教育中奋斗观教育的缺失是大学生选择"躺平"式生活态度的重要原因."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理念,家庭成长环境过于舒适安逸和父母在奋斗意识与行为等方面表率作用不明显是引发大学生"躺平"现象的潜在因素.据此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更新素质教育的家庭教育理念,注重艰苦奋斗的家风建设以及加强父母对大学生的言传身教等应对途径,以帮助大学生重塑艰苦奋斗、不懈奋斗的正确奋斗观,成功走出"躺平"阴霾.

    大学生"躺平"现象家庭教育奋斗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