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历史教学(下半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历史教学(下半月)
历史教学(下半月)

0457-6241

历史教学(下半月)/Journal History Teachi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清代职业等级对人们等级地位的影响及相关问题——以贱业贱役为中心的考察

    杜家骥
    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古代职业具有等级性,影响乃至决定人们的社会等级地位.官方以士农工商四民为良,娼、优、隶卒等为贱,社会身份地位低于良民,其"贱"之关键,又在于所从事职业行为的性质,即是否属贱业、贱役,所以堕民乐户等即使已除豁贱籍为良,若操原来贱业,仍属贱民,良民操贱业也同样为贱者;隶卒衙役中也有不属贱役而非贱民者,衙役是否为"贱"者,也取决于其"职"事是否为"贱役",文章揭示官方将衙役中定为"贱役"的诸役名目,论述其职事行为、性质、特点及定其为"贱役"的原因.中国古代因职而贱者尤其是执贱业的娼妓等,职业低贱卑污而为社会一般民众鄙视,官方也有贱视政策,最重要的是本身及子孙不得考、捐入仕为官,以此不得齐同于四民之良.但在等级身份地位上,其与奴婢之贱者又是有区别的.法律中,贱者范畴为有人身隶属之奴婢等,即"因身而贱"者.其"因职而贱"者,在法律中不作"贱"者,他们在刑事命案中的判处,是以良人适用律量刑,高于因身而贱的奴婢等.但这并不表明其法律身份完全等同于良人,由于对其无专条律文,因而与良人之间的非命案刑事,法司掌握不一,判处中有考量其贱之因素的案例,也有作良人对待的.仅因职而贱者正因为没有人身隶属,也不像奴婢那样被家主买卖、役使,因而有这方面的人身自由.凡此,体现了因职而贱者,似处在四民良人之下、又在奴婢之上的社会等级地位.

    贱业贱役等级法律

    试论哥特人签署382年和约的原因

    董晓佳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元378年,罗马帝国皇帝瓦伦斯在与哥特人的战争中战死于亚德里亚堡.经过三年多的战争,继任的皇帝狄奥多西一世于382年与哥特人缔结和约.促成哥特人同意缔结和约的外部因素在于,哥特人所面临的战略环境在380年后发生了变化,而这种变化不利于哥特人在巴尔干半岛从事劫掠活动.促成哥特人签署和约的内部因素在于哥特人内部的政治分裂,而这在本质上又是由哥特人政治组织形式的特点所决定的.

    东罗马帝国哥特人狄奥多西一世382年和约

    因势而谋:拜占庭早期纵深防御战略的确立

    苏聪
    2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纵深防御战略是拜占庭历史上君主最常使用的军事战略之一,自君士坦丁一世首创,在莫里斯统治时期最终得以确立,一直影响到帝国中后期,为君主们所重视.它的推行反映了拜占庭早期君主们因时因势而行的治国策略与智慧,同时也是君主们探索帝国从早期向中期转型的重要手段.莫里斯最终确立的纵深防御战略被记载在《莫里斯的战略》中,其战例在塞奥非拉克特《历史》中具体体现,这一战略是莫里斯所施行的一系列政治与军事改革措施之一,为帝国的成功转型奠定了制度基础.

    拜占庭战略转型改革

    拜占庭帝国中兴的悲歌——12世纪末安德罗尼库斯一世改革探析

    罗冠群
    3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12世纪末,科穆宁王朝末代皇帝安德罗尼库斯一世为拯救拜占庭帝国的命运,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改革措施.作为僭位者的安德罗尼库斯一世试图通过改革巩固叛乱果实,获得拜占庭民众支持.他加强中央集权,铲除潜在的皇位威胁者,严惩官员贪腐,重建官僚制度,完善帝国法律制度,根除陈规陋习.但是由于在改革过程中操之过急,过分强调暴力手段,加之改革缺乏深思熟虑,没有遵循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改革步骤,侵犯到早已势力坐大的军事贵族利益,最终导致了改革的失败.

    拜占庭帝国安德罗尼库斯一世改革科穆宁制度

    日本侵华造词"满蒙特殊权益"分析

    王旭
    4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追求在中国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地区"独有的排他性垄断权利和利益",日本自日俄战争前后始,先后与英、法、俄、美,尤其是俄国签订划分中国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利益范围"的条约,形式上获得了国际社会对日本拥有所谓"满蒙特殊利益"的承认.九一八事变前后,以信夫淳平为首的日本御用学者将"特殊利益"与"特殊权利"合称,"制造"出"满蒙特殊权益"一词,以此渲染日本在中国东北和内蒙古东部的不同于一般或共同"条约特权"的特权.将"特殊权益"所在地等同于"特殊利害关系地域",再等同势力范围(利益范围),就是信夫淳平自洽的逻辑.

    日本利益范围"满蒙特殊权益"

    罗马帝国初期莱茵河边疆贝尔吉卡行省治理特征论析

    钟姗姗宇信潇
    5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元前27年,奥古斯都在莱茵河西岸正式建立的贝尔吉卡行省,是罗马帝国莱茵河边疆最为重要的行省.在罗马对贝尔吉卡行省的治理中,形成了族群划分与管理的多元性、军事部署兼具防御性与进攻性以及边疆建构的均衡性与稳定性的显著特征.这些治理特征构成了罗马帝国莱茵河边疆建构的战略均衡性基础,进而奠定了莱茵河在此后西欧各个历史阶段作为重要界河的基础.

    罗马帝国贝尔吉卡行省治理特征边疆建构

    明清时期商业知识的生产与传播

    徐悦超
    6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清时期商业知识大体可分两类:士人正面阐释的经商价值取向,即"市道"和民间商人在实际买卖过程中总结出的具体经验."市道"价值是对买卖经验在学理上的提炼与认可;买卖经验为"市道"价值提供丰富的知识资源,又在"市道"价值的影响下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内容.二者共同构筑了明清传统商业知识的生产与传播过程.明清士人从中立的经商规律与积极的从商道义两个维度论证"市道"为"正道",民间商人则在日用商书的内容基调、师徒授受的方式与具体的经商技术三个面相上秉持与表达"市道"价值.明清时期商业知识为商学在近代中国的起势提供了传统上的依托.

    "市道"价值买卖经验明清商业知识

    世界读书日

    封3页

    征稿启事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