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旅游纵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旅游纵览
旅游纵览

月刊

1004-3292

torgao@lyzl.com.cn

0335-8019131

100036

河北省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峨眉山中路9号建设大厦

旅游纵览/Journal tourism overview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文旅融合视角下成渝交通走廊特色乡村形成机制与规划研究

    毛天斌陈国龙毛世福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旨在推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成渝双城经济圈"三生空间"中,农业空间占比较大,广袤的乡村地域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如何促进乡村地区的资源保护利用和生态环境治理,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是当下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首先对成渝交通走廊特色乡村现状进行全面梳理,分析其资源禀赋、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其次,从文旅融合的视角,深入探讨特色乡村的形成机制,最后提出了成渝交通走廊特色乡村的规划策略和建议.

    文旅融合成渝交通走廊特色乡村

    桂林市漂流旅游SWOT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

    王凤霞黄筱惠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休闲体育的兴起,漂流运动逐渐成为了人们喜爱的户外水上活动.桂林市,作为中国的山水之城,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漂流运动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然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桂林市漂流运动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克服存在的困难,把握发展机遇,应对各种挑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旨在通过SWOT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桂林市漂流运动的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漂流旅游SWOT分析发展战略桂林市

    基于情感化设计的绍兴外婆坑村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尹文艳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旅游文创产品作为连接游客与地方文化的纽带,其设计与开发显得尤为重要.绍兴外婆坑村,作为一个具有丰富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目的地,亟须通过有效的文创产品设计来挖掘和传承其文化价值.本研究依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结论与展望"的思路逐步展开,以绍兴外婆坑村为对象,聚焦情感化设计理念在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中的设计方法,围绕外婆坑村的文化资源,探索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的新形式与新内涵,旨在打造具有独特情感魅力和文化内涵的文创产品,以满足游客的情感需求,提升旅游体验,以期为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建议.

    情感化设计外婆坑村旅游文创产品文化传承

    基于RMP理论的四川安顺场景区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金丽华毛慧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资源挖掘、市场拓展、产品开发成为提高旅游竞争力和满足游客需求的关键要素.文章基于RMP理论,以四川安顺场景区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了景区旅游发展现状,发现存在旅游资源特色不鲜明,旅游产品创新性不足,旅游市场开发程度不深,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并从挖掘旅游资源、创新旅游产品、拓展旅游市场等方面提出建议.

    RMP理论安顺场景区旅游发展对策

    共生理论视角下平阴玫瑰小镇乡村研学旅游资源开发策略研究

    曾静李颖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聚焦于共生理论视角下平阴玫瑰小镇乡村研学旅游资源开发策略的研究,旨在探索如何通过共生理论的有效应用,促进特色小镇乡村研学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可持续利用.共生理论强调各共生单元之间相互依存、合作与资源共享,为特色小镇乡村研学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基于此,文章以平阴玫瑰小镇为例,通过分析其独特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和研学旅游资源,提出了资源整合、技术创新、社区共融和市场营销等策略,以期推动平阴玫瑰小镇乡村研学旅游的繁荣发展,并为其他特色小镇的乡村研学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一定的借鉴.

    共生理论平阴玫瑰小镇乡村研学旅游资源开发

    基于居民感知的广西龙胜县广南侗寨鼓楼文化节旅游效应研究

    韦绍兰郑舒壬王友生刘芬...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查阅文献,结合鼓楼文化节客观实际确定基于居民感知视角的旅游效应维度和影响因子,旅游效应维度包括经济效应、文化效应、社会效应和生态效应 4 个,旅游效应影响因子包括拓宽就业渠道、提高收入水平等 13 个.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旅游效应居民感知结果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均值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鼓楼文化节旅游效应 4 个维度和 13 个影响因子均得到居民的赞同.居民普遍认为鼓楼文化节旅游给当地的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均带来积极影响,且经济效应>文化效应>生态效应>社会效应;13 个影响因子中,居民对拓宽了就业渠道和提高了收入水平 2 个影响因子的赞同度最高,居民对更好传承了民族传统习俗、山体保护完好和改善了邻里关系 3 个影响因子也表示赞同,但是赞同度相对较低.

    居民感知节庆旅游旅游效应传统节庆鼓楼文化节

    民族地区文旅深度融合水平测度与发展策略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

    朱玉婷许丽君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是我国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决策.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文章研究了民族地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问题.通过测度分析,发现宁夏文旅融合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分析了宁夏文旅产业的耦合协调度,认为尚有较大提升空间,需加快融合发展;提出要在充分发挥地方优势的基础上,拓展文旅融合新领域,提升耦合度与协调度,推动文旅与康养产业、黄河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民族地区文旅深度融合水平测度发展策略

    数字文旅视角下研学旅游发展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廖玉连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技术与各行各业的联系日益紧密,文旅行业也逐步向数字化方向转变,研学旅游的发展迎来更多可能性.文章以广西为例,通过对广西数字文旅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基地建设创新不足、宣传推广效能不足、市场监管存在缺位、区域合作不够深入等问题,并针对以上现实困境提出建设数字化水平更高的研学新基地、实施更具吸引力的全媒体营销新宣传、构建多部门齐抓共管的智慧监管新局面、搭建资源数据共享的区域旅游合作新平台等优化路径,以期为研学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数字经济研学旅游创新发展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旅游管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田杰予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操作的教学方法,广泛应用于高职教育中,特别是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在高职旅游管理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操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高职院校的教育实践中,项目教学法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背景在研究中得到详细阐述,该教学法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实际项目操作,旨在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团队协作技巧以及创新思维.文章提出在旅游管理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涵盖课程设计、项目执行及学生评价等关键环节.在项目教学法的应用方面存在诸如课程资源适配性、教学方法变革及教师素质等方面的挑战,并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项目教学法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其职业技能的锻炼亦发挥着积极作用.

    项目教学法高职教育旅游管理实践教学综合能力职业技能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中职旅游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梁丽丽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旅游行业对于相关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提升.除了要求人才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较强的探索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外,还需要他们拥有数字化素养和过硬的实践能力.文章旨在探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中职教育旅游人才培养问题,并对现有中职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建设、校企深度融合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以期进一步提升中职学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成效.

    数字化转型中职教育旅游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