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林业建设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林业建设
林业建设

唐芳林

双月刊

1006-6918

lyjssyk@163.com

0871-5637147

650216

昆明市盘龙区昙华路339号

林业建设/Journal Forestry Construction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林业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介绍林业行业工作动态和发展面貌,沟通国内外林业建设行业信息,报道林业建设的勘察、设计、咨询、监理、施工、生产、科研、教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政策及管理经验和先进的应用技术,探讨林业建设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同时,本刊是国家林业局指定的林业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局部修订的刊物,是国内唯一全方位报道林业工程建设信息并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的大型综合性科技类期刊,是国家林业局、中国林业工程建设协会及其会员单位信息交流和宣传的窗口。办刊宗旨是:服务林业工程建设管理,推动林业工程建设发展,交流林业工程建设信息,培养林业工程建设队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云南临沧亚洲象保护管理及启示

    郭光杨子诚陈飞赵明旭...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临沧在亚洲象保护管理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包括开展亚洲象基础研究、亚洲象抢救性保护、自然保护区专项执法检查、自然保护区政策及应用研究等,成效显著.随着亚洲象保护管理工作的深入,我们认为应重点加强亚洲象种群间基因交流、推进栖息地恢复工程、提升管理机构能力建设、加强打击非法盗猎及科普宣教等5个方面工作.

    亚洲象临沧南滚河保护区保护与管理

    西藏自然保护地建设及对策建议

    刘锋嘎玛群宗王广龙普布顿珠...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过多年的建设,西藏自然保护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状况和维护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全区80%以上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以及重要生态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但是自然保护地管理整体水平不高,科研监测能力薄弱等问题仍然存在.通过整理"十三五"时期,西藏自然保护地建设的成效,分析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举措,旨在促进西藏自然保护地体系建立,保护西藏生态安全屏障.

    西藏自然保护地体系生态保护

    云南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

    李云芳宁文鹤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以滇金丝猴为代表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环境、天池湿地生态系统和以暖温性、寒温性针叶林为代表的原始森林生态系统.介绍了保护区植被类型、植物和动物的多样性状况,并从物种的特有性、稀有性和脆弱性三个方面评估其生物多样性特点.同时,针对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提出了保护和管理对策.

    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区系保护

    云南普者黑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多样性

    马国强李秋洁肖剑平李旭...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南普者黑省级自然保护区在中国西南地区的喀斯特地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保护区是由岩溶和湖泊形成的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属于珠江流域的西江水系,生物多样性丰富.为充分了解保护区的鸟类群落多样性,于2018年3月-2019年1月基于样线法在保护区内设置8条样线,共调查4次.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普者黑保护区内共记录鸟类有129种,隶属于18目49科,其中水鸟33种,隶属于7目10科.在调查的物种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Ⅰ级保护鸟类1种,Ⅱ级保护鸟类11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Ⅰ、Ⅱ级保护鸟类分别占鸟类总种数的0.78%、8.53%;被收录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的有9种;被《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列为受威胁近危(NT)的物种有4种;列为濒危(EN)的物种有1种.保护区内鸟类区系组成主要以东洋种为主;居留的类型中,留鸟和冬候鸟占较大优势,夏候鸟与旅鸟次之.在普者黑各生境中,湿地记录到鸟类37种,农田果园村庄生境记录到鸟类22种,阔叶林记录到鸟类41种、针叶林记录到鸟类16种、灌丛记录到鸟类13种.总体来说,普者黑鸟类多样性丰富,以林鸟为主,其周围种植的大量水果和农作物为鸟类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普者黑独特的生态环境也为很多越冬鸟类提供了越冬栖息地,保护区内记录水鸟种类有33种,隶属7目10科;留鸟有15种,越冬水鸟18种,种类丰富,在云南普者黑省级自然保护区居留并形成稳定的种群.因此,对云南普者黑省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生境,尤其是湿地水生植物的保护无比重要.

    普者黑鸟类群落多样性云南

    上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实施情况评价——以云南省东川区为例

    赫尚丽路飞吴落军鲜明睿...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印发《新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和《新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技术方案》的通知,选取东川区作为云南省新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试点单位.按照"通知"要求,以国土"三调"数据为底板,结合东川区国土空间规划,总结上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实施情况和成效,分析新形势下林地和森林保护管理新要求,剖析林地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编制新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文本,为云南省大规模开展新一轮规划编制探索技术方法.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实施评价东川区

    关于做好四川省森林督查工作的几点思考

    黄贝周红斌孙昌平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四川省森林督查全覆盖以来的经验与做法,从保护形势、重视程度、信息沟通、日常监督管理和技术力量五方面分析当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森林资源监督体系、严格督查制度、强化成果应用、推进成果对接融合工作、落实资金保障、建立森林资源动态管理机制六个方面建议.

    森林督查云平台森林资源监督体系

    新疆自治区与新疆兵团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情况对比分析

    程文龙李昱午鲜明睿武旭...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疆自治区和新疆兵团同为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单位,二者所处区域相同,但工程管理体制不同,工程建设情况既有相似之处,亦存在一定差异.基于2019年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国家级检查验收结果,对比两个单位的工程建设情况,分析其建设成效和存在问题.得出:新疆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水准较高,但同时也存在因灌溉用水缺乏和经济林果市场低迷影响导致的成果反弹情况.对此,结合全疆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建议.

    新疆自治区新疆兵团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成效对比问题分析

    碳达峰与碳中和视角下森林生态与碳循环关系探讨

    吴颖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循环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森林生态系统与碳循环的研究已成为全球研究的热点之一,尤其在当下,碳达峰和碳中和已被纳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并在此后将全面推行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由此对我国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提出了重要目标和研究课题.其中如何处理好森林生态与碳循环的关系具有关键性意义.对此,在了解碳循环过程的基础上,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进行了阐述,重点探讨了森林生态系统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描述了森林生态系统中多种因素对碳循环的重要影响,如生物量、林产品、森林土壤等,从而得出森林生态系统与碳循环之间的关系,即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密切关系,这为林业生态的发展和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理论依据.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碳循环作用

    林长制下的安徽省林业产业结构发展研究

    黄平邵景安
    3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对安徽省实施林长制改革以来的林业总产值、林业结构与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探究其林业产业发展的规律与潜力.结果表明:安徽省在实施林长制改革以来,林业产业结构逐步由第二产业主导向林业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但仍需进一步优化调整;林业一二产业具有突出的区位竞争优势与长期发展的潜力,而林业第三产业竞争力较弱,但具有良好的产业结构基础,也验证了近年来安徽省基于"两山理论"下的林长制改革的正确性.针对以上研究,安徽省仍需深入推进林长制改革,对以森林生态旅游与公共管理服务业为主的林业第三产业给予政策优惠扶持,提高林业资源的利用率,维持林业第一产业的稳定增长,推动林业第二产业向具有高附加值和深加工度的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林业产业市场竞争力,实现既有金山银山又有绿水青山的林业生态经济.

    安徽省偏离-份额分析林业产业结构林长制

    林长制改革在现代化林业治理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以山东为例

    田成玉姜磊岳振菊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林长制是统筹社会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保障性制度.为研究定位林长制在林业治理体系发挥的作用,以山东地区为例,分析研究实施林长制的背景意义、机制运行成效,总结梳理改革中的矛盾、困难和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对深化林长制改革在全省林业治理体系进程中的地位作用很有必要.

    林长制林业治理体系存在问题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