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辽宁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辽宁经济
辽宁经济

陈葳

月刊

1003-4617

lnjjfile@126.com

024-86904551

110032

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7号(省政府院内)

辽宁经济/Journal Liaoning Economy
查看更多>>本刊是辽宁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经济技术社会发展问题综合性杂志,是了解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振兴的权威刊物。文章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源于实践,高于实践,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可读性,文章涉猎面广,内容新颖活泼,是全面了解辽宁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的窗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三个维度

    王新钰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新征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要从问题导向维度、科技创新维度、制度建设维度深刻理解把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要求.要坚持问题导向,创新解决与民生福祉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推动科技创新,依靠绿色技术创新破解绿色发展难题;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绿色技术制度建设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张喆君赵冰梅
    6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变得尤为重要.为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素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阐述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基层干部提出的新要求,包括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较高的政治素质、扎实的农业农村工作知识和工作能力、务实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群众基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针对部分基层干部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制度上、思想上齐发力提高基层干部干劲,坚持选才、育才、管才、用才并重打造高水平、高素质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的对策,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乡村振兴战略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对策分析

    地方金融政策助力辽宁乡村振兴的对策研究

    孙迎春
    69-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方金融政策的指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从农业产业发展目标、乡村治理目标、农村社会管理目标、生活富裕程度目标四个维度阐述辽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性目标指征,通过分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努力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和农民的共同富裕.从产业结构发展不均衡,农业经营体系不完善,试点缺乏配套支撑,生态环境法制基础薄弱,特色小镇引领效果不明显,文明乡村基础落后,农村管理体系不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等方面指出辽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问题,进而提出以深化农村改革为突破口,优化体制机制,夯实农业体系,壮大县域经济的可行性策略.

    地方政策金融政策乡村振兴

    改革完善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理性思考

    杨晓惠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回顾了我国自2016年以来关于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的一系列改革政策,提出改革的核心在于采取"信任+激励"原则,简化管理流程,增强科研人员的自主权和责任感.通过提升间接费用比例、实施绩效与贡献挂钩、推广科研经费包干制试点等措施,可以有效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潜力和主动性.未来应进一步清理改革中的障碍,优化监管机制,确保科研管理的高效和科研资金的合理利用,同时继续扩大改革的深度和广度,以实现科研管理体系的根本优化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科研经费经费管理绩效评价科研管理

    新时期地摊经济发展中的经济法治理机制

    冯晋秀
    8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摊经济本质上是属于微观经济,一切的交易方式是以地缘为基础的,过往只是重视它的负面作用,忽略了它积极的一面.在新时期内,公共领域的利益和私人领域的利益冲突更加凸显,迫切需要打破对其传统认识,地摊经济的内涵随即也要发生转变.但是随着疫情结束,地摊经济的热潮退去以后,地摊经济将何去何从.通过梳理国内外不同阶段对于地摊经济的管理策略,结合经济法的作用,促进政府和市场形成有效的互动,让政府改变传统的监管理念,发挥主导作用.市场要辅助政府的管理,并且让地摊经济在社会中逐渐完善.

    地摊经济治理策略政府主导市场辅助社会完善

    论马克思早期的私有财产观——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例

    郑心馨
    8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作为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研究的开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关键一环.本文主要研究了手稿中"以私有财产积极扬弃为核心的共产主义"的提出原因、理论背景和逻辑脉络.一方面,"积极扬弃"体现了马克思在一定程度上对黑格尔哲学"活动"因素的保留,另一方面,"共产主义"又彰显了马克思的人本主义异化批判立场.通过研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私有财产观,有裨于析清马克思对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原则的批判继承和对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微妙怀疑,从而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第二次思想转变的过程.

    私有财产马克思第二次思想转变政治经济学批判扬弃人本学唯物主义

    完善配电网标准化建设的对策研究

    刘欣海刘思源张婧楠
    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选取Y公司的相关管理和技术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检索获取相关理论,依据相关理论知识对企业现行的配电网标准化建设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提出其配电网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结合Y公司的具体实际,提出完善企业发展需要的配电网标准化建设的对策建议.本文关于电网标准化运行的管理与技术方案对Y公司及其他同类企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配电网配电网标准化建设全面质量管理

    2024年《辽宁经济》征稿启示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