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刘炎海

双月刊

1001-4373

xbbjb@mail.lzjtu.cn

0931-4938643

730070

兰州市安宁西路88号兰州交通大学学报705信箱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兰州交通大学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创刊于1959年,是中国科学核心期刊,曾获全国高校学报编辑质量奖、CUJA综合数据库质量奖、教育部"全国优秀高校学报"奖、中国学术期刊数据规范(CAJ-CD)执行优秀奖。本刊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全文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隧道泄水洞与连接通道交叉段不同工法施工力学效应分析

    杜嘉轩严松宏孙纬宇曹明星...
    1-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松树湾隧道大修中增建泄水洞段为依托工程背景,提出了连接通道与泄水洞交叉段的2种施工方案,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并通过与现场监测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分析了两种工法下衬砌和钢拱架受力变形特征.结果表明:1)采用圆弧平滑连接与直角形连接均能保证衬砌变形与受力的安全性;2)采用直角式连接时,衬砌具有较不利的空间几何特征,会出现应力集中现象,而采用圆弧平滑连接,可以避免衬砌在空间上出现棱边等不利特征,因此更具有优越性;3)过渡区段施工时,其最不利断面为转弯段与连接通道、泄水洞连接的公用断面;4)通过对两种施工方法下隧道的衬砌变形和受力状态的工法对比,在连接通道与泄水洞连接处现场施工时,建议采用圆弧平滑过渡.

    泄水洞连接通道圆弧平滑连接直角形连接工法对比

    基于突变理论的泥岩隧道稳定性及极限位移确定

    曹明星严松宏杜嘉轩
    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分析第三系富水砂泥岩隧道的稳定性和极限位移的确定,应用突变理论尖点突变模型推导了隧道拱顶下沉的突变判别方程.采用数值模拟对隧道进行开挖,通过改变围岩应力释放系数,找出围岩相应节点塑性应变、速度和加速度的突变点,进而来判断隧道极限位移值.得出第一部开挖,围岩应力释放率为75%时,塑性应变加速度出现突变点,拱顶下沉为17.06 cm;第二部开挖时,围岩应力释放率为75%时,塑性应变加速度出现突变点,拱顶下沉为19.77 cm;第三部开挖时,围岩应力释放率为65%时,塑性应变加速度出现突变点,拱顶下沉为24.77 cm;第四部开挖时,围岩应力释放率为60%时,塑性应变加速度出现突变点,拱顶下沉为25.52 cm;第五部开挖时,围岩应力释放率为50%时,塑性应变加速度出现突变点,拱顶下沉为25.87 cm;第六部开挖时,围岩应力释放率为45%时,塑性应变加速度出现突变点,拱顶下沉为25.93 cm.

    砂泥岩数值模拟尖点突变模型应力释放隧道极限位移

    近场双向地震动输入的隧道响应分析

    杨楚凡王伟张磊汪俊诚...
    16-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近场地震记录中,水平和竖向地震动的加速度都较大,考虑竖向地震动与水平地震动共同作用对隧道响应的影响很有必要.因此通过建立了隧道动力分析的有限元模型,引入了土体的非线性动力本构,选取了 20组脉冲地震动及相应进行剔除速度脉冲处理,地震动通过在模型底部输入,得到单向和双向地震动输入的加速度、位移和应力响应,并且对比单、双向的响应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双向地震动作用下与单向地震动作用下对隧道结构有一致的规律,即随着PGV的增大,隧道的加速度、位移和应力响应都是增大的;并且FD地震动作用下对隧道的加速度、位移和应力响应大于NP地震动作用下.双向地震动作用下相对于水平地震动作用下对隧道结构有一定的影响:通过竖向地震动输入影响率来表现,加速度响应和应力响应基本都在±5%之内,表明竖向地震动对其影响较小;而位移响应相对敏感,受竖向地震动的影响范围较广,但仍有大部分处于在±5%之内.

    脉冲地震动隧道动力分析单向和双向地震动非线性动力本构影响率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单桩受斜坡地基土原位冻胀影响下的力学特性研究

    姜来库郭春香王小龙杨迅...
    2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铁路建设中,由于高原山区地形地貌复杂,建设在斜坡中的桩基础不在少数,地基土经历冻融过程以后桩基常常发生倾斜,严重影响铁路运行安全.为揭示在地基冻胀影响下多年冻土区斜坡单桩的倾斜机理,基于传热学与弹性力学,建立桩体体系热力耦合计算模型并进行室内试验验证计算模型的合理性,考虑地基土原位冻胀、水分相变、大气变暖等因素,进行地基土冻胀影响下斜坡桩基力学特性模拟分析.研究表明:斜坡桩体在地基土冻胀过程受到不均匀水平冻胀力、产生水平位移以及桩体弯矩,且水平位移随着地基斜坡坡度增大而增大;因不均匀水平冻胀引起的桩体应力占总应力的46.3%,对桩体安全性以及工程寿命产生较大影响.进行受到斜坡地基土冻胀影响下单桩力学特性分析,揭示在地基冻胀影响下多年冻土区斜坡单桩的倾斜机理,对多年冻土区斜坡桩基设计及运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地基冻胀水平位移斜坡单桩室内试验倾斜机理热力耦合

    基于需求链的中欧班列开行方案优化

    周露杨菊花
    33-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欧班列是往来于中国与欧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自开行以来,双方在"一带一路"的框架下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从目前发展形势来看,货运服务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前景,因此开行方案的编制尤为重要,开行方案编制通常以铁路运营方经济效益为出发点,很少考虑运营方与客户双方需求.在平衡铁路运营方和客户双方需求的基础上,提出基于需求链的中欧班列开行方案优化方法.开行方案编制分为两阶段实现,首先基于K短路原则生成备选集,得到初始中欧班列开行方案解集合,可有效提高模型求解效率;其次基于"一弧多服务多货流"网络来构建双层规划模型,并设计在粒子群算法中嵌入拉格朗 日松弛算法进行求解,可有效简化复杂的原有模型.上层模型从铁路运营方角度出发,考虑货物运输时间、碳排放、能力限制等约束,以实现运输效益最大化;下层模型根据实际客户需求,拓展为允许货流拆分的物流服务选择模型.通过上下层模型交互体现供需双方的博弈行为,使需求链管理思想在中欧班列开行方案中得以运用.算例表明,货流允许拆分情况下,铁路运营方利润增加41.67%,充分证实了本模型的优越性.

    需求链管理备选集双层规划模型开行方案优化中欧班列

    基于IRF-PF算法的WLAN室内定位方法

    柴海珑王小鹏龙良
    44-5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室内复杂环境下无线局域网接收信号强度的时变波动性,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随机森林算法并融合粒子滤波的室内定位方法.首先,通过自适应滑动窗口选取接收信号强度较为平滑的信号接入点作为定位指纹特征建立决策树,从而减少特征空间的噪声;然后,利用bagging抽样后的袋外数据赋予决策树不同的投票权重等级,增大决策树类别间判别差异性,优化随机森林算法在目标位置与接收信号强度间弱映射关联性场景下定位精度低的问题,依据改进的随机森林算法建立位置坐标与接收信号强度间的映射模型,计算定位点的位置;最后,为了提高定位准确性与稳定性,将依据改进随机森林算法计算出的位置作为粒子滤波的观测量,利用粒子滤波对目标位置进行估计和预测.在Zenodo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在定位误差2 m范围内精度达到75.8%,在4 m范围内精度已经高达94.8%;相比于传统随机森林算法,能够将2 m内的定位精度提高11.5%;与K近邻、岭回归和贝叶斯等室内定位算法相比,定位精度和算法实时性也得到明显提升.

    室内定位随机森林无线局域网加权投票粒子滤波

    基于弱语义样本的对比学习句嵌入方法

    徐斌斌严大川王建尚王小敏...
    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有效消除句嵌入在语义特征空间的各向异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弱语义样本的对比学习句嵌入方法,旨在生成有效句嵌入的同时,提升模型对文本语义相似性的识别效果.首先,采用标记重复算法构建相似样本并作为遮掩语言模型的输入,预测生成包含弱语义关系的样本;然后,将原始样本重复输入不同失活率的转换器,抽取不同的全局语义特征;最后,通过对比学习调整特征权重值,构建句嵌入.在公开数据集上进行系列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弱语义样本的句嵌入表示方法性能优于其他方法,获得77.38%的相似性评估分数,为句嵌入生成和语义相似度识别任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句嵌入对比学习弱语义样本文本相似性

    基于改进LOG算子与Otsu算法结合的物体表面图像残损检测方法

    李相格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物体表面残损区域存在明显的亮缺陷和不明显的暗缺陷这一特性,构建一种基于改进LOG算子与Otsu算法相结合的物体表面残损区域缺陷的边缘检测方法.首先,针对传统的LOG算子在检测图像亮缺陷边缘时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引入可根据图像特性自动调整模糊因子的Wiener滤波代替传统LOG算子中的高斯滤波,以提高图像亮缺陷检测的精度;其次,针对检测图像暗缺陷边缘时结果不准确的问题,使用Otsu算法分析图像暗缺陷的灰度直方图来自动确定阈值,以提升暗缺陷边缘检测准确率;最后,采用像素加权平均融合算法对检测出的物体表面图像亮、暗缺陷边缘进行融合,以实现物体表面残损缺陷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单独使用改进的LOG算子和Otsu算法,采用加权融合的方法检测到的缺陷像素点数量与原始图片中基本一致,能够更准确地对图像中物体表面残损区域的亮、暗缺陷边缘进行检测.

    表面图像残损检测Wiener滤波LOG算子Otsu算法图像融合

    基于谱聚类的轨道电路故障文本主题聚类研究

    姚新文侯通郑启明王小敏...
    64-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轨道电路故障 日志是现场 日常运维工作中的重要数据记录.针对轨道电路故障日志在现场工作中未能充分挖掘利用且人工分析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基于谱聚类算法的轨道电路故障文本主题聚类挖掘分析方法.首先,分析轨道电路故障文本数据特征并进行文本预处理,采用Word2vec模型训练获取字符级特征向量,实现在语义空间上的轨道电路故障文本数据特征表示;然后,依据Laplacian矩阵的图谱聚类特性,将高维故障文本特征数据聚类转换为谱图切分问题,分别对电务、工务及供电故障因素文本数据求解规范化后Laplacian矩阵的特征向量,并构建低维故障文本特征矩阵,再通过K-Means聚类算法实现3种故障因素文本数据集下故障文本主题聚类分析,获取电务、工务及供电故障因素文本数据中蕴含的轨道电路故障主题类型及频率信息,并基于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算法实现聚类结果的可视化分析;最后,采用不同聚类模型在3种故障因素文本数据集上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谱聚类算法的聚类模型在保证故障文本聚类准确率的情况下,其收敛性能更优;聚类可视化分析结果验证了获取的不同故障主题类别具有较高的语义区分度.通过该方法对轨道电路故障文本数据进行自动化聚类挖掘及统计分析,可为现场轨道电路综合维修及故障预防提供辅助支持.

    轨道电路谱聚类文本聚类Word2vec故障主题

    CTCS-N等级转换场景形式化建模与验证

    高卓凡何涛姜飞吴永成...
    7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列车控制系统的车载设备承担更多地面设备的功能,其功能测试主要是以现场测试为主,费时费力,构建满足系统功能与性能需求的模型有助于保证列车在线路上安全、高效地运行,因此针对新型列控系统提出一种基于时间自动机的形式化建模与验证的方法.首先,选取等级转换场景为主要建模场景,提取规范中的功能与性能需求,梳理信息交互图,基于UPPAAL建立车载设备、应答器、临时限速服务器、无线闭塞中心的时间 自动机模型;然后,使用模拟器进行模型的仿真,生成对应的消息顺序图;最后,以 自动机语言为基础,验证正常模式和故障模式下车载设备转换是否满足要求.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满足等级转换场景的需求,其功能符合对应的技术规范,证明了该形式化建模的可行性,为新型列控系统测试、其他场景或功能的建模与验证提供了参考.

    新型列控系统时间自动机等级转换场景建模与验证消息顺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