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林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林业科技
林业科技

申世斌

双月刊

1001-9499

lykj@chinajournal.net.cn

0451-86602476

15008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平路134号

林业科技/Journal Forestry Science & Technolog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林业科学院黑龙江分院、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主办的技术类林业科技期刊,已连续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林业检索核心期刊,荣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首批加入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为国内较有影响的专业技术刊物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红松无性系种子形态、松多酚含量及播种育苗差异研究

    张玲张东来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8个红松无性系种子为试验材料,对不同红松无性系种子的形态特征、松多酚成分含量及种子萌发特征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红松无性系种子的长度、种子千粒重和松多酚含量差异不显著,种子宽度差异显著.124#无性系种子长度最大,066#种子最宽,118#千粒重最大,179#和119#总松多酚含量最高.种子长与种壳松多酚含量、种皮松多酚含量均呈负相关,种子宽与种壳松多酚含量、种皮松多酚含量均呈负相关,千粒重与种壳松多酚含量、种皮松多酚含量均呈负相关.179#、119#和124#无性系秋季播种出苗率最高,可为坚果林红松优良种质的选育提供优良种质材料,为坚果园和高世代种子园营建奠定基础.

    红松种子形态松多酚无性系播种

    不同种源杉木第3代种子园实生裸根苗造林生长对比分析

    孟庆银廖迎春王福根江先桂...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对比不同种源杉木第3代种子园实生裸根苗当年造林生长状况,采用6个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1年生杉木第3代种子园实生裸根苗木造林.于2021年2月对各种源测定树高和地径,测算树高和地径相对苗期的增长,结果表明:6个种源在造林生长1年时,从树高、地径、高径比和同比增长综合对比分析,华侨种源表现最好,其次为官庄种源、将乐种源和卫闽种源.

    杉木不同种源裸根苗造林生长

    不同激素对黄山栾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王伟蔡梦影万佳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黄山栾树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激素对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探究不同激素对林木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不同激素处理对对黄山栾树种子发芽具有促进作用,促进作用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且100 mg/L的IAA处理对种子发芽指标提高效果最佳.黄山栾树幼苗的鲜重、株高和根长均在300 mg/L的IAA处理时达到最大值,但差异并不显著.研究表明,适当浓度的激素处理不但能有效促进种子萌发,而且能改善幼苗的生长状况,进而提高绿化苗木的质量和对逆境的适应能力.

    黄山栾树发芽率外源激素幼苗生长特性

    种植密度对油松幼苗生长的影响

    吴健文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油松作为研究对象,设置4种栽培密度(50 cm×50 cm,50 cm×80 cm,80 cm×80 cm和80 cm×100 cm),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油松幼苗生长、根系发育、干物质积累和幼苗质量的影响,其结果表明:种植密度的降低,有利于促进油松幼苗的生长、根系发育和干物质的积累,并以80 cm×100 cm密度条件下效果最佳.与50 cm×50 cm密度相比,冠幅增加了21.79%、根表面积增加了50.67%、根体积增加了33.33%,总干重增加了18.58%,差异显著,同时显著增加了油松幼苗的株高、地径,促进了根系了发育,提高了根冠比和壮苗指数,可应用于油松幼苗培育,适宜当地造林.

    油松密度根系生物量壮苗指数

    楠木在杉木林下套种试验

    翁仙平朱相雄潘木勤周智峰...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刨花楠、闽楠、浙江楠、桢楠4种常见珍贵楠木树种在不同郁闭度杉木林下套种的造林成活率、当年新梢数量、长度及新梢基径情况.结果显示,4种楠木树种造林成活率最高达90.0%,均超过国家造林技术规程规定造林成活率85%的标准.闽楠当年新梢值、长度值最高,新梢基径长度位于第2,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刨花楠新梢生长量比闽楠低24.46%,新梢基径比闽楠宽14.92%,其苗木新梢粗壮,生长势极佳.浙江楠新梢生长量最低,不到闽楠的50%和刨花楠的60%,新梢基径与闽楠的大小相差不大,比刨花楠少15.62%.桢楠新梢生长量比闽楠低34.91%,新梢基径比闽楠少5.53%,比刨花楠短21.28%.因此,选择在生态公益林的杉木纯林中套种楠木时,可优先考虑闽楠和刨花楠这2个品种.

    楠木杉木套种试验

    不同施肥方式对榉树容器苗根系形态的影响

    崔子佳魏钦钦喻方圆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榉树容器苗为试验材料,运用传统施肥与指数施肥方式,探究不同施氮量对榉树容器苗根系形态(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施肥方式均显著促进了榉树容器苗根系根长的生长,MF1500处理的根长达到最大,为450.53 cm,是CK的2.01倍.指数施肥显著促进了榉树容器苗根系根表面积以及根体积的生长,并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且都以EF1500处理为最高,根表面积和根体积的最大值分别为320.07 cm2和38.8 cm3,分别是CK的1.6和3.91倍.综合各指标得出经指数施肥方法施氮1500 mg·株-1最有利于榉树容器苗根系生长.

    榉树容器苗根系形态指数施肥施氮量

    不同采收模式对油用樟树出油率的影响

    潘永林陈恋苏强钟德进...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钦廉林场建设的木本香料核心示范区油用香樟基地为载体,开展不同采收模式枝叶出油率试验的结果表明:不同采收部位、不同树龄对油用樟树出油率表现差异显著,纯叶片出油率高于枝叶混合和纯枝干的出油率、全株出油率高于中枝干和嫩枝干的出油率、2年生油用樟树出油率高于1.5年生和2.5年的生出油率;不同品种、不同采收时间、不同枝叶处理对油用樟树出油率表现差异不显著.

    油用樟树采收枝叶出油率

    夏季施磷对油茶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杨胜优杨小菊龙雪燕胡玉玲...
    27-3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8年生普通油茶作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在施肥后不同生长阶段分别测定油茶指标,探究在夏季施磷肥对油茶产量及经济性状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磷量对叶片SPAD值、氮含量、叶片相对湿度、叶片温度和籽含水率影响极显著,对果皮厚度影响显著,而对其他指标没有显著影响;施磷后油茶叶片SPAD值、叶片氮含量、叶片相对湿度、茶果体积、果皮厚度、单籽重和出仁率等指标均高于不施磷处理(CK),籽含水率反之;每株施磷200 g时油茶叶片SPAD值(34.1)、氮含量(13.2 mg/kg)、叶片相对湿度(52.6%)、茶果体积(80.70 cm3)、果皮厚度(4.73 mm)、第2年产量(5.30 kg)与成果数量(196个)等指标值最高;每株施磷100 g时,油茶单籽重(2.81 g)、出仁率(54.99%)、2年单果重(31.29、31.71 g)和第2年鲜出籽率(41.95%)等指标值最高;每株施磷400 g时,油茶种仁含油率(51.49%)和当年鲜出籽率(44.88%)最高.每株施磷量为200 g表现较好,过磷酸钙是有效养分含量低且性状温和,较其他肥料相比价格低廉,考虑人工施肥成本,在粗放经营林分中夏季施磷量可用每株400 g.

    油茶夏季产量经济性状

    云南杉木锯材高温过热蒸汽干燥工艺研究

    李军伟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杉木锯材高温过热蒸汽干燥工艺进行试验研究的结果表明:杉木锯材高温过热蒸汽干燥工艺能够使杉木锯材达到预定的温度和湿度,通过干燥末期高温过热喷蒸处理工艺,消除了木材干燥应力,提高了杉木锯材的干燥质量和出材率,是一种可行的干燥方法.

    杉木锯材干燥方法高温过热蒸汽干燥

    以亚麻油、桐油为主剂的木蜡油合成与涂饰性能分析

    战剑锋左驰张啸田彬...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亚麻油、桐油为主剂,将植物油混合体在设定的温度下进行预聚合处理,通过设定预聚温度、原料成分组合等变量得到预聚体;随后,将预聚体与蜂蜡、棕榈蜡和松节油复配,制备木蜡油涂料,探讨木蜡油制备原料配方对产品粘度、干燥时间、涂饰视觉效果等性能的影响.油蜡涂料工艺研究显示:松节油的加入量对于木蜡油粘度有显著影响,增加松节油的加入量可以显著地降低木蜡油的粘度;桐油与亚麻油的配比对干燥速率有一定影响,提高桐油的比例可以缩短木蜡油的干燥时间;松节油含量对干燥速率有显著影响,增高松节油比例可以缩短干燥时间.油蜡涂层红外图谱分析发现:在设定的工艺方案下,油蜡体系内活性氢成分减少,植物油内碳碳双键发生聚合反应.植物油蜡木材涂饰效果显示:随着达玛树脂比例的提高,木蜡油涂饰木材表面的明度和饱和度均升高,颜色更加偏向暖色区,有效地提升了木蜡油涂饰的视觉效果.

    亚麻油桐油涂料木蜡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