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旅游纵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旅游纵览
旅游纵览

月刊

1004-3292

torgao@lyzl.com.cn

0335-8019131

100036

河北省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峨眉山中路9号建设大厦

旅游纵览/Journal tourism overview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协调发展研究

    李欣欣
    123-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遗产作为民族历史文化的瑰宝,价值不可估量.但在旅游业发展中,文化遗产地的开发面临着过度商业化、环境破坏以及文化失真等问题.同时,随着开发力度的加大,文化遗产地也迎来了经费增加、公众关注度提升等机遇.文章深入分析了这两者间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了一系列协调发展策略,例如强化政策与法律支持、创新规划与管理模式、促进社区参与和公众教育,以及开发可持续旅游产品等.通过实施这些策略,有望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双赢,推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遗产保护旅游开发协调发展

    河北省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崔志莹李星
    126-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家体育强国战略和有关政策文件的引导支持下,河北省抓住体育事业发展的机遇,大力推进体育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找准区域经济增长的抓手,丰富旅游产业发展内容与形式,乘体育事业发展之风,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文章以"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为背景,在分析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重点探究河北省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策略,以期能为全区域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十四五"体育旅游产业融合

    大运河(河北段)武术文化旅游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刘志国杨磊韩佳佳张志新...
    129-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河北省段的大运河地区,凭借其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以及以武术文化为特征的独特民俗风情,正逐渐成为旅游热点.然而,大运河(河北段)在其武术文化旅游带建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迎来了一系列挑战.文章首先介绍了大运河(河北段)的基本情况,随后梳理了河北段武术文化旅游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策略,以期为实现旅游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双赢提供理论支持.

    大运河(河北段)武术文化旅游带区域旅游文化遗产

    湘西州三个核心景区旅游数字足迹分析与服务提质策略

    杨瑞庭郑丰张琼
    13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利用爬虫技术从携程网、去哪儿网等网站抓取与湘西州旅游相关的 664 篇游记、6 584 张图片及 652个短视频,重点梳理与"凤凰古城""湘西十八洞村"及"芙蓉镇"相关的内容.研究发现,与凤凰古城相关的旅游数字足迹最多,远高于十八洞村、芙蓉镇及其他景区,凤凰古城对游客的吸引力远远大于湘西州其他景区;凤凰古城、张家界及芙蓉镇具有很强的联动性,游客多以这三个为旅游目的地,出行线路同时包含三者的比重高达 85.24%;湘西神秘的文化、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对非本地游客的吸引力依然明显.文章针对研究结果得出,湘西州核心景区可从强化凤凰古城核心引领、优化旅游线路设计、做好景区服务与保障及加大湘西旅游产品创新等四个角度进行优化提升.

    旅游数字足迹湘西州旅游凤凰古城芙蓉镇十八洞村

    乡村振兴与乡村文旅互动融合的实现路径

    樊颜丽
    135-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与意义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对乡村文旅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通过强调两者互动融合的必要性,深入研究乡村振兴与乡村文旅之间的联系,提出了实现互动融合的新模式和新路径,旨在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以推动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进一步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乡村振兴文旅融合路径研究

    文旅融合下传统旅游目的地转型升级的策略研究

    刘琳徐江燕
    138-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大众对旅游的需求发生了显著变化.传统旅游地因其模式固化,难以满足现代游客对新鲜感和个性化的强烈追求,也无法适应新经济时代下游客对旅游休闲与度假的多元化需求.因此,为有效对接并满足游客的新需求,亟须对传统旅游目的地进行深度革新与转型升级,推动其向现代化方向迈进,并赋予其新的特色与内涵,使之符合"旅游"概念的最新发展.文章聚焦于文旅融合背景,系统探讨了传统旅游目的地转型升级的有效策略,为业界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文旅融合传统旅游目的地转型旅游升级

    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旅游与乡村社会治理

    江俊吴晓媚戴泽佳曹朝坤...
    14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分析了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旅游与乡村社会治理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旅游与乡村社会治理的关系,提出强化监管力度、促进良性互动及加强品牌打造等策略,以促进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旅游与乡村社会治理的融合发展,从而为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旅游发展及乡村社会治理水平的提升提供支持.

    少数民族体育旅游乡村社会治理广西

    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刘梓宜任迎郑琪文
    14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首先明确了评价指标体系在规划环评中的框架作用,指出其能全面系统地研究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以某地区为例,以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等相结合的方法,成功构建了一套适用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具有层次清晰、指标全面和操作简便等特点,将其应用到具体实践分析过程中,有助于加快实现对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环境影响的全面评估和科学预测,为规划制定者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为其他领域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有益的借鉴.

    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研究——以宜昌市为例

    周万波
    147-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是革命先辈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孕育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宜昌市作为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近年来,宜昌市立足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取得了显著成效.文章以宜昌市为例,探讨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其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实践路径,旨在为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红色文化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宜昌市

    文旅融合下的乡村旅游提质升级——以宜兴市为例

    颜廷利陈丽荣周江莲
    150-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过多年发展,宜兴乡村旅游取得了一定成果,正在面临提质升级的需要,结合文旅融合发展理念和宜兴乡村旅游实际,文章分析了宜兴乡村旅游发展中在理念、产品、层次、特色及品牌等方面的不足,并从提高乡村旅游发展认识,开发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提升乡村旅游开发层次,挖掘乡村特色文化资源,推广乡村旅游特色品牌等方面提出了宜兴乡村旅游提质升级的对策与建议.

    文旅融合乡村旅游乡村振兴宜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