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历史教学(下半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历史教学(下半月)
历史教学(下半月)

0457-6241

历史教学(下半月)/Journal History Teachi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史学方法的实践教学——以谷霁光《史学方法实习题汇》为中心

    钞晓鸿
    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上半叶,各高校历史系普遍开设史学方法之类的课程,各种史学方法论著、讲义尤其是未刊讲义近年受到学界关注.不过此类讲义与出版物大多围绕老师如何教,忽略学生如何学,针对学生的训练与实习比较罕见.全面抗战时期,谷霁光在厦门大学开设史学方法课程,编写的《史学方法实习题汇》针对学生实习、强调实践操作,不仅反映了实践教学这一重要领域与环节,而且是在接近战区的险恶环境下进行的,实属难能可贵.该书的编写与形成,与当时开设此类课程的基本背景、谷霁光的教学实践以及个人经历存在密切关系,同时借鉴了相关历史研究法讲义或出版物.该课程及实习题具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加强实践、重视应用;二是处变不惊、务实规范,从而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实践动手能力,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抗战时期史学研究的某些局限性,在历史教学与人才培养中绽放异彩、结出硕果.教学活动反过来也推动了谷霁光的学术研究.

    史学方法实践教学谷霁光《史学方法实习题汇》

    秦人天命的建构路径及其意象——兼谈汉人非秦的思想缘由

    朱韬
    16-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秦人早期天命具有二元倾向:一方面,意识层面的上帝是超验上位神;另一方面,仪式层面的天帝实际是人格祖先神.秦从畤祭秦人之祖到合祭周秦之祖,形成体系化的仪式制度并以"五德终始"说完成对周人天命的取代.到秦统一天下,秦始皇以天为人格化上位神,完成对二元天命的整合,却存在静态上位神属性与动态人格特质的内在矛盾.此种矛盾以符应与谶语的形式体现出包括秦人上层的疑虑与新地底层的民意两个层面在内的非秦意象.而以汉人天命的构建审视其承秦之命到非秦之命的态度转化,恰恰也反映出秦人天命内在矛盾的难以调和.

    秦人天命二元符应谶语

    两晋南朝中央监察体制监督范围探讨

    李正君
    26-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两晋南朝时期中央监察体制,可分为以御史台为代表的行政组织外部的监察和以尚书左丞为代表的行政组织内部的监察,而司隶校尉及其后的扬州刺史兼具两种性质的监察.监察机构及其官员对内外群官的监督至少应包含三个维度:首先,从被监督对象的人员构成看,基本实现了对皇太子以下的整个官僚群体的监督;其次,从权力种类来看,基本覆盖了政府运作的诸多领域,即行政监督、经济监督、仪制监督和司法监督;最后,从权力运行过程而言,既有事前监督,又有事后监督.

    两晋南朝监察监督范围

    "三藩之乱"后耿氏家族编立佐领及袭职考——以正黄旗汉军佐领印轴为中心

    张春阳
    35-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藩之乱"后的余部处置问题,近年来为学者所关注.制作于乾隆五年并陆续添写至光绪二十八年的正黄旗汉军佐领印轴,详细地记载了"三藩之乱"后耿氏家族在京部众编立汉军佐领的始末,以及佐领的袭职信息.相关记载弥补了《八旗通志初集》《钦定八旗通志》等八旗基本文献中缺失的信息,无论对于研究"三藩之乱"后余部的处置问题,还是八旗汉军佐领及佐领下的"诸姓宗族"现象,以及相关的职官、司法等问题,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三藩之乱八旗汉军佐领满文印轴宗族组织

    1342-1343年多瑙河洪水与匈牙利央地关系演变特征论析

    宇信潇
    4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1342-1343年多瑙河流域的洪水灾害,对中世纪匈牙利王国央地关系的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时期被称为匈牙利的"洪水之年".洪水灾害与匈牙利王国中央受制于地方的局面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匈牙利地方行政区划混乱、地方势力进一步加强、中央权力的衰落及对地方治理的失控.洪水造成的匈牙利央地关系演变及其特征,体现了欧洲中世纪以来匈牙利中央权力衰落、地方势力崛起在自然灾害中的负面影响.

    匈牙利洪水州治制度多瑙河流域欧洲中世纪

    近代早期英国未婚妇女的放贷活动

    曾亚英
    54-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近代早期的英国信贷市场中,未婚妇女是积极参与者.她们不仅乐于放贷而且敢于贷出其大部分财产.追根究底,这源于未婚妇女所持货币量的增加.此外,有限的工作权利、社会的宽容、法律的支持以及父亲的安排也是她们积极开展放贷活动的重要因素.放贷活动不仅有助于未婚妇女改善自己的经济处境,增强其保持单身的信心和能力,而且还含蓄地向父权社会提出了挑战,不仅私人和政府离不开她们的帮助,就连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其资金支持.

    近代早期英国未婚妇女有息放贷

    周予同今古文经学划分标准问题新探

    范静静
    6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周予同的经学史研究在20世纪中国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今古文经学划分标准的讨论是周予同经学史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然而反观有关今古文经学的文献记载,却发现周予同提出的今古文经学划分标准与历史实际相去甚远.作为成长于五四时期的学者,周予同既受"化经为史"思潮的影响,致力于推动经学研究转化为经学史研究,同时又对晚清廖平、康有为等今文经学家划分今古文标准有所继承.传统经说与启蒙性经学史观间的矛盾,既塑造了周予同的经学史研究框架,也是导致其划分今古文经学标准难以自洽的根本原因.

    周予同今文经学古文经学化经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