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旅游纵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旅游纵览
旅游纵览

月刊

1004-3292

torgao@lyzl.com.cn

0335-8019131

100036

河北省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峨眉山中路9号建设大厦

旅游纵览/Journal tourism overview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广东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郭祎赵莹雪
    11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围绕广东乡村旅游发展现状,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系统分析制约广东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因素.研究认为,当前广东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产品同质化、利益联结不紧密、政策供给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要想破解这些难题,需要坚持创新引领,构建"农旅+"发展新模式;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多元主体协同共建;强化政策供给,优化发展环境;深化改革创新,构建高效治理体系.唯有如此,才能推动广东乡村旅游实现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制约因素粤港澳大湾区

    农旅融合发展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刘天宇
    11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虽然为农村地区注入了活力,但是也给其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将乡村旅游与现代农业有机结合,有望为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出路.基于此,本文从农旅融合的内涵出发,分析目前农旅融合发展的困境,并提出进一步提升其发展质量的建议,旨在为农旅融合发展提供参考.文章指出,农旅融合能有效突破乡村旅游单一观光形式的局限,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但是也存在农户主体参与意识淡薄、相关奖励补贴政策有待完善、农旅企业运营能力较弱等问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培育农旅融合经营主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强农旅企业人才培育等.希望本文能够为农旅融合真正在乡村旅游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乡村旅游农旅融合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节庆民俗类非遗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研究——以江苏溱潼会船为例

    臧其猛
    119-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节庆民俗是地方特色文化的代表,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节庆民俗与乡村旅游是优势互补、互相促进、互利互惠的.本文以江苏泰州节庆民俗溱潼会船为例,探讨溱潼会船在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相应提出加大对会船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创意化开发力度,打造独具特色的会船旅游体验项目和旅游文创产品等建议,希望溱潼会船与乡村旅游的良性互动,能够推动当地经济、贸易、旅游、文化的共同发展.

    节庆民俗非遗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元宇宙背景下福建乡村沉浸式文旅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柯涌晖
    12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在解读元宇宙概念的基础上,围绕沉浸式夜游、沉浸式主题娱乐、沉浸式电竞体验3个方面分析沉浸式技术在福建乡村文旅产业中的应用现状,归纳福建乡村沉浸式文旅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元宇宙的特性,提出福建乡村沉浸式文旅产业发展的具体策略,包括加强科技监管与伦理建设,推动群体合作与利益分享,加强跨界合作与资源共享等.

    元宇宙沉浸式技术乡村文旅产业

    荔波县大小七孔景区精细化旅游气象服务分析

    梁恒飞杨蕊绮聂浔秦玲玲...
    125-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气象条件对旅游质量和旅游安全有着直接影响,做好景区精细化旅游气象服务对地方旅游业健康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荔波县大小七孔景区精细化旅游气象服务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分析荔波县旅游气象服务需求,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地方旅游发展需求,提出有关精细化旅游气象服务建议,以期为探索精细化旅游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推动荔波县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

    旅游气象服务精细化大小七孔景区

    智慧景区平台数据交互集成与分析应用研究

    刘智
    129-131,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智慧景区作为新兴的旅游信息化服务模式备受关注.文章针对数字一体化系统在智慧景区平台中的数据交互集成与分析方法进行深入探讨.首先介绍数字一体化系统的基本架构,并利用实地调研与系统测试相结合的方式,搭建包含智能感知、动态管理、个性化服务和紧急响应等核心模块的智慧景区数据平台.其次,具体分析多源数据融合算法、实时数据流处理技术和游客行为分析模型,随后以调度算法优化、数据安全保障机制和智慧导览推荐系统为例,验证本研究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采集的100万条游客行为数据中,经过优化的数据交互方式能够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同时,减少平台响应时间,优化游客体验.

    智慧景区数字一体化系统数据交互集成游客行为

    梓潼县文旅融合发展研究

    胡薇武晓雪
    13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首先对梓潼县文旅行业情况进行概述,然后在分析梓潼县文旅融合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梓潼文旅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缺乏明确的战略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最后提出一系列建议,包括充分利用本土文旅资源、打造文化主题景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策略,以期推动梓潼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文旅融合科技赋能梓潼县

    洛阳牡丹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杨向格刘智涵
    135-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南洛阳拥有丰富的牡丹文化资源,牡丹也已成为洛阳吸引游客的一张靓丽名片.随着游客对于文化旅游、沉浸式旅游的需求逐渐增加,如何通过牡丹产业的特色资源,增强游客体验感,促进洛阳牡丹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已成为地方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焦点.文章从洛阳牡丹产业发展现状入手,指出洛阳牡丹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面临的机遇与问题,最后从政策支持、品牌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洛阳牡丹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路径.

    牡丹产业旅游业融合发展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旅游利用潜力评估

    何翼皓陈韵霖杨辛诺张启月...
    138-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旨在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旅游发展的重要性,探讨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的地理分布特征及其旅游利用潜力.本研究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空间分析和旅游利用潜力评估,揭示南京市非遗资源的空间分布情况,评估其旅游利用潜力,并提出传承路径的优化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市非遗资源旅游利用潜力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秦淮区和鼓楼区的旅游利用潜力较大,其他区域则存在开发不足的问题,应采取措施实现非遗旅游资源的全面均衡开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利用潜力文旅融合南京

    乡村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研究

    兰柳盼
    142-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作为乡村建设中的新兴产业,乡村旅游受到普遍关注.为打造良好的旅游体验,一些地区开始尝试将乡村文化遗产和旅游相融合,以期在促进乡村文化传播的同时,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基于此,本文从二者深度融合的重要意义着手,分析其中的逻辑关系,并提出深入挖掘乡村文化遗产内涵、创新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重视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等深度融合策略,旨在更好地推动乡村文化传承与保护,加快乡村旅游业繁荣发展.

    乡村文化遗产深度融合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