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旅游纵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旅游纵览
旅游纵览

月刊

1004-3292

torgao@lyzl.com.cn

0335-8019131

100036

河北省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峨眉山中路9号建设大厦

旅游纵览/Journal tourism overview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约翰·洛克的教育旅行思想及启示

    徐旭刘俊佳
    154-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17 世纪,经验主义创始人约翰·洛克把旅行视为绅士培养的重要途径.从约翰·洛克的人生经历、旅行经历和其教育著作中,可以发现其教育旅行思想,例如儿童旅行宜早不宜迟,强调教师在教育旅行中的作用以及要重视保护儿童的好奇心等.约翰·洛克的教育旅行思想对于现代研学旅行有一些启示,例如应尽早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注意发挥研学旅行的教育价值及要重视研学旅行中学生的交往学习等.

    约翰·洛克(JohnLocke)教育旅行思想经验主义研学旅行

    武汉节事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邹明霞
    157-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武汉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丰富的节事旅游资源,具有承办大型展览展会、体育赛事的丰富经验,但武汉节事旅游面临着知名度不高、市场影响力不足、资源开发应用不足等问题.文章调查武汉节事旅游发展现状,分析武汉节事旅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其发展路径,以期为提升武汉节事旅游影响力、促进武汉旅游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实践意义.

    节事旅游发展对策武汉

    蚕桑民俗旅游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价值及发展模式分析

    张艳
    160-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蚕桑产业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蚕桑种植、蚕的养殖到丝绸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旅游价值,这些资源优势为蚕桑民俗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章简要总结了蚕桑民俗旅游特点,深入探讨了其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中体现出来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及生态价值等,在此基础上,根据目前国内蚕桑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现状进行分类阐释,初步将蚕桑民俗旅游的发展模式分为科普研学模式、农耕体验模式、文化熏陶旅游模式和产品展示销售模式四类.

    蚕桑产业民俗旅游乡村振兴

    黄河文化旅游产业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意开发

    陈延华
    163-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河,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黄河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中,文化传承与创意开发是两个关键的驱动力.首先,文化传承是基础,它包括对黄河沿岸的古代遗址、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保护和传承,使游客能在游览中了解黄河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其次,创意开发是提升,通过现代科技和创新思维,将黄河文化与旅游产品、服务设计相结合,为游客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如建设主题公园、数字博物馆及举办艺术节庆活动等,既能激活传统文化的活力,又能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升级和经济增长.最后,文化传承与创意开发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确保对黄河文化的保护与利用相得益彰,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重提升.

    黄河文化文化传承创意开发文化旅游产业

    牡丹在武威旅游产业链中的应用

    王家奇安红燕祁红艳张雪...
    16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武威市的气候、环境等自然条件很适合种植牡丹,目前武威市虽有不少牡丹种植地,但种植面积普遍较小,品种单一,在公园和风景区建设以及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大规模种植推广相对较少.将牡丹关联于武威旅游产业链中,不仅能够提升武威旅游景区的景观质量和武威当地的旅游形象,增加文化旅游内涵,延长文化旅游产业链,同时能够促进武威市旅游产业链的创新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文章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实地勘察与实地调研等方式收集数据资料,运用SWOT分析法,结合武威自然环境、人文历史和社会文化等因素,提出牡丹在武威旅游产业链中的应用发展建议.

    牡丹旅游产业链SWOT分析武威市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胡放之李颖
    169-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作为提升国际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其在旅游领域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推动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转变发展观念,深化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优化旅游生产要素的配置,进而实现产业的深层次转型.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重要转型期,旅游产业作为重要的经济支柱,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为实现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深刻领会并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同时,应深入挖掘旅游资源的创新潜力,积极培育旅游新业态,推动旅游服务模式的创新变革.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全面系统地研究促进我国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更是推动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

    新质生产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化旅游在提升旅游经济竞争力中的作用研究

    邢敬祎
    172-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态,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旅游行业的关注.文章旨在探讨文化旅游在提升旅游经济竞争力中的重要作用,分析文化旅游的特点、发展趋势以及其对旅游经济竞争力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文化旅游、提升旅游经济竞争力的策略建议,以期促进旅游业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

    文化旅游旅游经济竞争力

    乡村振兴战略下历史文化旅游数字化营销策略研究

    骆宇明
    175-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国迎来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时期,但与此同时,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传统的历史文化旅游营销策略逐渐失去了其应有的效力.基于此,文章将以肇庆市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乡村振兴战略对历史文化旅游的影响因素,并通过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的方式,对肇庆市历史文化旅游数字化的营销现状与问题成因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基于数字化营销 5A模型,从产品、渠道、促销、客户关系和产业融合五个方面提出了肇庆市历史文化旅游数字化营销策略,以期为历史文化旅游产业的数字化创新与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数字化营销策略历史文化旅游乡村振兴战略

    基于社交媒体的河北古武当山景区营销问题与对策研究

    谭延璞
    178-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旅游业与互联网社交媒体的融合日益紧密,市场竞争态势愈发激烈,企业营销亟须更新迭代,传统的营销模式和手段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旅游企业发展壮大的需要.文章从景区营销与社交媒体结合视角,对古武当山景区营销现状进行分析,探究该景区社交媒体营销策略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同类景区营销运营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社交媒体营销古武当山景区河北省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价值评价及发展策略

    王先祥
    181-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广泛的文化价值,合理地保护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有重要作用.文章在概述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潜力评价的概念以及体验经济理论、外部经济理论的基础上,以浙江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发展为研究对象,剖析当前浙江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发展现状与不足,而后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价值评价原则,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有效策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拓展文化旅游产业开发领域,提升旅游地的经济效益,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绍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