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历史教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历史教学
历史教学

刘文君

月刊

0457-6241

022-23332330

300051

天津市和平区西康路35号

历史教学/Journal History Teaching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旨在沟通学术与基础教育,力图将史学研究产生共识的成果及时介绍全中学历史教师。本刊关注前沿的课题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在史学刊物中独树一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甲午战争中的亡者与战俘

    韩东育
    3-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甲午战争一百三十年祭的今天,除了宏大叙事的定性论外,人们更倾向于关心那场战事的细节问题.本文试图在先行研究和追怀的基础上,依据中日两国的原始资料和当下成果,就战争中的死亡人数和被俘者命运问题小事发掘,亦希望能通过远离冰冷政治符号的方式还历史以应有的温度.

    甲午战争《马关条约》战死者战俘者定远馆

    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定位

    陈志强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从2023年10月《拜占庭帝国大通史》出版问世以来,社会反响积极,读者反馈不断.2024年1月,中国历史研究院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贺信精神五周年—重大成果发布会",将这部书选为"世界史研究(2部)"成果之一,并在其官网上就此评论说"据悉,本次发布会重点展示近年来中国历史研究院及全国主要史学研究与教学机构在历史学各领域的最新成果,以及我国历史学领域'三大体系'建设的代表性成就".作为这部书的总主编和分卷主编,我们在高兴之余感到非常意外,同时也深知我国拜占庭学的发展还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我们很高兴借助《历史教学》提供的这个平台,向广大读者再谈几点心得.陈志强在《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定位》中对《拜占庭帝国大通史》的学术价值、特点、宏观理论和核心问题做了凝练、准确、客观的论述;徐家玲在《于"晚期古代"世界几个重点问题的再思考》中,详细考证了"晚期古代"这一概念的演变过程,探讨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查士丁尼功过再释"等问题;林英在《"罗马规制"与古代晚期的丝绸之路》中深刻探讨了"罗马规制"下的拜占庭皇帝与蛮族国王,"罗马规制"与基督教的功能关系、与古代晚期的丝绸之路;田明、张泽在《东升西降的帝国——<拜占庭帝国大通史(610-1057)解读>》中着重探讨了军区制与农兵、修道制度、中国与拜占庭帝国的交往.这组笔谈对于学界了解拜占庭学专业化发展四十年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应该有所裨益.

    《拜占庭帝国大通史》历史定位古代晚期罗马规制军区制

    于"晚期古代"世界几个重点问题的再思考

    徐家玲
    19-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从2023年10月《拜占庭帝国大通史》出版问世以来,社会反响积极,读者反馈不断.2024年1月,中国历史研究院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贺信精神五周年—重大成果发布会",将这部书选为"世界史研究(2部)"成果之一,并在其官网上就此评论说"据悉,本次发布会重点展示近年来中国历史研究院及全国主要史学研究与教学机构在历史学各领域的最新成果,以及我国历史学领域'三大体系'建设的代表性成就".作为这部书的总主编和分卷主编,我们在高兴之余感到非常意外,同时也深知我国拜占庭学的发展还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我们很高兴借助《历史教学》提供的这个平台,向广大读者再谈几点心得.陈志强在《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定位》中对《拜占庭帝国大通史》的学术价值、特点、宏观理论和核心问题做了凝练、准确、客观的论述;徐家玲在《于"晚期古代"世界几个重点问题的再思考》中,详细考证了"晚期古代"这一概念的演变过程,探讨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查士丁尼功过再释"等问题;林英在《"罗马规制"与古代晚期的丝绸之路》中深刻探讨了"罗马规制"下的拜占庭皇帝与蛮族国王,"罗马规制"与基督教的功能关系、与古代晚期的丝绸之路;田明、张泽在《东升西降的帝国——<拜占庭帝国大通史(610-1057)解读>》中着重探讨了军区制与农兵、修道制度、中国与拜占庭帝国的交往.这组笔谈对于学界了解拜占庭学专业化发展四十年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应该有所裨益.

    《拜占庭帝国大通史》历史定位古代晚期罗马规制军区制

    欢迎加入《历史教学》综合服务资源平台

    27页

    "罗马规制"与古代晚期的丝绸之路

    林英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从2023年10月《拜占庭帝国大通史》出版问世以来,社会反响积极,读者反馈不断.2024年1月,中国历史研究院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贺信精神五周年—重大成果发布会",将这部书选为"世界史研究(2部)"成果之一,并在其官网上就此评论说"据悉,本次发布会重点展示近年来中国历史研究院及全国主要史学研究与教学机构在历史学各领域的最新成果,以及我国历史学领域'三大体系'建设的代表性成就".作为这部书的总主编和分卷主编,我们在高兴之余感到非常意外,同时也深知我国拜占庭学的发展还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我们很高兴借助《历史教学》提供的这个平台,向广大读者再谈几点心得.陈志强在《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定位》中对《拜占庭帝国大通史》的学术价值、特点、宏观理论和核心问题做了凝练、准确、客观的论述;徐家玲在《于"晚期古代"世界几个重点问题的再思考》中,详细考证了"晚期古代"这一概念的演变过程,探讨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查士丁尼功过再释"等问题;林英在《"罗马规制"与古代晚期的丝绸之路》中深刻探讨了"罗马规制"下的拜占庭皇帝与蛮族国王,"罗马规制"与基督教的功能关系、与古代晚期的丝绸之路;田明、张泽在《东升西降的帝国——<拜占庭帝国大通史(610-1057)解读>》中着重探讨了军区制与农兵、修道制度、中国与拜占庭帝国的交往.这组笔谈对于学界了解拜占庭学专业化发展四十年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应该有所裨益.

    《拜占庭帝国大通史》历史定位古代晚期罗马规制军区制

    东升西降的帝国——《拜占庭帝国大通史(610-1057)》解读

    田明张泽
    3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从2023年10月《拜占庭帝国大通史》出版问世以来,社会反响积极,读者反馈不断.2024年1月,中国历史研究院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贺信精神五周年—重大成果发布会",将这部书选为"世界史研究(2部)"成果之一,并在其官网上就此评论说"据悉,本次发布会重点展示近年来中国历史研究院及全国主要史学研究与教学机构在历史学各领域的最新成果,以及我国历史学领域'三大体系'建设的代表性成就".作为这部书的总主编和分卷主编,我们在高兴之余感到非常意外,同时也深知我国拜占庭学的发展还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我们很高兴借助《历史教学》提供的这个平台,向广大读者再谈几点心得.陈志强在《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定位》中对《拜占庭帝国大通史》的学术价值、特点、宏观理论和核心问题做了凝练、准确、客观的论述;徐家玲在《于"晚期古代"世界几个重点问题的再思考》中,详细考证了"晚期古代"这一概念的演变过程,探讨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查士丁尼功过再释"等问题;林英在《"罗马规制"与古代晚期的丝绸之路》中深刻探讨了"罗马规制"下的拜占庭皇帝与蛮族国王,"罗马规制"与基督教的功能关系、与古代晚期的丝绸之路;田明、张泽在《东升西降的帝国——<拜占庭帝国大通史(610-1057)解读>》中着重探讨了军区制与农兵、修道制度、中国与拜占庭帝国的交往.这组笔谈对于学界了解拜占庭学专业化发展四十年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应该有所裨益.

    《拜占庭帝国大通史》历史定位古代晚期罗马规制军区制

    罗斯福政府对拉美国家的"睦邻旅游"政策及公共外交含义

    张玉婷梁茂信
    4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肆虐、国际法西斯势力膨胀,美国面临复兴经济、振奋民心和捍卫国家与地区安全的多重挑战.以"新政"理念当选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将旅游纳入对拉美国家的"睦邻外交"政策之中."睦邻旅游"政策看似要团结美洲国家,实则对美国具有更多的含义,包括增加商业出口,振兴美国经济,推动美国旅游业发展,稳固美国的"后院",防止德日法西斯势力渗透,加强并巩固美国在西半球的主导地位.因此,"睦邻旅游"政策的实施,不仅着眼于经济危机阴霾下的美国经济与社会,而且通过民众的跨国旅游开辟了美国公共外交的新时代.

    美国经济大萧条"睦邻旅游"泛美联盟公共外交

    生态驱动与区域共融:"寒苦"境域下汉代"北边"社会人口经营

    罗有王海
    5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两汉"实边"政策有所嬗变,西汉以"徙民实边""夷夏之防"经营"北边";东汉则采取"诏囚""占著"与"抚接夷狄"的人口新政.两汉之际气候冷干化且自然灾害频发,在上述转变中发挥了不容忽视的生态驱动作用.东汉"北边"人口结构的质变对区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西汉"北边"多"民俗质木",东汉"北边"各民族则孕育出"剽悍""强勇"的共同社会风习,客观上推动了超越政权存在的民族"三交".汉末各民族"错居""杂处",初步造就"北边"社会的区域共同体意识,为魏晋时期民族交融高潮的到来奠定心理基础.生态环境变迁对汉代"北边"人口政策的影响,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过程中所起作用值得关注.

    生态环境汉代北边人口经营区域共同体

    唐代南诏国边地政区建置研究——以大军将制、首领制的嬗变为中心

    李希光
    6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诏政区建置在直辖区与边地存在地域分异.大军将制代表了南诏国家行政体制向边地的延伸.天宝战争前,南诏创大军将制,南诏拓疆后大军将渐成统领边地的节度.至南诏中后期,大军将权力被削弱,政治空间上表现为仿唐政区的完善.首领制代表了南诏本土的部落政体,次第大首领、首领.首领制虽较早在南诏直辖区消弭,但边地首领制仍被保留,并成为南诏联通外界、控驭边地的纽带.这两种制度的嬗变共同影响着南诏边地的政区建置.

    南诏边地大军将首领政区建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