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林业建设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林业建设
林业建设

唐芳林

双月刊

1006-6918

lyjssyk@163.com

0871-5637147

650216

昆明市盘龙区昙华路339号

林业建设/Journal Forestry Construction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林业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介绍林业行业工作动态和发展面貌,沟通国内外林业建设行业信息,报道林业建设的勘察、设计、咨询、监理、施工、生产、科研、教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政策及管理经验和先进的应用技术,探讨林业建设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同时,本刊是国家林业局指定的林业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局部修订的刊物,是国内唯一全方位报道林业工程建设信息并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的大型综合性科技类期刊,是国家林业局、中国林业工程建设协会及其会员单位信息交流和宣传的窗口。办刊宗旨是:服务林业工程建设管理,推动林业工程建设发展,交流林业工程建设信息,培养林业工程建设队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自然保护地总体规划编制规范探讨

    余莉孙鸿雁蔡芳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体规划是自然保护地建设和管理的纲领性文件,通过对现有自然保护地总体规划编制规范技术文件的梳理,分析自然保护地总规编制规范文件的编制现状及问题,结合我国自然保护建设管理新要求,综合提出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三类总规规范编制建议,为自然保护地规划体系构建的规范化、系统化提供技术支撑.

    自然保护地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总体规划

    国家公园社区发展模式建设准入条件探讨

    蔡芳王丹彤苏琴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借鉴国外国家公园建设成果,结合我国十个国家公园试点建设的经验,探索构建以内部、门户、周边、片区形成的“点线面”协调,由国家公园内部社区、国家公园入口社区、国家公园小镇及国家公园服务基地组成的国家公园社区体系的思路,思考以国家公园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在一般控制区与国家公园外围区域形成投资、建设和利用环,创建国家公园社区、国家公园入口社区、国家公园小镇、国家公园服务基地4级辐射带动发展创新模式,实现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的平衡.

    国家公园社区体系创新模式

    卧龙自然保护区日本落叶松林下资源调查报告

    叶平刘明冲何廷美谭迎春...
    1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日本落叶松是卧龙自然保护区主要]种的树种,目前已成林.日本落叶松林下松针覆盖厚实,灌木草本有一定的特定性,研究它与四川红杉林下灌木草本的种类及隶属科属,分析优势科目等相对频度、乔木的郁闭度与灌草盖度的影响关系,为后期改造林下资源研究提供依据,为保护大熊猫及其伴生动植物栖息地提供科学参考.

    日本落叶松四川红杉林下资源调查报告

    明溪县天然商品林资源现状与禁伐后保护管理对策

    林锴程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南方集体林区福建省明溪县天然商品林资源现状,分析天然商品林全面禁止采伐带来的影响,并对禁伐后保护管理提出相关对策.

    南方集体林区天然商品林保护对策

    用曲线回归方程分析人工油松林最圭经营密度

    王红超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林分密度是影响林木胸径和材积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林分的产量结构,林分密度又是在营林工作中能够有效控制的因子,因此研究林分的最佳经营密度对实现林业产出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山西省寿阳县国营罕山林场12个不同密度的人工油松林样地5年内的胸径生长量和生长率、蓄积生长量和生长率数据,拟合曲线回归方程,分析最佳经营密度.研究认为,以培养大径阶木材为目的的人工油松林最佳密度宜在900株/ha左右;以发挥森林生态功能或提升总体林分产量为目的的的人工油松林最佳密度宜控制在1320株/ha左右.寿阳县国营罕山林场油松人工林全部为生态公益林,培育目标是实现森林生态效能最大化,因此株密度应控制在1320株/ha左右.

    曲线回归人工油松林最佳密度

    乡土树种在难造林地的适应性分析——以昆明市西山林场为例

    陈洁李红旭金智伟张宁...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择不同苗龄的五个乡土树种,在土层瘠薄,土壤受严重侵蚀的地块,开展困难造林地的植被修复.通过对五个造林树种在种植第2、3、6年后保存率、苗高、地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显示:在持续干旱、土壤瘠薄的条件下,适应性最强的树种是高山栲,其次是头状四照花.

    乡土树种难造林地适应性

    刍议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战略下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

    张治军李华刘绍娟周红斌...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南是我国重要的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生物多样性丰富,是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之一.综述了云南生态安全屏障和生物多样性现状及保护成效,分析了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挑战,从启动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修复规划编制、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探索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及充分展示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等四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加强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我国西南生态安全提供路径.

    生态安全屏障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

    生物覆盖对山地杨树根际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刘久俊王群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山地杨树人工林为对象,研究了不同覆盖量和覆盖材料对杨树根际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 表明:覆盖使根际土壤含水率增加,其改善作用随覆盖量的加大而增强,7.5kg/m2处理的含水率比CK高22.29%;不同覆盖材料间,白茅的效果要略好于其它覆盖材料,比对照高8.56%.覆盖能提高根际土壤pH值,并逐渐与中性接近,这种调节作用,随覆盖量的增大而加强,pH值分别比CK高0.48个pH单位;不同覆盖材料对土壤pH值调节作用的大小不同,以蕨类和马桑的调节作用较大,比CK增加0.39、0.25个pH单位.

    覆盖重量覆盖材料杨树根际土壤含水率pH值

    红树林保护现状调查——以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田师思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聚焦于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实地调研,从保护区政策落实情况及工作重点、红树林保护效果评估和毗邻居民民意调查三方面对其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进行分析.调查发现保护工作中存在毗邻居民抵触情绪强烈、宣教形式局限、工作人员职能分工不明确、技防投入有待加强等问题.提出减少经济依赖、提倡柔性执法、加强思想宣传、运用科学技术等的针对性提升方案,为沿海农村地区湿地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红树林农村生态保护美丽中国

    退耕还林建设成效与发展对策

    洪忠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退耕还林作为生态文明的标志性工程,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通过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及对核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针对退耕还林工程的长远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退耕还林建设成效森林经营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