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离子交换与吸附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离子交换与吸附
离子交换与吸附

何炳林

双月刊

1001-5493

lzjhyxf@nankai.edu.cn

022-23503511

300071

天津南开大学

离子交换与吸附/Journal Ion Exchange and Adsorp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旨在反应国内外离子交换剂、吸附剂、高分子催、高分子试剂、医用高分子材料以及其他功能高分子材料在科研、生产、应用和应用基础研究诸方面的进展和动向。发表科研论文和科研成果,探讨应用基础理论,介绍新的实验技术,生产技术和应用技术,交流工作经验,促进反应性高分子科学技术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单分散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改性及应用综述

    刘昊林姜皓瀚程士李爱民...
    99-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单分散聚合物微球是指尺寸均一的聚合物球状粒子,其粒径从亚微米级到毫米级不等,因具有均一的物理化学性能,在环境保护、分析化学、免疫医学、信息通信、标准计量、载体催化、液晶显示及微电子等诸多高新技术领域显示了极大的应用潜力.在过去的30年里,人们在单分散微球的制备方法、功能改性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总结,结合目前报道的单分散聚合物微球制备方法,文章根据加工过程的不同综述了加工成型法、聚合成型法,及其主要代表方法,同时介绍了近年单分散聚合物微球的功能化研究进展,包括官能化微球和磁性聚合物微球等;然后总结了单分散聚合物微球现阶段在分析化学和水处理领域内的应用;最后对单分散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趋势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单分散聚合物微球制备方法功能化

    分子印迹聚合物人工酶在催化降解有机磷酸酯神经毒剂中的应用

    牛雅琳江鹏郭天瑛
    115-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机磷酸酯毒剂是农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的农药,也是战场上被违法滥用的化武毒剂,其自降解速率极慢,在环境中的积累会对人类及其他动物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分子印迹聚合物人工酶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稳定性,在有机磷酸酯毒剂催化清除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文章首先介绍分子印迹聚合物人工酶催化降解有机磷酸酯毒剂的基本原理,重点阐述了近年来分子印迹聚合物人工酶作为一种人工磷酸酯酶在组成、结构、材料形貌设计以及催化降解有机磷酸酯方面的研究进展.

    分子印迹聚合物人工磷酸酯酶催化降解有机磷酸酯毒剂

    抗体偶联药物的研究进展

    吴雪瑶刘阳
    127-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是通过连接子将细胞毒药物与单克隆抗体进行连接的新型靶向药物.其利用抗体的靶向性将细胞毒药物选择性地输送至肿瘤细胞,在发挥抗肿瘤作用的同时,避免了对健康细胞的损伤.ADC的设计过程较为复杂,目标靶点、抗体、细胞毒性载荷以及偶联方式的选择均会影响AD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经过三代技术的发展,ADC在稳定性、均质性以及抗肿瘤活性等方面均得到了较大提升,但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本文简要介绍了 ADC的结构、功能及发展历程,系统性阐述了 ADC各组分的设计及优化策略,并对ADC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抗体偶联药物单克隆抗体细胞毒药物连接子偶联技术

    农用地重金属污染现状及修复方法

    王冬芳李姜珊程若瑶许贺...
    138-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污染物排入土壤,其中重金属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成为土壤治理的主要对象.农用地重金属污染不仅会导致作物产量降低,而且重金属会随着食物链在人体内积累,对人体产生极大的危害,因此重金属污染修复迫在眉睫.文章综述了农用地重金属污染现状、来源以及各种修复技术,分析了不同修复技术的优势及不足,为运用联合修复技术控制农用地重金属污染提供一定的借鉴与思路.

    农用地重金属修复技术污染现状

    锆基MOF孔道限域强化及其低碳烃吸附分离性能

    刘金辉周道浩肖喻文黄艳...
    147-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天然气中回收C2/C3低碳烃组分以及乙烯/乙烷、丙烯/丙烷的分离纯化具有重要的工业价值,吸附分离技术可以在常温常压下高效分离低碳烃.对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材料进行次级结构单元(Second Building Units,SBU)调控,构筑限域强化的碱性孔道化学微环境并引入新的吸附位点,可以提升其吸附分离性能.文章用三乙烯二胺(TED)取代Zr-TBAPy中SBU配位的水分子,制备了具有更大烷烃吸附容量和选择性的TED@Zr-TBAPy.其中,TED1/3@Zr-TBAPy表现出优先吸附烷烃的特征,丙烷/丙烯、乙烷/乙烯的理想吸附溶液理论(Ideal Adsorption Solution Theory,IAST)选择性分别为 1.32、1.49,比Zr-TBAPy提高了 15.7%和 3.5%.常温常压下,丙烷/甲烷和乙烷/甲烷的IAST选择性分别达到287和14,比Zr-TBAPy提高了 116%和19.7%,超过大部分已报道的同类材料.机理研究表明,TED的引入提高了孔道的限域吸附作用,同时引入对烷烃具有更强吸附作用的碱性新吸附位点TED,两者协同强化了孔道对烷烃的C—Hδ+…Nδ-静电相互作用,从而提高其对低碳烃的吸附选择性,进而为提高MOFs吸附剂的低碳烃分离性能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通用策略.

    烷烃选择性金属-有机骨架次级结构单元调控吸附作用低碳烃

    正庚烷造孔对球形锰钛复合锂离子筛吸附性能的影响

    姚浩然王邹彪马骏洲石西昌...
    157-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低温悬浮聚合造粒法,以苯乙烯为基体,以掺杂10%Li2TiO3的Li1.6Mn1.6O4为原料,以正庚烷为造孔剂制备球形锂离子筛前驱体,经0.5mol/L的HC1解析后得到球形锂离子筛.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样品的形貌和吸附性能等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加入苯乙烯体积的5%正庚烷后的锂离子筛呈球形,锂离子筛中的孔隙率明显增加,比表面积达到1.768 m2/g,锂离子筛锂吸附量达到最大值9mg/g,相比不添加正庚烷的对照组锂吸附量增加28.8%.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属于化学吸附.球形锂离子筛的循环性能较好,添加5%正庚烷锂离子筛循环吸附10次后,Mn平均单次溶损率为0.13%,Ti平均单次溶损率为0.028%.

    锰钛复合锂离子筛正庚烷聚苯乙烯悬浮聚合造粒吸附性能

    二维[Ni(tib)(mpda)(H2O)2]·H2O的合成及吸附去除水中甲基橙的研究

    张军林涛海葛庆张钢强...
    165-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孔配位聚合物因结构可调,比表面积大,选择性、稳定性及可重复性优异,作为吸附剂在去除废水染料方面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利用柔性间苯二乙酸(mpda)、刚性三咪唑苯(tib)合成配位聚合物[Ni(tib)(mpda)(H2O)2]·H2O.在[Ni(tib)(mpda)(H2O)2]·H2O 的结构中,tib配体作为三节点与Ni(Ⅱ)离子配位形成2D网格面,顺式mpda以端基式附着在2D网格面上,再通过mpda的未配位羧基O与配位水分子之间O-H…O相互作用(O0…O3 0.2624 nm,∠O5-H5A…O2=155.41°)形成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同时对[Ni(tib)(mpda)(H2O)2]·H2O的热稳定性、相纯度和比表面积进行了检测,发现晶体基本骨架在316 ℃以下稳定,晶体材料相纯度高,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分别为58m2/g、15.47nm,可作为稳定的吸附剂.在水体系中利用[Ni(tib)(mpda)(H2O)2]·H2O对甲基橙染料进行吸附去除,吸附量为18.64 mg/g.吸附数据与Langmuir模型和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具有更高的拟合程度,以此可判断吸附过程为单层化学吸附;当pH=4时,吸附阴离子型染料-甲基橙量最大,并且[Ni(tib)(mpda)(H2O)2]·H2O表面的ζ电位说明其表面呈正电荷,故此吸附作用力主要为静电相互作用;热力学研究说明该吸附是自发的放热熵减过程.

    配位聚合物晶体结构热稳定性染料吸附性能

    阴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型率和碳酸型率测定方法的研究

    祝晓峰洪灿飞明菊兰郑志明...
    175-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型率和碳酸型率是表征阴离子交换树脂的重要技术指标,文章在改进和优化ASTM D2187方法的原理和检测步骤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新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型率和碳酸型率测定方法.该方法原理科学,适用范围广,重复性好,检测精度高,可操作性强,可用于再生型阴离子交换树脂、运行中及再生后的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检测.

    阴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型率碳酸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