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林业经济问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林业经济问题
福建农林大学、中国林业经济学会
林业经济问题

福建农林大学、中国林业经济学会

张建国

双月刊

1005-9709

lyjjwt@163.com

0591-83789446

350002

福建省福州市金山福建农林大学7060信箱

林业经济问题/Journal Problems of Forestry Economic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林业经济学会和福建农林大学共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学术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中国核心期刊磷选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数据库确定为来源期刊,被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全文收录。面向全国组稿,报道国内外林业经济学领域重大的理论问题、实践问题和热点问题,特别是林业经济改革发展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理论问题、实践问题和热点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森林生态经济、森林旅游、生态旅游、森林资源人口承载力与劳动力转移、森林资源市场交易、木材与非木质林产品贸易、生态林业、社会林业、林业体制改革、林业政策法规、林业企业经营管理、林业会计、林业统计、林业经济管理、林业经营管理、土地经济、区域与林业可持续发展、山区综合开发与农林牧统一经营等有关国内外林业经济方面,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学术论著、科研报告、综合述评、专题讨论、管理论坛等。对各级林业部门的领导和管理者、林业科技开发和推广工作者、林业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决策者、林业经济理论研究工作者、农林业大中专院校广大师生,具有重大参考价值。自办发行,请直接汇款到本刊编辑部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碳交易机制下林业碳汇交易的问题分析与思考

    翟郡王睿琦孔凡斌王永成...
    337-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碳交易机制尚不完善,林业碳汇项目的多样性不足,且林业碳汇交易中存在碳基线、额外性、碳泄漏等方面的问题.通过系统梳理林业碳汇进入国内外碳交易机制路径和现状,创新林业碳汇项目,创新性地提出非CDM森林经营碳汇项目,阐释"双碳"目标下非CDM森林经营碳汇进入碳交易机制的重要意义.此外,以非CDM森林经营碳汇项目为例,从碳基线、额外性、碳泄漏等3 个方面阐明林业碳汇进入碳交易机制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并提出解决相应问题的对策建议.

    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林业碳汇非CDM森林经营碳汇碳基线额外性碳泄漏

    云南山地碳汇造林投入产出效率研究——基于DEA-Tobit模型的腾冲市农户实证分析

    曾予心苏建兰
    347-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考虑碳汇生态价值补偿和林业生产效率的基础上,将碳汇收益纳入林业产出中,分析农户碳汇林投入产出效率的变动趋势.基于云南省腾冲市清洁发展机制小规模造林和再造林项目数据,分别运用三阶段DEA和Tobit模型对区域农户投入产出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目前腾冲市农户碳汇造林生产经营处于规模效益上升阶段,投入产出效率值为0.598,较低的纯技术效率是制约生产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不同项目区的生产效率存在显著差异;林业补贴政策对碳汇林生产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林地细碎化程度和采伐指标申请也对生产效率有积极作用,而市场距离和苗木价格对投入产出效率有负面影响.建议优化林业碳汇政策,提高农户参与碳汇造林的意愿,鼓励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更高的投入产出效率,从而实现生态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双赢.

    山地碳汇造林投入产出效率DEA-Tobit模型云南省

    数字技术赋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

    林青青钟海霞陈鎏鹏卢素兰...
    357-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林业要素错配视角,采用 2011-2021 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实证分析南方集体林区数字技术对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从影响效应上看,数字技术对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提升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2)从作用机理上看,数字技术能够有效缓解林业生产要素错配问题进而推动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提升.其中,数字技术缓解资本要素错配效应最强,劳动力错配次之,土地错配最弱.(3)从异质性分析上看,数字技术会因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森林资源富集程度的不同对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产生差异性影响.据此,提出了要加快推进数字技术与森林产业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生产要素配置作用、因地制宜地探索各地区发展道路的政策建议.

    数字技术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要素错配

    农户分化对农户林地承包经营不履责行为的影响

    曾玉林杨懿
    368-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据2021 年南方集体林区4 个省400 个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分别采用Logit模型及中介效应模型研究农户分化对农户林地承包经营不履责行为的现实影响.研究表明:农户分化对农户林地承包不履责行为的发生及规模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高分化程度农户与较低分化程度农户相比,农户林地承包不履责行为受户主特征及林地特征因素影响更为显著;农户分化能够通过提高村内林业生产资本投资对农户林地承包经营不履责行为产生抑制性影响.故此,应在建立农户林地承包经营履责约束机制以及差异化激励机制以促进农户林地承包责任制落实的同时,通过强化引导和扩大林业资本投资的林业财政金融支持政策来抑制和克服农户分化对农户林地承包经营不履责行为的影响.

    农户分化林地承包经营不履责行为Logit模型中介效应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背景下农户商品林投保决策行为研究

    吴博扬戴永务魏建程秋旺...
    377-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全国9 个省份18 个县的农户固定样本连续监测数据,利用面板Probit模型对农户商品林投保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林业经营风险感知、保险满意度、保费标准认可度、家庭收入水平、林地依赖等方面因素对农户商品林投保决策具有显著影响,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应加强农户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农户森林保险认知,加大商品林保险购买的扶持力度、降低农户参与商品林保险的负担,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合理调控市场价格,制定差异化的森林保险政策、促进森林保险多元化发展.

    森林保险投保决策面板Probit模型

    林长制政策实施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地方政府环境注意力的视角

    汪虹雨董丙瑞谢帮生
    387-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林长制实施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林长制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林长制政策通过加强地方政府环境注意力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这一效应在高新技术行业、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企业中更显著.建议加强对林长制政策实施的执行和监督力度,着重发挥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引领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公众对于企业绿色发展的监督作用.

    林长制环境注意力绿色技术创新

    数字乡村建设对林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游晓东陈鎏鹏严颖峥董丙瑞...
    397-4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2012-2022 年中国30 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定量测算林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数字乡村建设水平的基础上,使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进行估计,实证检验数字乡村建设对林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建设对林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并且数字乡村建设能够通过优化林业产业结构从而提升林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研究发现,东部地区数字乡村建设提升林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效应相较于中西部地区更为显著,并且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服务水平是提升林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因素.因此,政府应因地制宜地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加快与林业产业的深度融合,不断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助力林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林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数字乡村建设林业产业结构双重机器学习模型

    数字普惠金融对林业产业发展的影响——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

    夏咏王一帆
    406-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1-2021 年中国31 个省份(港澳台地区除外)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以及SDM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林业产业发展的影响与空间传导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普惠金融对林业产业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该结论通过安慰剂检验以及Bar-tik工具变量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2)数字普惠金融对林业产业发展具有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区域异质性、生态文明发展程度异质性以及维度异质性;(3)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推动林业产业发展具有空间传导效应,本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成为拉动周边地区林业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4)由莫兰指数以及莫兰散点图得出林业产业具有"高-高"聚集以及"低-低"聚集的正向空间自相关特征.基于以上研究结论,相关部门应该因地制宜找到适合自己地区发展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战略以推动林业产业的发展.

    数字普惠金融林业产业发展空间杜宾模型Bartik工具变量双重差分模型

    数字普惠金融对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胡美玲朱震锋吴翔宇
    419-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普惠金融是打破传统林业体系金融困境的有效工具,现已成为中国林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基于2011-2021 年中国31 个省域(港澳台地区除外)面板数据,应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2011-2021 年中国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显著提升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且在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 3 个方面对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受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影响最突出的为西部地区,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影响效应依次下降;数字普惠金融对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单一门槛效应.结合研究结果,提出深化数字普惠金融创新以加快中国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固定效应模型门槛模型

    自然保护区管制政策对周边农户生态保护行为的影响

    张浩男邱玉炜陈珂
    428-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辽宁省6 个自然保护区周边956 个农户家庭微观调查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OLS)与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探究自然保护区管制政策对周边农户生态保护行为的影响,分析农户生态认知在自然保护区对周边农户生态保护行为影响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自然保护区政策对自然保护区内农户的生态保护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自然保护区周边农户的生态保护行为是在其生态认知的影响下而形成的理性选择;不同等级的自然保护区管制政策和差异化的农户生计方式对自然保护区周边农户生态保护行为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基于此,提出开展宣传教育,引导农户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完善奖惩制度,发挥自然保护区政策激励和约束作用;提高自然保护区周边农户生态旅游经营参与率,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政策建议.

    自然保护区周边农户生态保护行为农户生态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