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气象与环境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气象与环境学报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气象与环境学报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刘晶淼

双月刊

1673-503X

qxyhjxb@foxmail.com

024-83893253

110016

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66号

气象与环境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Meteorology and EnvironmentCSTPCD
查看更多>>《气象与环境学报》是由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主办、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协办的科技期刊,创刊于1984年,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报道气象、大气环境与生态环境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以及有新观点的综述性文章等,以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繁荣我国气象与环境科学事业。栏目设有论文:报道气象、大气环境与生态环境各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的创新性科研成果。评述:综述所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成果、研究进展情况和研究现状。快报:快速、简要地报道气象、大气环境与生态环境各领域具有创新性、高水平最新研究成果等内容。文章须有数据和实验结果,证实其科学性、先进性和可靠性。学术信息与动态:快速、简要地报道气象、大气环境与生态环境各领域的学术交流、研究动态、进展情况等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1961-2021年河北省降水变率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李莹于长文许康
    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1961-2021 年河北省71 个观测站逐月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回归分析、趋势分析等对河北省不同气象地理区划降水相对变率的时空变化特征及相关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时间尺度的降水相对变率存在明显差异,时间尺度越小,其相对变率越大.季尺度降水相对变率大于年尺度,月尺度降水相对变率大于季尺度.河北省年降水相对变率为14.9%,全省变化范围为13.5%~29.8%,其中,平原地区相对其他区域年降水相对变率较大,坝上地区相对较小.趋势变化上,除坝上地区外,北部山区、西部山区、沿海地区和平原地区的年降水相对变率逐5a变化呈减少趋势.海拔高度、城市化进程、大气环流等因素对河北省降水稳定性有明显影响.当海拔高度低,城市化程度低,200 hPa风场在 40°N附近出现纬向西风正异常,850 hPa风场表现为气旋-反气旋-气旋系统相间的纬向分布特征,并伴有激烈的上升下沉运动的环流形势场时,会导致河北省降水量变化不规律.

    降水量相对变率气象地理区划

    基于ETCCDI指数的京津冀地区极端气候事件特征及影响分析

    宋扬王冀冯璞玉徐丽萍...
    97-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京津冀地区1961-2020 年175 个气象站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通过计算 9 个典型极端指数,采用线性趋势、Sen突变分析,分析了极端气温和降水时空变化,并基于极端指数构建极端事件影响评价指标体系,量化了 2003-2019 年本地区受极端气候影响的强度.结果表明:1961-2020 年,京津冀地区呈极端暖事件显著增多、冷事件显著减少趋势,自 20 世纪90 年代末以来增温速率快速增加,冷事件减少突变时间早于暖事件增加;与天津、河北两地相比,北京极端高温增温及暖事件频次增多幅度最大、极端低温增温及冷事件减少最小,说明北京暖事件更强、冷事件不弱;京津冀地区极端降水指数呈微弱的减少趋势且年代际变化特征明显,北京、河北极端降水量极值增大,说明两地极强降水事件增强;2020 年日最高温(TXx)、暖昼(TX90p)、热持续指数(WSDI)、日最低温(TNn)略高于常年值,冷夜(TN10p)、冷持续指数(CSDI)及降水指数低于常年值,天津多个站点(CSDI)及降水指数为1961 年以来最低,指示本地区2020 年的极端气温接近正常年、极端降水在天津地区为最少年;2003 年以来极端事件的影响总体上升;北京气候灾害损失强度优于河北,但极端天气强度较高.

    极端气温极端降水影响评价

    1961-2020年黄河流域干燥度时空变化及其对植被NDVI的影响

    申露婷姬兴杰朱业玉田宏伟...
    106-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黄河流域224 个气象站点1961-2020 年气象数据和2000-2020 年MODIS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分析干燥度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对 NDVI 的影响.结果表明:1961-2020 年黄河流域年平均干燥度气候倾向率为-0.03·(10 a)-1,其多年平均值为2.56;从各站变化的区域分布看,黄河流域北部站点变化以下降为主(52.2%),中部以南站点以上升为主(41.5%).在空间上,黄河流域干燥度总体呈西北高、东南低,表现为上游(3.74)>中游(1.99)>下游(1.74),上游地区包含干旱亚区、半干旱亚区和半湿润亚区,中游和下游地区大多为半湿润亚区.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干燥度主要受降水量的影响,大部分地区年均干燥度减少是由太阳总辐射减少、降水量增加和气温降低造成的.2000-2020 年黄河流域NDVI平均值为0.30,在空间上整体呈东南高、西北低,上游较小、下游最高;与干燥度呈极显著负相关(r=-0.52,P<0.01,n=224),特别是在上中游地区.

    黄河流域干燥度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重庆风廓线雷达资料的适用性评估

    赵美艳朱君余君蒋镇...
    115-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第五代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ERA5,对2019 年1 月至2021 年12 月重庆沙坪坝TWP3 型和酉阳TWP8-L(Ⅱ)型风廓线雷达风场数据进行评估分析.为了检验再分析资料ERA5 在重庆的代表性,利用未被再分析资料同化的探空加密观测资料(2014-2016 年每年6-8 月)13 时秒数据,对同时段的ERA5 风场小时数据进行检验,发现两者平均偏差较小,表明ERA5 再分析资料风场数据能够用于检验重庆风廓线雷达水平风的精度.同时,对比分析风廓线雷达与ERA5 再分析资料.结果表明:低层水平风的相关系数低于中高层,但5000 m高度以下的差值为-1~1 m·s-1,且随着高度的上升,u分量差值表现出向负值增大,v分量差值向正值增大的分布趋势;高温少雨的夏季,风廓线测量的风场信息要优于冬季;降水天气会影响风廓线雷达的测风准确性.在低层,风廓线u分量在降水天气时的偏大幅度比无降水时稍强,而中高层上,降水天气对v分量的精度影响较为明显,v分量的偏小幅度比无降水时表现得要稍强;飑线天气过程中,在探测高度内,两种资料的风速大小较为接近,只是低层的u、v风场,风廓线较再分析资料略偏大.

    探空资料ERA5风廓线雷达风场

    四川雅安碧峰峡避暑旅游气候适宜性分析

    李尚锦周学云吴亚平钟启琴...
    124-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碧峰峡景区逐日气温、降水、风速、相对湿度、负氧离子浓度观测资料和距离碧峰峡最近的雅安气象观测站逐日日照观测资料,利用温湿指数(I)、风效指数(K)、人体舒适度指数(HBCI)、空气清新度(负氧离子浓度N),构建旅游气象综合指数(TMCI),分析了碧峰峡景区旅游气候资源主要组成要素和各项旅游指数的月季分布特征,探讨了极端天气和气象地质灾害对碧峰峡景区避暑旅游的影响.结果表明:碧峰峡景区夏季气温、降水、湿度、风速、日照和紫外线强度等气象要素均适宜避暑旅游;碧峰峡景区5-9 月的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和人体舒适度指数、旅游气象综合指数均适宜或非常适宜避暑旅游;碧峰峡景区空气清新,全年92.4%的时间负氧离子浓度等级在I级以上,非常适合旅游;碧峰峡全年极端天气和气象地质灾害危险不大,自然灾害对碧峰峡避暑旅游的影响较小.总体而言,碧峰峡非常适宜避暑旅游.

    旅游气象综合指数避暑旅游气候适宜性

    基于MODIS云量产品的湖北省格点日照时数计算

    成驰崔杨孟丹
    131-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2019-2021 年MODIS遥感云量资料,基于地面气象观测日照百分率数据与卫星遥感云量之间存在的负相关关系,按照不同月份、不同区域建立反演计算模型,计算了湖北省1km空间分辨率的月日照百分率和日照时数,并选取代表性地面气象站观测资料对日照时数计算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湖北省各气候区月平均遥感云量与日照百分率之间均为极显著相关,各代表站年日照时数计算相对误差均小于2%,月日照时数计算值误差小于 10 h,表明构建的日照时数反演模型计算精度较高.计算得到湖北省年日照时数在 854.8~1952.8 h.湖北省西南西部为日照时数最少的地区,年日照时数低于1100 h;湖北省东北北部和湖北省西北南部是日照时数最多的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1850 h.从日照时数反演结果中还可以发现,受水陆热力条件差异影响,湖北省平原地区湖泊水体云量比周边陆地偏少,日照时数比周边陆地偏大.

    云量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气溶胶对西藏高原地区雨季降水的影响

    达瓦次仁落追洪一航次仁卓嘎...
    138-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2001-2021 年年降水量资料,2021 年雨季6-9 月和非雨季露点温度、降水量等资料,PM2.5、硫酸盐、硝酸盐等大气污染物资料,基于机器学习方法对西藏高海拔地区拉孜降水量进行建模,并量化了影响拉孜地区降水量的气象因素和气溶胶粒子.结果表明:露点温度是影响拉孜地区降水量的关键变量,其对雨季和非雨季降水量的贡献分别为 74%和 66%.硝酸盐是气溶胶组分中对降水量影响最大的变量,其在雨季和非雨季占气溶胶总贡献的61%和71%,表明硝酸盐气溶胶对降水有重要作用.

    高海拔地区降水成因机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