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旅游纵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旅游纵览
旅游纵览

月刊

1004-3292

torgao@lyzl.com.cn

0335-8019131

100036

河北省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峨眉山中路9号建设大厦

旅游纵览/Journal tourism overview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云南省特色小镇建设的优劣势及发展对策

    曹义锁倩蓉高云霞
    105-107,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特色小镇概念的提出和模式的普及得到了国家和人民群众的认可,云南省也创建了特色小镇.本文首先介绍云南省特色小镇的分布与分类,其次以云南省2017年公布的105个特色小镇,以及2019年和2021年授牌的27个"云南省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法、实地观察法和访谈法等,总结出政策贴合实际,鼓励多方建设;注重生态民生,评估体系完整;资源导向建设,发展类型多样等优势,以及基础设施不健全,建设周期长;资源开发和利用不够,当地人参与度低;开发中未注意对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等劣势,最后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特色小镇优劣势对策

    传统文化研学旅游开发探究——以开封市铁塔公园为例

    韩璐
    108-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与繁荣,文旅融合成为当前国内旅游的主要发展方向,研学旅游逐渐进入大众视野,相关政策文件相继出台,促进中小学生等旅游者在生活教育中成长.旅游景区通过发展研学旅游能够更深入地发掘文化旅游资源,提高景区设施的利用率,从而带动旅游收益的增长.文章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研究对象,以开封市铁塔公园为研究案例,使用文献研究、理论分析、实地调查的研究方法,探究传统文化旅游资源与研学旅游的相关性,分析铁塔公园研学旅游的发展现状,揭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旨在促进其传统文化研学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文化研学旅游铁塔公园

    文旅融合视域下的图书馆旅游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向莉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文化消费意识的提升,文化旅游需求日益增长,文旅融合发展势在必行.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其在满足游客文化需求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现阶段图书馆旅游存在服务功能单一、宣传力度不足、资源整合不足等问题,这限制了其在文旅融合发展中的潜能发挥.本研究通过分析文旅融合视域下图书馆旅游服务的现状,提出构建有效服务体系的措施,包括丰富服务内容、加强宣传与推广、深化资源整合等,旨在提升图书馆旅游服务质量,促进地方文化推广,加快文旅融合进程.

    文旅融合图书馆旅游服务

    "互联网+"时代非遗创新发展路径研究——以聊城东昌葫芦雕刻为例

    曾宪辉刘晋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各行业注入了新元素,也为非遗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一种新路径.东昌葫芦雕刻是山东省聊城市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非遗项目之一,但在现代发展中,其薄弱之处日益显露.文章以聊城东昌葫芦雕刻为例,探究"互联网+"背景下东昌葫芦雕刻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保护与传承、宣传与推广、创新与发展等方面提出对策,探索"互联网+"背景下东昌葫芦雕刻创新发展道路,以更好地推动东昌葫芦雕刻的传承与发展.

    "互联网+"非遗融合创新东昌葫芦雕刻

    产教融合视角下崇左市乡村旅游民宿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常莹
    120-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宿产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但是当前民宿行业的激烈竞争和高质量民宿人才匮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培养高质量乡村民宿人才成为当下民宿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在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乡村旅游民宿发展现状、民宿从业人员基本情况、人才培养需求和培养现状的基础上,从产教融合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当前行业的人才供需矛盾、教育体系不完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策略,以期为该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质性的支持.

    产教融合旅游民宿人才崇左市

    黄河流域国家级研学旅行基地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田张珊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河流域9个省区的国家级研学旅行基地承载着推动黄河文化传播、加强黄河精神教育、培育黄河文明传承人的重要功能.本文首先阐述黄河流域国家级研学旅行基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其次分析黄河流域国家级研学旅行基地发展现状,最后针对当前黄河流域国家级研学旅行基地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黄河文化内涵不深刻,文化传播意识不足;研学课程体系不完整,课程品质有待提升;研学专业人才有缺口,专业水平亟待提升;数字化建设水平较低,管理制度尚不健全;基地运营管理不善,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等现实困境,提出科学性、针对性、专业化的实践路径,旨在促进黄河流域国家级研学旅行基地高质量发展,推动黄河文化传承.

    黄河文化研学旅行基地基地建设

    基于扎根理论的江苏非遗旅游者文化认同生成机制研究

    张天利石可儿
    127-130,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在对江苏省典型非遗旅游示范区43名旅游者进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进行数据编码与理论建构,揭示非遗旅游者文化认同生成的动态过程.得出以下结论:非遗旅游资源的感知和人物参与是文化认同生成的前提条件;情景察觉、场景行为和价值获得是文化认同生成的关键环节;非遗旅游最终生成的情感维度和行为维度的文化认同,体现在对国家和城市标签的拥护、重游和推荐行为上.

    非遗旅游文化认同扎根理论生成机制

    跨界融合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发展路径研究——以广东省清远市为例

    香嘉豪
    13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东省清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资源丰富,是岭南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见证.跨界融合作为新兴的发展模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文章基于跨界融合视角,分析清远非遗资源类型结构,探讨非遗活化利用现存问题,进而提出非遗跨界融合发展路径,推动清远非遗与农业、文化、旅游、体育、教育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为提升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实现非遗高质量传承发展提供思路.

    非物质文化遗产跨界融合保护传承清远

    新常态下旅游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路径探讨

    焦艳丽
    13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首先分析新常态下旅游市场的特点,其次阐述旅游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基础,最后提出一系列可行的转变路径,包括但不限于推动智慧旅游发展,应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加强文化旅游资源挖掘、保护和应用,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等.这些转变路径不仅有助于旅游产业在新常态下实现可持续发展,还可以为旅游经济的稳定增长提供有效途径,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新常态旅游经济转变路径智慧旅游可持续发展

    基于游客体验的民俗旅游产品创新路径探析

    李旺崔子龙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首先探讨基于游客体验创新民俗旅游产品的作用,其次指出现有民俗旅游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产品同质化、资源保护与利用不平衡、缺乏深层次文化体验设计及营销策略不完善,最后提出基于游客体验的民俗旅游产品创新路径,包括创新民俗旅游产品开发模式,建立民俗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动态平衡机制,深化民俗旅游产品文化体验设计,创新民俗旅游产品营销手段,旨在开发多样化与个性化的民俗旅游产品,优化游客的文化体验,同时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形象与市场竞争力.

    游客体验民俗旅游产品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