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气象与环境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气象与环境学报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气象与环境学报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刘晶淼

双月刊

1673-503X

qxyhjxb@foxmail.com

024-83893253

110016

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66号

气象与环境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Meteorology and EnvironmentCSTPCD
查看更多>>《气象与环境学报》是由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主办、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协办的科技期刊,创刊于1984年,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报道气象、大气环境与生态环境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以及有新观点的综述性文章等,以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繁荣我国气象与环境科学事业。栏目设有论文:报道气象、大气环境与生态环境各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的创新性科研成果。评述:综述所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成果、研究进展情况和研究现状。快报:快速、简要地报道气象、大气环境与生态环境各领域具有创新性、高水平最新研究成果等内容。文章须有数据和实验结果,证实其科学性、先进性和可靠性。学术信息与动态:快速、简要地报道气象、大气环境与生态环境各领域的学术交流、研究动态、进展情况等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EC-thin资料在低槽冷锋类降水过程人工增雨潜力区识别中的应用

    耿培培王丛梅李芷霞杨文霞...
    8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8次冀中南地区低槽冷锋类降水过程,基于实况资料、微波辐射计资料、毫米波测云仪资料,利用EC-thin模式资料,分析研究EC-thin资料在人工增雨潜力区识别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低槽冷锋类降水过程的共同特征为中高层30°—50°N、100°—120°E低槽东移,地面冷锋以西北路径或偏西路径南下影响冀中南地区;无论平原还是山区,低云量、气柱总含水量、大气可降水量、850 hPa比湿总体上呈现随降雨量增大而增大的趋势;当冀中南地区受低槽冷锋类天气系统影响时,在平原地区,当低云量、气柱总含水量、大气可降水量、850 hPa比湿预报平均值分别为6成、31 kg·m-2、37 kg·m-2、6 g·kg-1以上时可进行人工增雨作业;在山区,当低云量、气柱总含水量、大气可降水量、850 hPa比湿预报平均值分别为5成、21 kg·m-2、29 kg·m-2、4 g·kg-1以上时可进行人工增雨作业;此外最佳人工增雨阶段为各物理量值达到最大并开始减小阶段.

    低槽冷锋EC-thin模式人工增雨潜力区

    太子河本溪城区段河流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于英潭王首鹏刘琳邢芳芳...
    89-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太子河作为本溪的主要河流,是本溪工业、农业、生活的主要水源,为了更好的了解太子河本溪城区段的水体情况,以太子河本溪城区段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2017年的平水期(4月)、丰水期(8月)、枯水期(11月)18个监测断面的监测数据,结合太子河本溪城区段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利用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太子河本溪城区段进行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通过比较分析,最终以平水期的评价结果为主,丰水期和枯水期的评价结果为辅.结果表明:仅有22%的监测断面处于健康状态、56%的监测断面处于亚健康状态、22%的监测断面处于一般状态,说明太子河本溪城区段大部分流域处于亚健康状态,水生态系统退化,需要加强管理和治理保护.

    水生态健康太子河本溪城区段层次分析法

    黑龙江省直击雷防护效率空间分布特征

    袁湘玲马虹旭周倩穆森...
    96-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08—2016年黑龙江省ADTD闪电定位数据,利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和Pearson相关分析法,研究了地闪密度、地闪强度、绕击率和反击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了黑龙江省不同防雷类别的直击雷防护效率.结果表明:地闪密度和地闪强度的空间分布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08;绕击率和地闪密度呈正相关,与地闪强度呈低度负相关;反击率地闪密度呈低度负相关,与地闪强度均呈显著正相关.黑龙江省不同防雷类别直击雷防护保护范围内的绕击率分别为0.04%、0.71%和4.59%,即第一、二、三类防雷类别直击雷防护效率分别为99.96%、99.29%和95.41%.按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计算第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的安全距离时,将会分别存在3.16%、4.64%和7.32%左右发生反击的风险.

    直击雷防护效率绕击率反击率

    气候变化对阴山北麓木本植物物候期的影响

    杨丽萍张存厚代海燕吕迪波...
    102-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内蒙古农牧业气象观测站1994—2015年旱柳、榆树和小叶杨三种木本植物物候观测资料及同期气候数据,采用线性倾向估计、Pearson相关系数等方法,探讨了气候变化对阴山北麓木本植物物候的影响.结果表明:近22 a,阴山北麓旱柳、榆树和小叶杨的花芽开放期和落叶末期均表现为提前趋势,且落叶末期提前幅度较大,平均每10 a分别提前2.9 d、3.6 d、4.6 d.生长季缩短,平均生长季长度为182 d.气温是影响旱柳、榆树、小叶杨春季花芽开放期的关键气象因子,春季气温每升高1℃,花芽开放期提前4.1 d;而落叶末期对降水量较为敏感,水分条件是阴山北麓木本植物落叶末期的主要限制因子.

    物候期木本植物气候变化相关分析阴山北麓

    沈阳市不同功能区地表土壤多环芳烃(PAHs)污染特征研究

    侯伟刘伟万志强宋昀地...
    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沈阳市地表土壤中的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了沈阳市地表土壤中PAHs在不同功能区的含量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从土壤PAHs总量来看,居民区最低,其次是商业区,交通干道、文教区和公园排在商业区之后,工业区的PAHs总量最多;从PAHs的空间差异来看,靠近工业区以及机动车车流量较大的地区PAHs含量较高,靠近文教区和居住区的地区PAHs含量较低;从PAHs种类来看,所有功能区样品中PAHs的组分分布状况较为一致,以四环PAHs含量最多,其次是五环PAHs和三环PAHs;参考美国EPA沉积物PAHs质量标准和治理标准,沈阳市内五区PAHs总量超过质量标准的功能区有工业区、交通干道(4个采样点,占比36.3%)、文教区(3个采样点,占比75%)和公园区(4个采样点,占比40%),超过治理标准的功能区有工业区,公园区(1个采样点,占比10%),文教区(1个采样点,25%).

    多环芳烃土壤表层功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