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泸州医学院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泸州医学院

马跃荣

双月刊

2096-3351

LZYXYXB@163.com

0830-3161822,3163895

646000

四川省泸州市忠山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查看更多>>本刊为沪州医学院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其前身为《沪医资料》,创办于1973年。本刊自创办以来,得到社会各界及学院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办刊条件和办刊水平都有较大提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前列腺癌3种早期诊断预测模型效能比较

    李翔李姝婷陈容骆仕俐...
    330-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logistic回归、决策树和Lagrangian支持向量机(Lagrangian Sopport Vector Machine,LSVM)三种方法构建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预测模型,并比较三种模型的预测效能,为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数据来源于国家临床医学科学数据中心(301医院)的《前列腺肿瘤预警数据集》,将清洗整理后的数据按7:3的比例随机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基于训练集数据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前列腺癌的关联因素,并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SVM和随机森林模型三个前列腺癌早期诊断预测模型,用测试集数据验证三个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并用ROC曲线对三种模型进行评价比较.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分析筛选出13项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包括年龄、肌酸激酶同工酶、甘油三酯、磷脂、游离PSA、总PSA、钙、血清尿酸、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C2、载脂蛋白C3、载脂蛋白E.多因素Logistic分析筛选出4个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年龄、肌酸激酶同工酶、游离PSA、总PSA.LSVM模型筛选出10项预测因子,按重要性由高至低分别是:总PSA、年龄、载脂蛋白A1、磷脂、载脂蛋白B、甘油三酯、血清尿酸、游离PSA、肌酸磷酸同工酶、载脂蛋白E.随机森林模型筛选出10项预测因子,按重要程度排序由高至低依次为:载脂蛋白C3、磷脂、游离PSA、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E、钙、血清尿酸、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C2、肌酸激酶同工酶.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LSVM模型和随机森林模型分析的AUC分别为 0.895(0.876,0.913)、0.918(0.902,0.934)、0.724(0.688,0.760).结论 LSVM模型预测效果最好,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效果尚可,随机森林的预测效果不佳.

    前列腺癌风险预测Logistic回归LSVM模型随机森林模型ROC曲线

    食道超声心动图评估边缘不足房间隔缺损经胸小切口与经颈内静脉封堵术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陈玲玲左明良谭今尹立雪...
    336-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评估边缘不足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经胸小切口与经颈内静脉封堵术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方法 选取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边缘不足ASD患者72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经胸小切口封堵组26例和经颈内静脉封堵组46例.所有患者均在TEE引导下进行封堵治疗.术前TEE筛选合适病例;麻醉状态下TEE再次评估ASD缺损状态(即ASD最大径和缺损边缘情况),选择合适型号封堵器并引导放置,封堵后即刻记录房间隔血流状态(即残余分流)和封堵器状态指标(即封堵器直径、主动脉端夹角和上腔静脉端夹角);术后3天、2周、6月及12月进行心电图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随访并记录封堵器的脱落、瓣膜损伤等封堵器相关心脏并发症.结果 ①72例边缘不足ASD患者中69例成功置入封堵器,3例术后出现封堵器脱落并在急诊外科再次微创封堵.2例术后即刻显示有少量残余分流,1例3 天后自行消失,1例因封堵器脱落再次封堵后消失.后期随访未见其他封堵器相关心脏并发症.②经颈内静脉封堵组封堵器主动脉端夹角、上腔静脉端夹角与ASD最大径呈正相关,主动脉端夹角与后缘残端长度呈负相关,上腔静脉端夹角与房室瓣缘残端长度呈负相关(P<0.05).经胸小切口组封堵器主动脉端夹角、上腔静脉端夹角与ASD缺损最大径、各残端长度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TEE引导经胸小切口与经颈内静脉封堵边缘不足ASD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手术方式,TEE能准确评估术前ASD缺损状态和术后封堵器状态,封堵器主动脉端夹角可以量化封堵器骑跨大动脉端的程度,封堵器上腔静脉端夹角可以反映外科缝合加固后封堵器伞面与上腔静脉间解剖位置变化,两者可用于外科微创封堵ASD术后封堵器稳定性的量化评估.

    房间隔缺损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微创封堵治疗封堵器

    芒柄花黄素对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和丰度的影响

    杨翼飞徐桂瑶王琴赵倩云...
    342-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芒柄花黄素(formononetin,FMN)对小鼠肠道菌群结构与丰度的影响.方法 将12只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FMN组,每组6只.FMN组每天灌胃1次FMN,5 mg·kg-1d-1,连续10 d,对照组灌胃相同体积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于第11天收集小鼠新鲜粪便,用DNA提取试剂盒提取粪便菌群DNA,使用引物338F(5´-ACTCCTACGGGAGGCAGCAG-3´)和806R(5´-GGACTACHVGGGTWTCTAAT-3´)对16S rRNA基因V3-V4可变区进行PCR扩增.最后利用Illumina公司的Miseq PE300平台进行测序(上海美吉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小鼠灌胃FMN后,肠道菌群丰富度与多样性指数Sobs、Chao、Ace和Shannon明显升高.PCoA和Venn分析结果显示,摄入FMN后小鼠肠道菌群结构明显改变.在门水平上,FMN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丰度显著增加,厚壁菌门(Bacteroide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丰度显著减少,脱铁杆菌门(Deferribacteres)有上升趋势;在属水平上,FMN组的粪球菌属(Coprococcus)、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unclassified_o__Clostridiales、norank_o__Clostridiales、Odoribacter和norank_o__Bacteroidales丰度显著增加,unclassified_f__Lachnospiraceae丰度显著降低.结论 芒柄花黄素可提高小鼠肠道菌群丰富度与多样性,并改变菌群结构、增加有益菌优势.

    芒柄花黄素肠道菌群16SrRNA测序

    微信随访管理在核素治疗恶性肿瘤病人居家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雷蕾杜涛范冬梅张瑜...
    348-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以健康教育为基础的微信随访管理在核素治疗恶性肿瘤病人居家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1日至 2021年4月30日,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首次进行核素治疗的100位符合纳入标准的肿瘤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人.对照组采取常规随访模式,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微信随访管理;通过癌症病人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QLQ-C30),对两组病人出院1、3、6个月护理后进行随访,对比生存质量、居家依从性(包括遵医用药行为、定期复查、规范的辐射防护)和对核素治疗医护团队的满意度.结果 增加微信随访管理后,实验组综合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随时间进展得分存在交互作用(P<0.05).各时点两组比较发现,1月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月和6月时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躯体、情绪、认知和社会功能4个维度进行分析,躯体、情绪、社会功能得分的组间和时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功能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进行定期检查和正确辐射防护的病人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遵医用药行为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增加对核素治疗的恶性肿瘤病人在居家护理中的微信随访管理,可提高居家依从性和对核素治疗医护团队的信任和满意度,进而提高核素治疗恶性肿瘤病人居家生存质量,促进预后.

    微信随访管理核素治疗恶性肿瘤居家护理

    超声影像组学在乳腺癌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侯超关馨黎红霞刘慧...
    352-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乳腺癌是女性好发的恶性肿瘤,如何进行早期准确诊断并干预仍是临床关注的热点.影像组学通过从单一或多种医学成像模式中提取高通量特征,构建预测模型,能识别人眼不能识别的图像特点,从而预测肿瘤的侵袭性及患者的预后.超声的影像组学在乳腺病灶的良恶性诊断、预测分型分期、评估分子受体表达、预测淋巴结转移及治疗后疗效评估等方面均有重要价值.本文就超声影像组学在乳腺癌诊疗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乳腺癌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借鉴和参考.

    超声诊断影像组学乳腺癌

    方酸菁光敏剂在肿瘤光热治疗领域的应用

    李蕙芳韦思平唐薪杰罗宇驰...
    357-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热治疗由于具有高选择性、非侵入性、低损伤等优点成为了一种新型的微创癌症治疗手段,它主要利用光热剂(又称光敏剂)在光照条件下将光能转化为热能来杀死癌细胞,其中光热剂是决定光热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方酸菁染料是一类由两个富电子单元和一个强吸电子方酸核单元缩合形成的共轭有机分子,具有共振稳定的两性离子结构.方酸菁在可见及近红外区有强烈吸收和发射性能,其摩尔消光系数(ε)高达105 L/mol·cm;其次,方酸菁还具有易聚集、合成路线简单、光/热稳定性好、结构修饰性强等优点.因此,方酸菁染料用作光热治疗光敏剂具有巨大的潜力,本文就近年来方酸菁染料在肿瘤光热治疗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供临床参考借鉴.

    肿瘤治疗光热治疗光热剂方酸菁光敏剂

    糖尿病创面治疗的研究新进展

    叶梓王小兰雷颜宾詹会智...
    363-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创新性治疗技术和材料应用于糖尿病创面的治疗.创面敷料在糖尿病创面治疗的发展中不断优化.其中,水凝胶敷料具有保湿性、生物相容性和理化性能可调控等优点,成为最具发展前景的创面敷料之一.随着对糖尿病创面难愈机制的深入研究,功能性水凝胶敷料成为研究热点,进一步促进了创面治疗方法的改善.故本文重点综述干细胞疗法/外泌体疗法、药物疗法、纳米技术以及其他热点疗法联合水凝胶敷料的治疗在糖尿病创面愈合方面的新进展.

    糖尿病创面愈合水凝胶联合治疗

    学术论文"题名"编写的基本要求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368页