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不同板栗品种坚果果皮结构特征及与其腐烂指数的相关关系,筛选影响板栗腐烂的重要果皮结构指标,为板栗耐腐种质资源评价、筛选和科学贮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种植于河北省迁西县的6个板栗品种('荔波早栗''八月红''明拣''泰栗1号''燕山早丰'和'大板红')坚果为试验材料,进行180天低温(0~2℃)贮藏试验,每隔30天调查坚果腐烂情况.在贮藏前取完好果,贮藏中取腐烂果的果皮进行固定,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不同板栗品种坚果的果皮结构及差异、贮藏期间腐烂果果皮的结构变化,并对完好果、腐烂果的果皮结构指标与腐烂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不同板栗品种在贮藏期间的腐烂程度存在显著差异.'明拣''泰栗1号''燕山早丰'和'大板红'较耐贮藏,腐烂指数平均为9.35%,而'八月红'和'荔波早栗'较易腐烂,腐烂指数分别达到23.53%和21.63%;2)不同板栗品种坚果的果皮结构存在显著差异.'明拣''泰栗1号''燕山早丰'和'大板红'的角质层厚,表皮细胞小且形状规则,中果皮层和内果皮层致密性高;'八月红'和'荔波早栗'的角质层薄,表皮细胞较大,'八月红'的表皮细胞层存在明显间隙,'荔波早栗'的表皮细胞层虽较为紧密,但中果皮层和内果皮层致密性差.与完好果相比,腐烂果的角质层厚度显著下降,表皮细胞层、中果皮层和内果皮层间隙率增加,果皮结构致密性显著下降.就品种而言,'荔波早栗'和'八月红'腐烂果的角质层几乎消失,表皮层破坏严重,中果皮层内薄壁细胞的胞壁分解,出现大量空腔,而'明拣''泰栗1号''燕山早丰'和'大板红'腐烂果的角质层仍保持一定厚度,表皮细胞结构仍较为完整,但中、内果皮层出现较多空腔;3)相关性分析表明,腐烂指数与完好果和腐烂果的角质层厚度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表皮细胞层间隙率和中内果皮层间隙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表皮细胞长宽比呈负相关,与其他指标无明显相关性;4)基于角质层厚度、表皮细胞长宽比、表皮细胞层和中、内果皮层的细胞间隙大小4个指标,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发现,6个板栗品种的耐腐性由强至弱排序为'明拣'>'泰栗1号'>'燕山早丰'>'大板红'>'荔波早栗'>'八月红'.[结论]板栗果皮的角质层厚度、表皮细胞长宽比、表皮细胞层和中、内果皮层的细胞间隙大小与腐烂发生密切相关,以上4个指标可作为判定板栗坚果耐腐性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